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波音707在中国有着传奇的色彩,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飞机一统中原的时代,707就像一股清流,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中国第一个飞过波音707飞行员,要属国航首任总裁徐柏林。

1971年,徐柏林奉命执行绝密任务,为基辛格博士访华担任领航员。他表示:“这是我第一次飞波音707飞机,过帕米尔高原的时候,很快就爬到了10000多米。很感慨,想我们哪天也能够有这样先进的飞机,总理出去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B-2402是中国民航第一架波音707,1973年8月23日交付。图自aviation-safety.net ©Curtis Hulsander

编者:

在80年代的儿时记忆中,波音707属于高大上网红机型,所飞的国际航线都没有听说过,像什么沙迦,亚的斯亚贝巴、伊尔库茨克、卡拉奇等等,后来才知道我们地理课上那些熟知的城市,当初都是707开辟的,后来交给了747去飞。

当时,天津机场经常有北京飞行总队的飞机来本场训练,707、747、767属于常见机型,天津驻场的“三叉戟”早就看腻了。而且国航天津分公司23飞行大队,就有飞707的中队,还有飞747的飞行员。

经常看到他们飞回来,骑着自行车,后面驮着两个大箱子,往场外家属院骑,看行李就知道是驻外的707机组,飞国内的“三叉戟”机组只拿一个箱子。

当时没有拉杆箱,都是用一个折叠小车拉着,就是菜市场经常能看到的那种。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国际航空报采写的关于27年前的故事。

文中的很多机组成员都是小时候的邻居,如今他们都已退休离开飞行岗位,但那个火热的青春年代故事,依旧值得回味。

正 文

这是国航总部机组驾驶飞机首次执行拉萨高高原航线。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人们传说着凤凰飞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去吉祥、带去兴旺。

喜马拉雅山不会忘记,西藏各族人民不会忘记,1991年7月14日上午10点30分,一架涂有“凤凰”标志的波音707型客机,越过巍巍喜马拉雅山,在奔腾的雅鲁藏布江畔的贡嘎机场降落了。

为了3000名藏族学生

“3000多名在全国各地上学的藏族学生滞留成都,待返西藏度假,请求民航局立即派飞机支援。”“成都至拉萨旅客积压现象严重,我公司运力紧张……”

7月上旬,一封封传真电报从西藏自治区政府、从西南航空公司发向首都北京。 此刻,我国安徽、江苏等地正遭洪水袭击,党和政府正在组织全国人民支援灾区抗洪救灾,民航局在部分铁路中断的情况下,正在调配运力组织抢运紧急救灾物资。

尽管此时运力十分紧张,但为了让在全国各地上学的藏族学生尽快返回西藏与亲人团聚,中国民航局于1991年7月11日做出决定,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派一架波音707型客机,执行成都至拉萨的加班任务,务必于7月13日下午抵达成都。

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波音707是首个执行高高原航班的喷气客机,成都到拉萨的航班一直由西南管理局执行,政企分开后有西南航空执飞,2003年合并后由国航西南分公司执飞。图为西南管理局波音707在拉萨机场,图自planespotters.net ©Martin Oswald

七月正是国内外旅游的高峰,七月也是运力最紧张的时期,再加上国内外许多重大活动的专包机任务,使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更加感到运力的不足。但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徐柏龄在接到民航局的电报时却说:“西藏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支援西藏我们义不容辞。”他立即指示天津分公司第23飞行大队,要选派最好的机组,保证飞行安全和服务工作。

随着一声令下,一个由14人组成的特别机组产生了。他们当中有飞行中队长,机关的科教科的科长、飞行大队的机务主任,还有年仅25岁的飞行员和刚刚参加工作才一年的乘务员。他们当中有刚刚远航归来正在家中休息的飞行人员,也有正准备驻外的乘务员,有正准备7月16日参加第二十三飞行大队安全飞行25周年庆祝大会的老同志,也有已和朋友定好约会时间的年轻人。当他们在各个不同的地方接到任务通知后,都放弃了自己原来的计划,立即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第23飞行大队。

7月12日晚,一辆北方牌大轿车驶出天津张贵庄机场,奔上京津唐高速公路,一直向北京疾驶。车内整整齐齐地坐着执行这次任务的14名机组成员。作为飞行人员,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飞过世界的很多国家,但是在航路复杂、气候多变、海拔3540米的高原机场降落,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次。此时,他们每个人心中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能有飞向世界屋脊的机会,担心的是能不能完成好这次艰巨的任务。

个个都是英雄汉

贡嘎机场,是祖国内地通往西藏的唯一机场。它坐落在海拔3540米的雅鲁藏布江畔,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海拔机场之一。从成都飞往贡嘎机场的航路上,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曾被人们称为“空中禁区”。尽管从1956年5月26日起,空军韩琳机组驾驶伊尔12型飞机空载和民航潘国定机组驾驶康维尔型北京号飞机载客试航拉萨成功,但至今在中国民航的飞行员中,有机会飞这条航线的人并不多。

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B-2404号波音707,1973年引进,1993年退役,是该文章的出镜机型。

蔡永槐机组的全体成员是清楚这一点的。7月13日下午到成都,7月14日早上就要飞行,没有试航的机会,似乎对他们的要求过分刻薄了。

陈泽尧,第23飞行大队的机务主任,已安全飞行了两万多小时,6年前拿到了特级飞行安全奖章。从1956年起到现在已经飞行35年了,他是全机组年龄最大的老同志。在执行这次任务前,他刚刚从莫斯科执行任务回来,大队安排他参加庆祝安全飞行25周年活动,没想到这次紧急任务又把拉上了。多年的飞行实践使老陈深深懂得做好机务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关键,一点也马虎不得。因此,当他7月12日晚一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后,就立即和机械员王财一起去华北局,找飞过拉萨的老同志查阅资料,询问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直到深夜。

蔡永槐,第23飞行大队波音707中队长,1969年开始飞行,从小喝白洋淀的水长大,常年的飞行生活,使他练就了说干就干的性格,此次任务机长的重任压在了他的肩上。

刘吉文,今年42岁,现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天津分公司科教处科长,1968年入伍后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习飞行,性格内向、心细、此次担任正驾驶任务。

7月12日晚,他们一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就马上带领副驾驶陈国权、宋运生挤到招待所的一个小屋里,一起研究飞行资料,一起研究飞行方案,一起研究在飞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当中无论是胆大的还是心细的,无论是有常年飞行经验的还是刚刚飞行才几年的,此时谁也不敢马虎。

与此同时,领航员钟建冬、报务员薛大勤和乘务组的同志们都在分头研究自己的方案,查找有关资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飞向世界屋脊

7月14日凌晨5点种,机组全体成员就起床了,尽管大家都连续飞行了几天,但是谁都没有倦意。因为这一天,在他们每个人的飞行记录上将写下新的一页,那就是飞向世界屋脊。

不到7点钟,2404号机组就乘车赶到了双流机场。因为汽车没有进停机坪的通行证,他们只好步行到飞机前。。离飞机起飞还有1小时40分钟,按正常航班来说这些时间足够他们准备的,可是今天他们却不放过一分一秒,各个岗位都准备的细致又细致,各个环节都检查又检查。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您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前往拉萨,成都至拉萨飞行距离是1400公里,大约飞行1小时50分钟,您在旅途中有什麽要求和困难,请与乘务员联系……“

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B-2414号波音707在首都机场,摄于1988年。

随着乘务员的广播,2404号飞机升上蓝天,一直朝拉萨方向飞去。此时,坐在机舱内的一百多名在郑州四中上学的藏族学生,激动地在座位上相互拥抱,他们离开学校到成都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今天他们终于坐上了飞机,终于要回到家乡,终于要见到亲人了,他们怎麽能不高兴呢?

2404号飞机终于穿云破雾,安全降落在贡嘎机场上。

2404号飞机首航拉萨成功了!

先降落的西南航空公司的机组同志赶上前来,向2404机组祝贺,民航西藏区局的领导向机组的同志们祝贺。

当晚,民航飞行学院的边少斌院长和三分院的郭院长,也专程赶到机组驻地,祝贺机组的同志为母校争了光!

第一天的飞行顺顺当当地结束了,然而更多的困难又摆在了他们面前。

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中国民航共引进10架波音707,6架-320C客货型和4架-320B全客型。原中国西南航空公司4架:注册号为B-2402、B-2410、B-2412、B-2418;中国国际航空公司6架:注册号为B-2404、B-2406、B-2408、B-2414、B-2416、B-2420。上航租赁5架未计入。图自A网 ©AirNikon

全机组唯一的报务员薛大勤的左臂7月16日突然痛了起来,两年前打霍乱防疫针时没有吸收的硬块又肿了,痛得他抬不起胳膊,机组得同志们劝他到医院看一看,他说什麽也不肯,最后找人揉了揉,又带病上阵。7月17日从拉萨回成都,饭店为他安排了车辆去医院,医院劝他开刀,他一听就跑了回来。他说,我是机组里的唯一报务员,眼下换人来不及,再说我的病要不了命,有我在通讯联络保证畅通。这位老实的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的薛大勤,硬是带病坚持到任务完成。

机组的同志大部分是北方人,吃不惯饭店的伙食,可忙坏了正驾驶刘吉文。别看老刘是个内向型的人,到这时才大显身手,他跑上忙下找饭店联系,终于为大家安排了可口的饭菜,大家为此给他起了个绰号:“大总管!”

7月17日,由于拉萨天气的原因,飞机不能按时从成都起飞,一延误就是4个多小时,又没有空调车,可苦坏了机组,机舱内温度达到40多度,却没有谁顾得上,大家都在抓紧时间整理飞行资料和飞行记录。

好女敢与男儿争高低

在机组得女同胞中,要数王惠兰年龄最大了。她此次担任乘务长,已经有15年的飞行史了。临行前,正赶上8岁的孩子放暑假,说好了要在7月12日晚送他到奶奶家,可是任务紧,连中午饭都没吃就赶到了大队。她突然想起孩子的中午饭还没有着落,便急急忙忙给爱人打个电话,让他中午请假回家做点饭。

7月14日首飞拉萨在贡噶机场上客时,由于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故障而取消一个航班,地面人员一时疏忽,2404号飞机上多上了十几名旅客,这可给乘务组出了难题。王惠兰此时十分理解旅客的心情,她耐心地向这些乘客解释。优先安排了外宾、老人和小孩上机,保证了航班的正常,受到了地面人员的赞扬。

顾青是头等舱乘务员,已飞了9年,原来计划7月14日好好休一个星期天,带着才3岁的孩子去公园,可是任务一下子打破了她的计划,为了搞好服务,她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中、英两种文字广播词,在空中一丝不苟地为每位旅客服务。在飞行的空隙,她偶尔拿出孩子的照片看看,已解思念之情。

尹焕萍,已经当了7年乘务员了,刚刚结婚才一年,却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蜜月,总盼望着能与爱人过一个愉快的星期天,但是机会总是错过。她分管普通舱的服务,每次飞行中她都是认真布置细心安排,对年轻的乘务员手把手地教。

也许是因为爱笑的原因,李倩这个天真的姑娘4年前干上了“空中小姐”这一行,执行这次任务就数她无忧无虑。在执行成都—拉萨加班任务中,她一切都很顺利,也许是老天故意在考验她,7月20日调机返回北京图中,她突然发起高烧来,但是当飞机在北京落地时,她硬是坚持站在舱门,欢送着每一位旅客,把自己的微笑送给了每一位旅客……

27年前|3000名学生告急 国航波音707星夜进藏

B-2406号波音707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1985年8月)。1978年,最后一架民航707正式交付使用,结束了她光荣的历史使命,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很多707服役在空中加油、预警领域。图自A网 ©Darrel W.Duarle

喜马拉雅山作证

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史册上,2404机组的全体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这样光辉的一页:1991年7月13日至20日,2404机组执行调机任务,前往成都执行成都至拉萨运送待返西藏度假的藏族学生。他们在7天的飞行中,克服了航路复杂。气候多变等困难,每天往返飞行3000多公里,共运送旅客1781人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赢得了荣誉,他们的严谨作风,高超得驾驶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了藏族同胞的赞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