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建設美麗昌吉|共建低碳城市 共享綠色生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共建低碳城市 共享绿色生活

共建低碳城市 共享綠色生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共建低碳城市 共享绿色生活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昌吉系列報道之七

昌吉新聞網訊(記者鄭麗媛 通訊員聶菲菲)2017年1月7日,昌吉市被國家發改委確立為第三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自此開啟了探索產業低碳發展和城市低碳建設相融合,以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綠色發展新徵程。

構造低碳產業體系、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社會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引導低碳生活……如今,“低碳發展”已經在昌吉市各行各業間成為一股股新鮮血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實現雙贏;在社會大眾間成為一種新風尚,引領人們大踏步奔向美好的綠色未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共建低碳城市 共享绿色生活

構造低碳產業體系 經濟迸發新活力

在低碳城市建設中,首要目標是發展低碳經濟模式,而其主要路徑便是通過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構造低碳產業體系。

近年來,昌吉市一方面以先進實用技術帶動農業、電力、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低碳化升級改造,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汙染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逐步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產業體系。

近年來,昌吉市立足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建設了乳製品、食用植物油、番茄、林果、飼料和小麥加工“六大基地”,引導支持一批龍頭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中糧屯河番茄有限公司與新疆農業科學院通過開展番茄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解決了制約番茄產業發展的原料問題、番茄品質劣變和能耗高的問題,提高了番茄的綜合利用水平。

在化工傳統產業領域,昌吉市一批重點企業不斷加快產業升級改造、科技創新驅動,以精細化、充分利用煤炭、石油能源。新疆藍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走在這樣的轉型升級之路上,公司通過科技研發,以儘可能地將新疆煤炭、石油等優勢資源“物盡其用”,精細發展為煤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物料的上下游循環利用產業鏈,由此循環生產出建材產品、降解樹脂、特種聚酯、工程塑料等多樣化高端產品,在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最大化地避免能量的過多耗費和廢料排出,實現節能減排。

近年來,昌吉市重點發展起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位於昌吉市南部核心區的新疆信息產業園正在建設中,伴隨著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相繼在產業園內開工建設數據中心項目,昌吉市正在建立起初具規模的數據中心和大數據雲計算,未來將引進各大信息服務企業,通過軟件、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服務其它企業,降低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能耗。

集聚綠色、節能優勢的旅遊業也是昌吉市的主打服務業之一,昌吉市通過景區生態建設、建設美麗鄉村、打造農家樂等多項舉措,在促進旅遊業興旺的同時切實改善了生態環境,實現了綠色發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共建低碳城市 共享绿色生活

全力優化能源結構 清潔能源“挑大樑”

近年來,昌吉市正在通過加強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全力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昌吉市全面禁批燃煤鍋爐,對全市範圍內的燃煤鍋爐進行了摸排分類,對城區、城鄉結合部、集中供熱管網無法覆蓋的鄉鎮村組進行了燃煤散燒治理,2017年共關停、拆除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和家用土暖氣572臺。同時對其中283戶拆除家用燃煤土暖氣的居民實現了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在集中供熱管網覆蓋不到的昌吉市六工鎮、三工鎮、硫磺溝鎮等區域,由政府投資實施了“煤改氣”“煤改電”替代改造工程,實現天然氣集中供熱。

昌吉市轄區企業內的供熱鍋爐或通過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或通過“煤改氣”“煤改電”替代改造工程,實現了節能減排和能源高效清潔利用。

同時,昌吉市也在逐步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昌吉市三屯河流域中游,山高谷峽,河道激流,蘊藏較豐富的水能資源。自2013年12月經自治區發改委審核批准後,昌吉市正在逐步實施三屯河流域中游段四級水電站梯級開發項目。建成後,可再生的水能資源在放電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保障當地電力需求,也可實現排放低、汙染小等節能綠色生產,進一步減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重點領域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成風潮

如今,低碳發展已經在昌吉市各重點領域結出“綠色碩果”,使人民群眾在方方面面參與低碳生活,享受綠色惠利。

近幾天,昌吉市首批24輛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這24輛公交車全部採用充電樁進行充電,每次充電2-3小時,續航里程達到200公里,上路營運後能夠真正做到低碳、環保、零汙染。

這是昌吉市大力推行新能源公共交通、綠色交通跨出的又一個步伐,在此之前,昌吉市還逐步投入運營了混合動力公交車47輛,建成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個,在市區內投放了公共自行車700輛。昌吉市民鄭其龍對此表示很支持,他說:“大家都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汽車排放就少了,空氣汙染也會減輕不少,你看今年,昌吉市藍天就很多,說明節能減排開始發揮作用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昌吉|共建低碳城市 共享绿色生活

與此同時,昌吉市民居住、工作的建築也逐步被實施了“穿衣戴帽”式的節能改造。昌吉市逐年對既有建築的老小區實施了建築外牆保溫、屋面保溫、防水、更換塑鋼窗、地下室頂板保溫等工程,使更多居民在冬季享受到了更溫暖的室內環境,通過提高建築保溫效果,有效降低了供熱能耗。

對於新建建築,昌吉市也督導開發商嚴格執行新建建築理論能耗水平節能65%的國家設計標準。

在公共機構領域,按照要求,近年來昌吉市各辦公大樓通過禁止購置高耗能辦公設備、推行無紙化與網絡化辦公、推廣聲光控照明系統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機構能源利用效率。

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大自然“主力軍”,為此,昌吉市每年都在不遺餘力地開展綠化造林工作,今年4月份,昌吉市近20萬人紛紛來到北部荒漠,揮灑汗水,栽下棵棵綠苗,近10.5萬畝的梭梭林茁壯成長後,不僅是昌吉市的綠色屏障,也將成為碳匯的又一大“生力軍”。

如今,昌吉市全市上下正滿懷著對綠色美好生活的期盼,齊心協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推昌吉市在綠色發展中崛起,成為令人無限嚮往的美麗新昌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