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四府村,是吸引長安區所有家長的地方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書法題字:文卿

四府村在樊川之北,少陵原西南。原上原下,都有四府的地,四府的房。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1958年,四府分成東四府,西四府。東四府村有200多戶,510多人,有肥沃良田720畝;西四府村有3個村民小組,348戶,1300餘人,有肥美耕地322畝。

現在,四府村居住者雷、王、曹、楊、鄧、田、穆、盧、張等姓氏。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衛星地圖(2002年6月1日)

四府村的歷史悠久,村子的名字,本身就是歷史的見證。

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那時候是隋朝,當時的軍隊制度與現在不一樣,稱作“府兵制”,其實就像三十多年前的民兵。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當時,朝廷給每個軍人一大片土地,讓他們耕種,不用納稅交糧,但是,還是軍人身份,農閒要參加軍訓,自己準備軍事裝備,大刀、長矛,還有盔甲、戰馬都得自己買。

花木蘭時代,也是同樣的軍事制度。所以,《木蘭辭》才有“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這不是去旅行,這是軍人去出征,自己買裝備。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在這樣的軍事制度下,朝廷在少陵原這塊建立了一個軍隊訓練的機關,編號排到第四,所以叫作四府營。

在唐朝天寶年間這種軍事制度廢除了,不過“四府”的這個名字留下了。

六百多年以後,進入明朝,坐鎮西安的秦王,把“四府”作為他的一個管理中心,收稅納糧,這裡稱為“四府莊”。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清代地圖

清朝以後,四府莊改為四府村。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1934年繪製的地圖

在1934年,也就是八十多年前的冬天,在那時候繪製的地圖上,四府村在少陵原原腦上。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四府半原窯洞(1921年)

不過,這些繪製地圖的人,是日本間諜,不懂中國的情況,其實在半原上,仍然有好多人挖窯洞,住的是冬暖夏涼。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華嚴寺

在這裡,還有天地洞、華嚴寺這樣香火旺盛之地。近百年前,國內外的人就慕名來訪,拍了好多華嚴寺的老照片。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長安一中

抗日戰爭時期,四府村迎來了又一次鉅變。這次與軍事無關,是百年大計。一個學校在半原窯洞建立,當時稱為長安縣第一初級中學,也就是現在的長安區第一中學。

1949年以後,長安一中有了很大發展,規模逐漸擴大,成了長安縣最好的中學。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長安師範(2009年)

在一中旁邊,還有個長安師範,這個學校不僅培養了很多長安教育工作者,還對陝西的教育有很大貢獻,有很多外地學生來求學,學成分配到各地,教書育人。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長安一中(2006年)

近水樓臺先得月,長安縣其他地方的學生考到長安一中很難,但是四府村的娃,直接就能進長安一中讀書。

入學容易,上學難,因為四府大部分人在原上住,下雨下雪,上原的路很難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村民都想搬下來。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1984年以後,四府村人陸續搬下原,蓋起新房。隨著一中的發展,學生越來越多,宿舍有限,學生大部分都住在校外,帶動了村裡超市、餐館、租房的發展,給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2014年西安旅遊職業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入了新世紀,原上、原下都有大的發展。

原下,長安師範改成西安旅遊職業學校,長安一中也高樓拔地而起,煥然一新。

原上,建立了攬月閣、交大附中,樓房林立。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衛星地圖(2018年7月6日)

將來,在四府村東,局連村附近要建立長安長寧生態體育訓練比賽基地,有射箭、打靶、田徑等場館。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站在四府村原上,立在百年的皂角樹之下,放眼望去,終南山雲霧飛繞,時代的變遷讓人不禁感嘆,如同樊川的潏河悠悠流去。

長安村莊——四府村,越來越好

望終南

未來是什麼樣的?希望越來越好,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