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詞義考

“中國”何以成為國名,其含義是什麼?長期以來,這個問題我沒搞明白。近日閱讀,總算是得以基本瞭解。

“中國”詞義考

“中國”一詞出自漢語古典,從古到今,其詞義發生了深刻演變。由“中”與“國”組成“中國”,以整詞出現,較早見於周朝初期。“中國”初意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師(首都),與“四方”對稱。

初義“京師”的“中國”,又有多種引申:①指諸夏列邦,即黃河中下游這一文明早慧、國家早成的中原地帶,居“四夷”之中。②指國境之內。③指中等之國。④指中央之國,《列子》按方位排列,將國家分為南國、北國、中國。

多種含義之“中國”,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與“四夷”對稱的諸夏意義的“中國”,指四夷萬邦環繞的中原地帶。

“中國”詞義考

“中國”原指華夏族活動的地理中心與政治中心,自晚周以來,“中國”一詞還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義。

《史記》卷43《趙世家》所載戰國趙公子成的論述頗有代表性:中國者,蓋聰明絢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聖賢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中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明清之際哲人王夫之在《讀通鑑論》《思問錄》等著作之,對“中國”與“夷狄”之間文野地位的更替,作過深刻論述。用唐以來先進的中原漸趨衰落,蠻荒的南方迎頭趕上的事實,證明華夷可以變易,“中國”地位的取得與保有,是依文化先區不斷流變而有所遷衍。

“中國”詞義考

以“中國”為非正式國家名,首見於《史記·大宛傳》,該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天子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及令騫因蜀犍為髮間使,四道並出。

一個朝代自稱“中國”,始於元朝。《史》卷95《列傳,外夷一》載,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國書,稱自國為“中國”,將日本、高麗、安南、緬甸等鄰邦列為“外夷”。明清沿襲這種“內中外夷”的華夷世界觀,有時也在這一意義上使用“中國”一詞,但仍未作為正式國名。

“中國”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體概念,萌發於宋代。北宋理學家石介著《中國論》,是首次出現以“中國”為題的文章。該文稱,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為偏者曰四夷。這已經有了國家疆域的分野,沒有繼續陶醉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情景之中。此後,“中國”便逐漸從文化意義的詞語,變為接近國體意義的詞語。

“中國”詞義考

國體意義的“中國”概念,是與近代歐洲國家建立條約關係時出現的。至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打開清朝的國門,古典的“華夷秩序”被近代的“世界國家秩序”所取代,“中國”愈益普遍地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名使用,其“居四夷之中”的含義逐漸淡化。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言及中方,有“大清”、“中華”、“中國”等多種提法,而“中國”用例較多。

“中國”正式寫入外交文書,首見於道光

22年7月24日(1842年8月29日)簽署的中英《江寧條約》(通稱《南京條約》),該條約既有“大清”與“大英”的對稱,又有“中國”與“英國”的對稱,並多次出現“中國官方”、“中國商人”的提法。此後,清朝多以“中國”名義與外國簽訂條約。

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先後作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以正式國名為國人所用,併為國際社會普遍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