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汽車行業的足夠成熟,使得顛覆性變化成為可能。

科技驅動的趨勢將徹底改變行業參與者應對消費者行為變化、開發合作關係和推動轉型變革的方式。

新興市場發展、層出不窮的新科技、可持續性政策的出臺、消費者偏好的變化——這些都讓全球經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化、進一步自動化、新的商業模式正在變革各行各業,而汽車行業也不例外。上述因素使得汽車行業出現了四股科技驅動的顛覆性趨勢:多樣化出行、自動駕駛、電動化、智能互聯化。

汽車行業與專家意見一致認為,這四大趨勢將強化和加速彼此的影響。同時,汽車行業已經足夠成熟,使得顛覆性變化成為可能。儘管人們普遍認為影響整個行業的顛覆性變革已經初見端倪,但對未來10-15年這些趨勢將為汽車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並無一致觀點。為此,我們提出“2030汽車革命”的8大觀點,旨在預測汽車行業將會迎來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傳統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潛在新的市場參與者、監管者、消費者、市場和產業價值鏈產生影響。

本研究旨在讓即將發生的變化看起來更加直觀。因此,本研究所作的預測應被解讀為基於我們的理解,圍繞四大趨勢所作的最有可能的推測。當然這些推測本質上並不是決定性的,但是通過討論潛在的未來,應該會幫助行業參與者更好地為不確定性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1、受共享出行、互聯服務和性能升級的推動,汽車行業的收入將因新的商業模式提高30%,即增加1.5萬億美元。在新經濟大潮下,新的商業模式興起與整合成為了大勢趨想要了解更多賺錢方法,歡迎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汽車行業收入將會大幅度增長,並且朝按需出行服務和數據驅動的服務等方向多樣化發展。這將使得汽車銷售收入在2030年額外增加1.5萬億美元,相當於提升30%。而同期傳統的汽車銷售和售後產品、服務收入將達5.2萬億美元,比2015年的3.5萬億美元提高50%。

智能互聯與自動化技術將使得汽車越來越成為一種平臺,使得司機和乘客能在旅途中享受新奇的媒介形式和服務,或者將空出來的時間從事其他個人活動。創新,特別是基於軟件的系統的創新速度之快,將要求汽車具備可升級功能。隨著短時間共享出行的日漸普及,消費者將時刻了解科技的進展,這也將進一步增加私家車可升級性能的需求。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2、儘管人們越來越多地轉向共享出行,汽車銷量仍將繼續增加,但僅處在每年2%的較低增速。

全球汽車總銷量將繼續增長,但到2030年,銷量增速將從過去五年的3.6%降至2%。這主要是由於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汽車共享和在線叫車等出行服務的增長。

有詳細分析表明,人口密集、汽車保有量長期較高的區域,是這些新興出行服務的沃土,很多歐洲和北美的城市和郊區就屬於這種類型。新的出行服務可能會導致私家車銷量減少,但是這一減少可能會因共享車輛銷量的增多而抵消,原因是後者使用率更高,損耗較大,需要經常更換。

另一個促進全球汽車銷量增長的因素就是宏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包括全球中產階級消費者的增加。由於成熟市場增速放緩,全球汽車銷量增長將繼續依賴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同時不同的產品組合導致了不同的營收增長狀況。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3、消費者的出行行為正在改變。到2030年,每十輛售出的汽車中就有一輛是共享汽車,並且基於用戶需求定製的出行解決方案也將擁有更大市場。

消費者偏好不斷變化、監管措施趨緊、技術突破等因素都導致個人出行發生了重大轉變。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多種交通方式完成出行,貨物和服務都是送到他們手中而不是由他們自己獲取。結果就是,一系列多樣化的、按需出行方案將對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形成補充,特別是在人口密集、不鼓勵使用私家車的城市當中。

當今的消費者將汽車當做全能工具,既用於通勤,也用於全家出遊。未來,他們可能希望能就某一特定目的靈活選擇最佳出行方式,並通過智能手機進行選擇。我們已經注意到,一些跡象顯示擁有私家車的重要性在下降:在美國,年輕人(16-24歲)持有駕駛證的比例從2000年的76%下降到了2013年的71%,而在過去5年,北美和德國的汽車共享服務使用量每年都增長超過30%。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消費者按照不同目的選擇定製方案的新習慣,將會催生用於特定目的的特製車。比如,專門提供在線叫車服務的車,這種車使用率高、性能強勁、能累積額外里程,且乘客舒適度更高,現在就已經有數百萬輛了,而這只是個開始。

消費者轉向多樣化出行方案的結果就是,到2030年,每十輛售出的汽車中就有一輛是共享汽車,這會減少私家車的銷量。這意味著新售出的車輛中30%的里程是來自共享出行。按照這個趨勢,到2050年,可能每三輛售出的汽車中就有一輛是共享汽車。

4、城市類型將取代國家或區域,成為決定出行行為、也即汽車革命的速度和範圍的市場細分維度。

要想了解未來商機所在,需要用比過去更細緻的視角審視出行市場。具體來講,需要將這些市場按城市類型分類,主要是看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水平和繁華程度。在所有這些細分市場中,消費者偏好、政策和監管、新的商業模式的可獲得性和成本將出現很大差異。比如,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擁有汽車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個負擔了,主要是因為需要交擁堵費,缺少停車位,交通擁堵等因素。相反,在農村地區,如美國的愛荷華州,到目前為止,私家車依然是受偏愛的交通方式。

因此,城市類型將取代傳統的以區域視角細分出行市場的做法,成為考察出行行為的重要指標。到2030年,紐約州的汽車市場將可能與上海,而不是堪薩斯州的更相似。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5、一旦技術和監管問題得到解決,2030年銷售的新車中15%可能為完全自動駕駛。

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不太可能於2020年之前實現商業化銷售。同時,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將扮演重要角色,幫助監管機構、消費者和企業做好逐漸讓汽車取代司機的準備。

ADAS的上市已表明,阻礙更快的市場滲透的主要挑戰來自定價、消費者認知和安全/保障問題。至於技術準備方面,技術公司和初創公司可能也將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中起到重要作用。監管和消費者接受度可能會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另一障礙。然而,一旦這些問題得到解決,自動駕駛汽車將為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價值(例如,在通勤途中工作的能力,或在旅途中方便地使用社交媒體或看電影)。

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逐漸增加,直到佔2030年全球乘用車銷量的15%。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6、電動汽車可行性增強,競爭力提升;但是,消費者接受速度在不同地區差異顯著。

更嚴格的排放規定、更低的電池成本、更普及的充電設施和更高的消費者接受度將為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插電式、電池電動和燃料電池)在未來幾年中的市場滲透創造新的強勁動力。消費者接受速度將取決於購買的拉動力(這部分由個人擁有車輛的總成本所推動)和監管的推動力的相互作用,這將在不同地區和地方層面有顯著差異。

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比例可能佔新車銷售的10%至50%。接納率最高的將是發達的人口密集城市,那裡有嚴格的排放規定和消費者激勵機制(納稅減免、特殊泊車和駕駛特權、優惠電價等等)。在小城鎮和農村地區,低水平的充電基礎設施和較高的長途駕駛依賴度將使銷售滲透率較低。

通過電池技術和成本的不斷改善,這些地方差異將減小,而電動汽車有望從傳統汽車市場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隨著電池成本在未來十年中可能下降到每千瓦時 150美元至200美元,電動汽車將具備與傳統汽車的成本競爭力,這對市場滲透是最重要的催化劑。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電動汽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混合動力汽車,這意味著即使在2030年之後,內燃機仍將佔據一席之地。

7、在一個更加複雜和多元化的行業格局下,現有廠商將被迫在多個領域同時展開競爭,並與競爭對手合作。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當其他行業,如電信或移動電話/手機行業已被顛覆,汽車行業至今仍只有少許變化和整合。舉例來說,在過去15年裡,汽車製造商(OEM)前15名的名單裡只出現了兩家新公司,而手機行業則出現了十家新公司。

出行行業向服務行業的格局轉型,加上新公司的進入,將不可避免地迫使傳統的汽車製造商在多個領域展開競爭。出行服務提供者(例如優步)、科技巨頭(例如蘋果、谷歌)以及特製車廠商(例如特斯拉)增加了競爭格局的複雜性。傳統汽車企業處於不斷降低成本、提高燃油效率、減少排放、提高資本效率的壓力之下,將更加感受到緊迫感,有可能在不斷變化的汽車和出行行業轉型自身市場定位,從而可能導致現有企業合併或出現新形式的合作關係。

在另一顛覆行業的發展方面,軟件實力正日益成為該行業最重要的差異化因素,涉及多個領域,包括ADAS/主動安全功能、智能互聯和信息娛樂系統。另外,隨著車聯網的技術發展,汽車製造商將不得不參與到由於技術和消費趨勢而出現的新的出行生態系統中來。

8、新的市場進入者將首先聚焦一些有盈利空間的細分市場和圍繞價值鏈進行的活動,此後才進一步探索更多領域。

市場多樣化將為新企業帶來機會,他們將首先集中於價值鏈上的部分環節,只針對特定的、有盈利空間的細分市場,然後再進行拓展。儘管特斯拉、谷歌和蘋果目前展現了極大的興趣,我們認為他們所代表的僅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新企業將可能進入市場,特別是現金充裕的高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這些從行業外新進入的公司也掌握著對消費者和監管機構更大的影響力(即激起對全新出行形式的興趣,遊說對新技術的有利監管措施)。類似地,一些最近擁有驕人銷售增長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可能利用目前的行業洗牌在全球範圍扮演重要角色。

「未來汽車」麥肯錫:2030年汽車革命的八大趨勢

現有汽車企業無法確切預測行業的未來。但他們可以在現階段採取戰略舉措以塑造行業的發展。想要在不可避免的洗牌中勝出,現有企業需要採取四個方面的戰略舉措:

迎戰不確定性。想要在2030年成功,汽車企業必須朝著新的市場發展趨勢轉型,探索傳統經營模式的替代和補充方案,並探索新的出行業商業模式及其財務和消費市場可行性。這需要汽車企業有較強的規劃能力和靈活度,來識別並拓展新的優秀商業模式。

利用合作關係。汽車行業正在從同業競爭轉型為新的競爭性互動、合作伙伴關係以及開放的、可擴展的生態系統。要想成功,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需要結成聯盟或參與到生態系統中——例如,圍繞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探索合作。

驅動轉型變革。隨著創新和產品價值越來越由軟件定義,汽車製造商需要調整自己的技能和工藝,以應對諸如軟件主導的消費者價值定義、網絡安全、數據隱私和產品持續升級等新的挑戰。

重塑價值主張。汽車製造商必須進一步將其產品/服務差異化,並將其價值主張從傳統的汽車銷售與維修轉變為整合式的出行服務。這將使其在全球增長的汽車業收入和總利潤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分享由包括線上銷售和出行服務在內的新商業模式為全球汽車業帶來的營收與利潤增長,同時在核心汽車業務和新出行業務模式之間催化出新的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