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以茶代酒」、「捉刀代筆」是怎麼來的嗎?

你知道“以茶代酒”、“捉刀代筆”是怎麼來的嗎?

以茶代酒

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以茶代酒”,是不想喝酒又盛情難卻時用茶來代替酒,這是不勝酒力者所行的禮節。那麼這句話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以茶代酒的行為自古有之,來源於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據《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密賜茶荼以代酒”,為“以茶代酒”之典故。

你知道“以茶代酒”、“捉刀代筆”是怎麼來的嗎?

晉朝陳壽《三國志·吳志·韋曜傳》:“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茶的古稱)以當酒。”

公元252年,吳太祖孫權病死,傳位於子孫亮,後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臺。孫休臨終時,遺詔兒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兩位“顧命大臣”嫌孫休兒子太小,改立23歲的“長君”孫皓為帝。

你知道“以茶代酒”、“捉刀代筆”是怎麼來的嗎?

孫皓初立時,撫卹人民、開倉賑貧,後變得專橫殘暴、終日沉浸於酒色從而民心喪盡。孫皓好酒,經常擺酒設宴,要群臣作陪。他的酒宴有一個規矩:每人以7升為限,不管會不會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須見底。

群臣中有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韋曜原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故孫皓對韋曜格外照顧。看他喝不動了,就悄悄換上茶,讓他“以茶代酒”,不至於因喝不下酒難堪。

你知道“以茶代酒”、“捉刀代筆”是怎麼來的嗎?

可耿直磊落的韋曜認為這樣下去,“外相毀傷,內長尤恨”,批評孫皓說他在酒席上總是“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為笑樂”。徹底墮落的孫皓不聽韋曜的勸阻,最終,引起孫皓對他的厭惡把他打入天牢,不久被處死。

280年,吳國為西晉所滅,孫皓也做了俘虜,被遣送到了洛陽,受封的爵位是“歸命侯”,於四年後病故洛陽,時年42歲,孫皓可以說是以酒誤國,但是卻留下了一個“以茶代酒”的典故。

捉刀代筆

“捉刀”一詞出自《世說新語·容止》。說的是曹操有個名叫崔琰的武官,長得儀表堂堂,威武不凡,連曹操都常認為自己相貌遠不如他。

有一次,匈奴派來的使者要見曹操,曹操為了讓外國使者見而敬畏,就叫崔琰冒充他代為接見。接見時,崔琰穿戴魏王的衣帽,比平時更有精神。曹操自己卻持著刀,畢恭畢敬地站在崔琰的坐榻旁,扮作侍衛,一旁觀察匈奴使者。

你知道“以茶代酒”、“捉刀代筆”是怎麼來的嗎?

接見過後,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應,便派人去暗暗打聽。使者說:“魏王固然儀表出眾,可是那個床頭捉刀人,看來倒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這個故事後經演變,人們便稱代人作文為“捉刀”。如請人代寫文章,就叫“請人捉刀”;而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