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走進黔北重鎮——永興

永興古鎮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曾為黔北四大商業重鎮之一,素有“一打鼓(今金沙縣)、二永興、三茅臺、四鴨溪”的說法。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永興場,昔名馬桑坪,明萬曆二年(1574年)農曆七月二十二日開市更名興場。集鎮一街八巷,呈柳葉狀。街道兩旁遮簷長伸,街中兩米寬的石板路為駱馬道。朝南的下街逢雨而成窪地,三五天不能下腳行走。為行走方便,街道兩邊各置十二步石墩形成"二十四步幹跳墩"。上街龍泉堡屬典形的插花地,有"一腳踏三縣"之說,即西南為平越府湄潭縣,東南為鎮遠府施秉縣(江外飛地),西北為石阡府龍泉縣各轄。由於當時特殊的地理條件組成的集鎮,形成各地行商的理想"金三角"。集市商貿的繁榮應該與此分不開。永興長期市場繁榮,經濟活躍,輻射面廣,是臨近縣、鄉鎮的商業流動中心和農副土特產品及各類物資的重要加工和集散地,是黔北與省外商品交流的主要商埠之地,2006年獲得“中國商業名鎮”稱號。

1940年,浙江大學西遷辦學時,湄潭和永興同為其院校所在重要之地,在這裡的7年時間裡,浙大與永興結下了不解之緣,2006年,其分校舊址浙大教授樓、李氏古宅、歐陽曙宅等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永興古鎮命名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如今,永興古鎮被劃定的核心保護區範圍有11.46公頃,歷史建築群以風火牆為單元,每一單元臨街為店鋪,店鋪向後延伸是牌樓,上方用青花瓷片鑲嵌為花草或字樣,穿過牌樓便是主僕居住的四合院,四合院均為懸山穿鬥式木結構,小青瓦,簷口配瓦當、滴水;現存保存較好的四合院40餘個,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和研究價值。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歐陽曙公寓位於永興鎮四街,屬懸山穿鬥式木結構,小青瓦屋面配瓦當,坐西向東,佔地576平方米,其中天井佔96平方米。由歐陽孔章建造於嘉慶年間。浙大西遷在永興時的文娛活動場所和保管室,浙大教授束星北、費鞏曾住於此。已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氏古宅位於永興鎮三街,屬穿鬥式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坐東向西,佔地200平方米,其中天井佔16平方米。該住宅建於李金成的父輩(大約在光緒年間),李金成,民國年間“長興榮”花紗經營商號的主人,民國二十四年任永興商會主席,民國二十二年與人合夥開辦“金瑞祥”錢莊,莊票在永興場流通達兩年之久。1940年浙大西遷部分學生居住地。李氏祖籍於江西南昌,其祖乾隆年間經商定居於永興場,乾隆三十年首倡捐修萬壽宮(江西會館)。已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浙大教授樓又稱“張氏閣樓”,位於永興鎮三街新西巷(張家巷),屬穿鬥式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坐北向南,佔地200平方,建築風格區別於當地。民國年間,由永興場經營酒類的富商張春浦建成。1940年建造房屋時逢浙大西遷於湄潭,設一年級新生部於永興。竺可楨校長帶新生部主任儲任科與張春浦協商,將正在建造的房屋按浙大的要求施工,竣工後整幢租賃給浙大為教授居住。已申報為國家級文物保護。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中國茶海又名萬畝茶海,位於永興鎮集鎮東北方向3公里處,地處326國道兩旁,交通便利,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連片茶園,長約25公里,寬約4公里,總面積達6萬畝(核心區域約1萬畝)。1986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在湄潭考察時稱之為“萬畝茶海”,2010年獲得“貴州十大魅力旅遊景區”稱號。其前身是1939年民國政府中央實驗茶場,是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的茶葉科研生產機構。上世紀50年代,中國茶海成為貴州省農業廳直屬國營湄潭茶場;2010年12月完成產權轉移,現由湄潭縣人民政府管轄。2013年,茶海核心區茶園面積7300餘畝,茶海核心區域年生產茶青(大宗茶)達1715.5萬斤,投產茶園年畝產值達6110元,年總產值達4460.3萬元。這裡丘陵起伏跌宕,身臨其中,滿目蔥綠,清新的空氣,伴著濃濃的茶香,沁人心脾,猶如置身於綠色的海洋,極具旅遊開發價值。“中國茶海”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項目已列為湄潭縣和遵義市“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2013年9月29日作為第二屆遵義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主會場成功召開了大會;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五星級酒店、遊客接待中心、觀海樓、風情一條街等項目及配套設施建設。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這裡是“中國第一米”—“茅貢米”的原產地。據《湄潭縣誌》記載,清朝嘉慶年間,曾先後任山東蒲臺、肥城等八縣知縣的永興茅壩人朱龍鼎,帶“茅壩米”入朝進貢,嘉慶皇帝1799年下旨欽賜“湄潭永興茅壩米為宮中御膳用米”;抗戰期間,浙江大學西遷至湄潭和永興辦學時,校長竺可楨先生曾給於高度評價,譽之為“黔中之寶”,鄧小平讚譽為“米中茅臺”。2002年確認為中國市場放心健康食品;2003年以第一名榮獲全國十大優質大米金獎,之後連續五屆蟬聯全國稻博會金獎,被譽為“中國第一米”。目前,永興優質稻種植面積達3萬畝,核心種植區2000畝已經實行田園直購,以此為基礎的2012年確定的全省100個省級高效農業示範園區正在建設中。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這裡是“中國馳名商標”---“湄潭翠芽”的核心基地。湄潭是貴州茶業第一縣,永興是湄潭茶葉基地面積第一鎮,鎮內現有茶園4.3萬餘畝,茶葉加工企業(作坊)125家,2014年實現茶葉綜合收入2.79億元。1939年,民國中央實驗茶場落戶湄潭,並在永興成立分場,引進了當時國內外先進的茶葉栽培、管理及加工技術,現在還完整地保存了當時留下來的茶樹品種和加工生產線,開啟了中國現代茶葉科學研究之先河,被茶界譽為現代茶工業遺址,現有連片茶園總面積達6萬畝(核心區域約1萬畝),有世界第一的“萬畝茶海”之美譽。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這裡是“中國馳名商標”——“老乾媽”的發源地。永興辣椒以味道好、品質優、產量高而揚名省內外,全鎮有優質辣椒基地1.2萬餘畝,年產約3000萬斤鮮椒和500餘萬斤幹辣,主要銷往重慶、四川等市場。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這裡是西南第二大禽蛋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700餘噸。同時,這裡還有永興板鴨、皮蛋、草莓、西瓜、野山羊肉、大閘蟹等農特產品,它們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湄潭旅遊網蒐集整理

往期精彩回顧

带您走进黔北重镇——永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