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教育改革精耕細作,優質資源遍地開花

教育局長話教育

——專訪肥東縣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周新龍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今天的合肥教育站在教育普及化目標與教育精英化訴求相交織,大眾化教育需要與個性化教育需求相匯聚的新時期。新時代的合肥教育要往哪裡走?合肥教育夢的實現離不開每一位合肥教育人。作為一個地區的教育領航者,各區縣的教育局長有著怎樣的教育夢?教育領航者的教育夢將最終拼接出合肥教育的宏偉藍圍。這一藍圖讓人嚮往!

肥東教育改革精耕細作,優質資源遍地開花

2016年以來,肥東縣教育體育局積極面對城鄉教育差異、公民辦差異、學校佈局、城區大班額等教育焦點、熱點、難點問題,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總開關,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攻堅破難、革除積弊、促進公平,著力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教育改革激發新活力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集團化辦學等改革措施,擴大了公辦優質教育資源。一是購買了公辦幼兒園聘用教師委託管理,一百多人總計331萬;二是農村學校普工;三是校園保安。2017年對幼兒園聘用教師人均預算每年按照1.6萬元標準,對公辦園聘用的教師實行委託管理。

其次,實施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工程,推進公辦名校集團化發展。肥東縣實驗幼兒園實現了星光部、御景部、紅旗部一園三區格局;肥東縣實驗小學實現了學校本部、古河路校區、梁園路校區、民族校區一校四區格局;肥東三中實現了八斗路校區、古河路校區、民族校區一校三區格局。成立了肥東縣育紅教育集團,相關批文政府已批覆,具體實施方案正在進一步深化中。

最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發展性評估,破解了公辦教育的發展難題。制定了《肥東縣中小學(幼兒園)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實施方案》等“1+3”文件,目標績效管理引發的效應非常好,目標績效管理實行多維度、全方位的發展性評估,並根據考核結果,每一個類別按照2、3、4、1的比例,將學校確定為ABCD四個檔次,然後兌現獎懲績效。同時,要求學校制定教師績效考核方案,按照相應比例,確定每一位教師的績效等次。實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拉開了績效獎勵差距,形成了學校之間、教師之間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從目標績效的發放來看,也實現了學校反映、教師反映、社會反映的“三個良好”。

基礎建設取得新成果

2017年,肥東縣繼續加強教育投人,著力促進肥東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轉變。投人540萬元,為全縣中小學添置和更新設施設備;投人6000多萬元,建成了肥東縣東城實驗小學;投人7500多萬元,建成了寶翠園小學;投人 6300多萬元,實施全面改薄基建類工程19個,其中,新建和改擴建運動場8個,新建和改擴建食堂、宿舍7個;投人3000萬元,新建義和家園一期幼兒園、義和家園二期幼兒園、禹州廣場幼兒園;投人1.54億元,改擴建路口學區中心幼兒園、石塘學區中心校等六所中小學、幼兒園;投人2100 多萬元,維修、重建17所學校項目。2017年,縣城及其周邊學校新增學位4000多個。

通過食堂供餐和企業配餐,著力推進中小學生午餐服務工程。截至目前,23所城區中小學午餐服務覆蓋率達100%; 96所農村學校,提供食堂午餐服務的62所,覆蓋率約達64.6%。目前,我縣提供食堂午餐和配餐服務學校的學生數達12.3萬人,約佔全縣中小學生總數的95.1%。尤其是, 城區內午餐配送服務學生達1萬多人,每天減少城區內午間接送4萬人次,為減輕縣城交通擁堵、開展文明創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投人,縣政府按照人均每年5萬元標準為寄宿制學校配備廚工,按照每生每天4元標準,為農村寄宿制學生髮放午餐補助。2017年,設立了 820.69萬元教育扶貧專項資金,對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從學前教育到髙等教育學生全面實施提標擴面。

師資建設呈現新亮點

師德建設進一步加強。開展了“最美教師”評選和教師節表彰等活動,40名教師榮獲合肥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第33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516名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受到表彰。

師資結構進一步改善。2017年錄用新教師143名,其中幼兒教師33人,中小學教師110人;聘任中小學高級教師162人,一級教師189人,認定雙師型教師68人。

師資配置進一步均衡。2017年,為促進教師合理流動,切實解決教師資源配置區域不均衡、結構性缺編、流動不暢等問題,縣教體局採取互補餘缺、有增有減的方法,進行崗位競聘,交流輪崗教師610名教師(含教輔人員),解決了農村 教師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象,同時也緩解了城區部分學校教師缺額問題,教師“無校籍”管理體制基本形成。開通了志願支教“大篷車”號線、2號線,支教大篷車QQ群交流心得體會,47名志願支教教師深人偏遠地區,送教音樂、體育、美 術、信息技術、英語等課程一千多節次。

師資素質進一步提升。一年來,肥東縣培訓幹部教師1.8 萬人次,呈現出層次髙、覆蓋面廣、受益面大的良好格局。常抓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們自身素質得以提高,在成長中有所突破。在信息化方面更為突出,尤其是農村學校教師代表合 肥市在全國教育信息化課堂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肥東縣強化措施,進一步穩定農村教師隊伍。提髙農村教師待遇,繼續在表彰獎勵、評先評優、職稱評審、培訓學習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繼續為的確需要新建教師週轉宿舍的學校,建設教師週轉宿舍。建立健全競聘上崗和交流輪崗制度,深人推進農村教師到縣城或其他學校支教、交流、輪崗, 並進一步加大教師招錄力度,採取定向分配和規定服務期等辦法,確保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穩定。據統計,肥東縣農村教師比城鎮教師人均每年多發5160元,同時將繼續加大農村教師中髙級職稱比例,提髙農村教師工資級別,增加全縣績效獎勵資金,鼓勵教師紮根農村。

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了新提高。2017年,全縣有1個省級課題、10個市級課題立項,1項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7項市級課題結題。全縣中小學教師在國家和省市開展的各類競賽和評比活動中,榮獲國家級獎25人次,省級獎 49人次,市級獎309人次。

教育佈局越來越合理

肥東縣立足實際,進一步調整農村教育佈局。以鄉鎮為單位,全面排查現有義務教育資源,統籌考慮區域內人口、城鎮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趨勢,按照“初中向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人口集中的集鎮集中、小學向中心學校集中,適當保留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完小、教學點”的思路,本著方便群眾、方便學生人學的原則,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村中小學佈局,防止因佈局調整而產生學生輟學和上學難等問題。在城區規劃和建設時預留學校建設用地,做到城區中小學校與城區開發、新建居民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具體為:高中,重點在縣城和撮鎮鎮發展普通髙中(肥東一中、肥東二中、城關中學、撮鎮中學),保留3所農村普通髙中(長臨、梁園、眾興中學)。初中,重點發展肥東三中、肥東四中、肥 東六中、寶翠園中學、龍塘學校、肥東經濟開發區中心學校、西山驛學校等城鎮初級中學;在縣城、肥東經濟開發區、東部新城核心區、撮鎮鎮新建和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在每個農村鄉鎮重點建設1所寄宿制初中或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一 個鄉鎮保留1所中心學校和適量的完小,積極穩妥地撤併一批離中心學校和完小較近的教學點,逐步實現鄉鎮範圍內生源的相對集中。

加大投人,進一步推進城區教育資源擴容。繼續優化城鎮中小學佈局。2017年新建小學1所(東城實驗小學),改擴建初中2所(三中兩個分校),整合石塘學區中心學校和石塘中學。2020年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大費學校)。通過新 建和改擴建學校共增加班級392個,學位16900個,充分保證城鎮公辦義務教育學位需求。

教育質量再上新臺階

2017年,全縣11555人參加髙考,本科達線7153人,達線率61.9%,比2016年增加了2個百分點,本科達線率連續10年持續攀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海軍和空軍招飛工作中,肥東縣共有7名學生錄取為海空軍飛行員,錄取人數佔合肥市的 26%。

一年來,全縣共有896名學生在國家和省市各類競賽中獲獎,其中,國家級125人,省級247人,市級524人。特別是在機器人競賽和模型比賽方面,肥東縣取得了較大突破。肥東三中榮獲2017安徽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錦標賽中學團體冠軍,肥東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代表隊榮獲“凌翔杯”安徽省機器人大賽一等獎、二等獎,肥東一中和肥東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榮獲第十七屆安徽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8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

2017年,肥東一中等15所學校被評為全國“零犯罪學校”肥東三中、肥東縣實驗小學被認定為全國校園籃球特色學校,肥東縣經開區中心學校等8所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活動示範學校,肥東二中被評為安徽省地震科普示範學校……

肥東教育改革精耕細作,優質資源遍地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