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走近群众的“暗访”叫好

评论|为走近群众的“暗访”叫好

近日,一段抚州市副市长、金溪县委书记王成兵带领县委督查组在秀谷镇便民服务中心暗访干部作风的小视频在当地微信群、朋友圈大量转发,引发群众热议。视频中,窗口工作人员胡某在上班期间带着耳机听音乐,对待办事群众态度冷漠、爱答不理,属于典型的“脸难看”、不遵守工作纪律的作风顽症。当天上午,该镇党政班子召开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公益性岗位人员胡某辞退处理,并于当日下午落实到位。

说起暗访,人们对此并不陌生。早有两千多年前的齐桓公微服巡民家,下有包拯微服私访,更有民间津津乐道的康熙微服私访。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记》里,康熙大帝微服私访,知晓民情民意,解决百姓困难,惩治贪官污吏,最终国泰民安,国富力强。

领导暗访事件,不仅折射出了老百姓对“上层”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期盼,也反映出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少数地方官员心存侥幸、欺上瞒下、阳奉阴违的官老爷作风。虽然并非只有暗访才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但暗访却可以促使官员转变工作作风,更加勤勉工作,不失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捷径。

领导暗访的效果,对比事先通知下级的调研,有四个不一样。

一是阵势不一样。上级领导下乡调研,不论怎样要求轻车减从不扰民,但迎来送往的领导干部、在考察点上的工作人员、交通保畅投入的警力依然很多,有时道路封控还要影响到一些车辆、群众。通过暗访,既不扰民,避免了兴师动众,也不影响各级干部的正常工作。

二是接触的对象不一样。通过暗访,更能广泛的接触普通群众,在暗访中的所闻所见,均来自于老百姓切身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是最真实有效的。

三是了解到的情况不一样。以往安排的考察点一般都是好的,听到的都是感谢的话,难以掌握真实情况。通过暗访,能听到更多中肯的意见、困难和要求,收获的结果比起原来事先通知所见到的“虚假繁荣”要真实得多。

四是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以往下去走一趟,有时没有什么收获,对所接触的人和事不会留下深刻印象,通过暗访更能感受到感受到群众的真实期盼,感受到基层干部的难处和艰辛,感受到应该做什么、改什么,怎样做、怎样改。

“对一名基层领导来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微服私访可以直观体验现实,私访可以切中民生脉搏。领导干部基层调研不妨多采用“暗访”手段,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化”,深入基层一线,虚心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