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有沒有道理,姜有什麼功效?

老胡侃三農


道理不是沒有,但是這種說法很片面。

說到藥食同源,肯定得提到姜。不論是家庭廚房中的佐料,還是醫藥中所用,姜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據說孔子還特意強調“不撤姜食”,可見,就連聖人也很看好姜的功效。

至於這農村俗語,倒也有些道理。早上吃薑,保健養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有二: 一是姜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而早晨7-9點正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薑,正好生髮胃氣,促進消化;二是姜性辛溫,能加快血液流動,有提神的功效。另外,姜也是天然的抗菌劑。

而午、晚不吃薑,這也是有醫學根據的。中醫養生,特別講究順應天時。大自然的陽氣在中午到達頂峰。盛極必衰,午後陰氣開始升起,陽氣開始收斂。 生薑是生髮陽氣的,午後、晚間自然不宜再吃了。若午晚吃薑,就容易刺激神經,影響心臟功能,鬱積內火,耗肺陰,傷腎水。

這都是針對一般人群來說的。

不過,雖然早上吃薑的好處有不少,卻也因人而異。熱性病患者、肺病患者、長期便秘患者和熱性體質患者,不分早晚,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該吃薑,免得加重病情,有弊無益。

而體質虛寒的人,什麼時候吃薑都是有好處的,不必限制早晚。


純鈞LHGR


不管是“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這句諺語,還是“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諺語,都明示了吃薑的時間應該在早上,而且也都明確了,每日早上吃點生薑,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強生健體,少生病少看醫生,生薑堪比是人參。

那麼生薑真如老輩人經驗總結的那樣,有這麼神奇嗎?

在以往,農村條件差,極少有人能用真正的人參進補。在千百年的經驗積累中,農民摸索出了用一些常見的食材來進行食補和食療。就拿生薑來說:我們都知道著涼受寒了可以煮一碗熱熱的生薑湯驅寒,因為脾胃虛寒導致的胃痛也可以用生薑湯來緩解,還有女生也都知道用紅糖薑茶來對付每月那幾天的肚子痛,還有牙痛時,在牙根處含一片生薑,也可以大大的緩解痛感。可以說,家中常備一些姜,可以解決很多常見的病症。 在以往那種缺衣少藥的年代,像生薑這種有這麼多療效的食材何止是人參,簡直可以說是平價的特效藥了。

而且隨著科學的進步,有研究表明,生薑中含有一種薑辣素,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一種抗氧化酶,它可對付氧自由基,作用就和愛美女性常服的維生素E是一樣的,而且抗衰老作用一點不比我們花大價錢買的維E類的保健品小。

生薑雖有堪比人參的功效,但是,大家在服用時,一定要注意吃薑的時間,否則會適得其反。

從“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和“上床蘿蔔下床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兩句諺語中,古人以他們的經驗非常明確的告知我們,吃薑一定要在早上,晚上臨睡前要少吃,最好不吃。而且這一經驗,從中醫理論上來講,也是有道理的。

因為姜味辛性溫,能鼓舞陽氣的生髮,早上是陽氣上升之時,吃點姜正好有助於陽氣滋升,有助於保持一天精力充沛。而在夜間,和白日裡正好相反,人體內是陽氣收斂、陰氣外盛,這時候吃薑就會導致內熱,會煩燥失眠。 再者,因為生薑辛辣,即使在白天,也不能食用過多,否則容易產生內熱,反受其害。


陌上花開且緩歸


農村俗語:“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有沒有道理?姜有什麼功效?

生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做菜配料,無論是炒菜,燉湯甚至是熬粥,都喜歡放一點生薑進去。最大程度發揮生薑作用的吃法其實是生食,將薑片含在嘴裡。但是生薑是一種辛辣刺激的食物,直接生食味道比較衝。所以一般都會煮熟食用,效果也很好。

農村俗語:“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有沒有道理?姜有什麼功效?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生薑的好處和功效有哪些?

一、減少膽結石。生薑中含有一種揮發油,有助於加速血液流通。而且生薑是一種辛辣食物,含有的薑辣素可以刺激胃液分泌,胃也是人體消化食物必不可少的東西。人的消化功能增強了,那麼患結石的風險就會降低。

二、延年益壽。在民間有很多關於生薑的俗語“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還有就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等等這些,由此可見吃薑對人體的好處真多很多。據歷史記載,在以前古代,孔子之所以能夠活的那麼久,就是因為每天早上吃完飯有吃薑片多習慣。

三、健脾利胃。增加食慾。每天早上咀嚼一片生薑,可以刺激口水分泌,還能清新口氣,增加食慾。我們都知道早餐關係到一整天營養和精神狀態,如果一大早就食慾胃口很好,必然一天都精神倍增。

四、延緩男性性功能減退。現在社會,男性多工作壓力大,家庭的壓力也大,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容易給男性造成性功能減退。而生薑本身具有壯陽,增強性功能的作用。所以男性朋友應該多吃薑,防治性功能早退啊。

五、溫經驅寒。我們都知道女性生理期或者冬季感冒發燒感染風寒的時候,都會用生薑煮水喝,因為生薑是熱性的,可以幫助人體祛除體內的溼氣和寒氣。

由此可見生薑的功效真的很多,“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也是有道理的。而且早上吃薑是最好的。但是生薑是熱性食物,火氣比較旺的人還是少吃,不然更容易上火。民間還流傳“晚吃薑賽砒霜”,所以生薑不要在晚上食用。另外生薑有刺激性作用,會加速血液循環,晚上吃會影響睡眠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生薑為一種屬蘘荷科(又名姜科)多年草本植物的根莖,鮮用,或用薑汁入藥。全國農村均有栽培。姜具是藥物,又是很好的調味品。本品味辛,性微溫,具有解表止咳,溫中止嘔,解毒,散寒之功效,適用於治風寒感冒,咳嗽痰多,胃寒嘔吐,以及吃海鮮魚蟹中毒吐瀉、嘔逆等症。所以說農村諺語“晨吃三片姜,勝過人參湯”這是很用道理的。姜容易就地起材,人參不是人人都可以服食的。


另外,生薑皮沒有熱性,主要有利尿消腫的功效,適用於水腫、小便不爽利等症。還有生薑汁的功效是祛痰、止嘔。主要應用於痰多、嘔吐等症。
[單方介紹]治感冒風寒或雨淋水浸之後引起的怕冷、發熱或腹部冷痛等症:可用生薑四厚片,茶葉適量,酌加紅糖,加水煎汁大半碗,乘熱服,可以促使發汗,散除寒氣。


春華秋實141335758


謝謝邀請。晨吃三片姜,如喝人身湯。有一定的科一學道理,但是儘量用於春.秋.冬三季最好。夏熱時節儘量少吃為宜,僅用作調味品就可以了。姜,到底有什麼樣的功效呢?這麼說吧,食慾不好的人經常吃一些,加工好過薑糖片,對增加飯量很有幫助,特別是治療感冒功效最佳:把洗淨的姜少許切片.切絲然後剁末,盛cheng於碗中,然後,放入小匙勺紅糖和紅醋,滴幾滴香油倒入白開水,攪勻後全部喝下,不一會兒就能發汗。把渾身的寒邪之氣,全都祛掉!休息一天很快還你一個健康的身體,工作,勞動,輕鬆自如。其實姜的功效還有不少在這裡,我也就不一一解答。感謝大家的閱讀!


滄海一粟185098660


謝謝欣月友的邀請問答!實在是對不起!這兩天只顧挖大蒜,沒有及時回答友的提問!只於你提問的農村俗話"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有沒有道理,姜有什麼功效?上善若水來回答你的提問!說起姜大家都知道,除了煎炸烹飪當做佐料,同時也有助陽的功效。還有健脾開胃溫經散寒,還能治頭痛發熱,霍亂腹痛吐瀉之疾,民間也有關於姜的諺語,比如說"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等。


姜還是中老年男性朋友的必備食品,為什麼這樣說呢?由於緊張的生活、工作直接導致男人心壓力越來越大,姜能增強食慾,延緩男性機體衰老,以此患有脾胃寒涼,多服一些薑片,可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對於工作壓力大的朋友,如果每天喝一杯淡鹽水再爵三片生薑就會感到舌底生津,食道和胃部暖熱,食慾大增,工作起來會感覺全身有為。
關於姜能延壽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任杭州太守時,有一天他到淨佛寺去玩,順便拜見了寺內主持,知道了主持都近八旬年紀,還如鶴髮童顏,而且精神矍鑠,蘇東坡納悶了,兩人邊喝邊聊,方知主持每天用帶皮嫩姜切三片泡開水送服,己經吃了四十多年了,怪不得主持鶴髮童顏。

還有春秋時的孔子就有每天飯後嚼吃薑片的習慣。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一點也不為過。
提醒各位友友吃美不要去皮,去皮就不能發揮其整體功效,內熱火旺的人不要經常吃薑,再一爛了的姜也不要吃,“晨吃三片姜"不僅僅是給我們帶來了身體健康,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身心的快樂。


XGC上善若水


謝謝。

農村俗語“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說得太好了,很通俗的告訴我們姜的功效,但有點遺憾的是,目前在絕大部分家庭,姜只是扮演著一個很可憐的角色,去腥。

至今我依然清晰的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們還在的時候,經常會吃到醃薑片,非常好吃,非常下飯。這也可能是用得最多的,姜的第二大功能的展示。

現如今,讓人感到可喜的是,人們又多用了一個功能,防暈車。我媽暈車厲害,每次外出坐車,必帶新鮮的薑片,肚臍上貼一片,有時候嘴裡含一片。效果蠻好哦。姜可是享有“嘔家聖藥”美譽的哩。

姜在人的眼裡是熟透的東西,因為太熟了,都熟視無睹了。由此姜的很多價值一直就這樣被塵封著,不得不為我們自己感到惋惜。

其實,姜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是藥食同源的保健佳品,具有祛寒、祛溼、暖胃、促消化、活血等多種保健功能。

那麼除了上述上個功效外,還有哪些功效呢?

1、對於男性來說,可以起到助陽的作用,對腎虛陽痿有幫助。

2、對於女性產後來說,用薑片煮的水洗頭洗澡,可以防風溼頭痛。月子期間正好天氣不熱還好說,熬一個月算了。夏天的話就有點不衛生了,你說是吧?

3、對防治胃病有一手哦。能改善食慾,對胃潰瘍、虛寒性胃炎有幫助。

4、夏天由於酷熱,我們常常對著空調或風扇吹,一不小心,受寒,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候喝點薑糖水,效果槓槓的。

5、有排汗降溫、提神醒腦的作用。

6、還有殺菌的作用呢。用生薑水漱口對口臭和牙周炎有奇效,不妨一試。

你喜歡姜嗎?平時吃點姜嗎?

溫馨提示

常說早上宜吃薑,晚上不吃薑。原因時早上陽氣生髮,姜正好也是激發陽氣,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會讓人上火,容易傷身。

另外,秋不吃薑。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秋天氣候乾燥,傷肺,如果再加上辛辣的生薑,對肺部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內熱體質者不宜食用。

陰虛體質者最好不食用。

壞生薑千萬不可食用哦。


嶽冠池


生薑:辛溫解表藥,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產於四川省為優質。

生薑,有嫩姜與老薑,做醬菜一般用嫩姜,入藥用以老薑為好。

對於農村俗語稱: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等等,對吃薑的效益與吃薑的禁忌,多是農俗,民間所流傳對生薑應用的條條框框。

李時珍說:乾薑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又能能去惡養新,有陽生陰長之意,所以血虛的人可以用,而吐血,衄血,下血,有陰無陽的人也宜使用。那是熱因熱用,為從治之法。

從我國目前的中醫各類為籍對生薑並未做出:姜宜早上吃,晚上不能吃的說詞,共同做出的禁忌是,姜能助火傷陰,有熱盛及陰虛內熱的人是忌服的,所以您也要對號入座,俗語,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有人適應,但有以上症狀的人就不適合服用。

生薑:

性味:辛,微溫,歸脾,胃,肺經。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

治風寒感冒:生薑6g,大白菜根3個,蔥白2根,紅糖3Og,水煎服。

單用能解半夏,南星之毒,還能解吃魚,蟹,鳥,獸的中毒。


老劉105751014


這是在低生產力和低醫療條件下的傳統俗語.不僅有"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還有"晚吃蘿蔔早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等等.你可別當真,當真你可就輸了.照這樣做是否真的不用醫生開處方?你可試試.

蘿蔔多吃倒是沒事,生薑多吃了是要"上火"的.很多傳統認知是錯誤的,不要老翻出來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