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宋雨
太原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滄海桑田,天翻地覆。尤其是近代以來,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變革,太原的城市規模也發生了更為劇烈的變化。總的來說,現在的太原城,始建於宋朝,據考證,當時的太原城,東到文瀛湖畔,南起迎澤大街靠北,西至水西門,北至後小河巷。到明朝時,城市規模進一步發展,東西、南北各長6裡,這一風貌一直保持到新中國成立後。
明代太原城共有八座城門,分別是迎暉門、宜春門、承恩門、迎澤門、振武門、阜城門、鎮遠門和拱極門。其實,相比較這些城門的“官名”,他們的別名也許更為當今的太原人所熟悉。
明太原城南西門,初名朝天,後改迎澤,俗稱大南門。
明太原城南東門。初名太平,後改承恩,俗稱新南門。
明太原城北西門。初名鎮朔,後改鎮遠,俗稱大北門。
明太原城東北門。名拱極,俗稱小北門。
明太原城東南門。初名來春,後改宜春,俗稱大東門。
明太原城西南門。初名閱武,後改振武,俗稱水西門。
明太原城西北門。初名通汾,後改阜城,俗稱旱西門。
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這些城門的防禦功能逐漸喪失,褪去榮光,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比如新南門,1951年五一勞動節前,殘破不堪的新南門被劃入淘汰行列,拆除後成為現在的五一廣場。曾經的旱西門,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幾年前還曾有一塊碑文,記載著他曾經存在的位置。隨後的城市改造中,這塊碑文也不見了蹤影。
對如今的太原人而言,城門當年的“官名”已很少被提起,倒是他們的“別名”還存在人們的生活裡,大南門、大東門、小東門、大北門、旱西門、水西門,成為城市中某個座標的名稱,但新南門則完全走進了歷史之中,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拱極門,也就是小北門,如今依然默默地站立在北大街南側,注視著這座城市發展和變化。
太原晚報
明太原城八座城門之名號,諸多府志、縣誌都雲:東曰宜春、曰迎暉,南曰迎澤、曰承恩,西曰阜城(乾隆《太原府志》曰“阜成”)、曰振武,北曰鎮遠、曰拱極。但查其最早記載,見於萬曆《太原府志》,餘後各志均摘引於此。但現有最早的成化本《山西通志》中則雲:“太原城八門,東曰來春、迎暉,南曰朝天、太平,西曰通汾、閱武,北曰鎮朔、拱極。除東北門迎暉,北東門拱極兩門與後載名稱相同外,其他六門之名,宜春原名來春;迎澤原名朝天;承恩原名太平;阜城原名通汾;振武原名閱武;鎮遠原名鎮朔。”據此可知,明太原城八座城門之名,在謝成擴建之初,至明成化乃至稍後的百餘年中,以成化本《山西通志》所載為確。逮至嘉靖末對太原府城又進行一次大規模修葺後,遂對其中六座城門之名或更改、或新命,才如萬曆《太原府志》所載,一直延續至今。降及清兵入中主原,晉王宮城焚燬,新建滿城於東府城西南隅,及至清中葉,八座城門又出現以方位與景觀為標識(zhi)的俗稱,即大東門(宜春)、小東門(迎暉)、大南門(迎澤)、新南門(承恩)、水西門(振武)、旱西門(阜城)、大北門(鎮遠)、小北門(拱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