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鹽:《裂縫》,微觀烏托邦破滅記(佳片推薦)

馬小鹽:《裂縫》,微觀烏托邦破滅記(佳片推薦)

英國電影《裂縫》以油畫般的鏡頭敘述了一個完全封閉的女性世界。這個女性世界在沒有遭遇外來者的入侵之前宛若陶淵明的桃花源在西方的某種鏡像再現。這是20世紀30年代一所英國某女子教會的寄宿學校。學校裡有天真淳樸的羔羊:數位跳水隊的淳樸天真 花季少女。有具有人格魅力的牧羊人:酷愛打造自我神話的少女們的指導老師G小姐。在少女們的眼裡,G小姐美貌、博學、多知、詩意、喜好冒險,具有無盡的魅惑力。G小姐在這所教會學校裡,是這些小女孩眼中具象化的小上帝。她既是女性化的繆斯又是男性化的上帝,她是詩神與天神的混合體,她是她們的肉身與心靈的全能導師。男女氣質合為一體的G小姐完美無瑕,這種無瑕是上帝式的無瑕(我想,G是GOD的縮寫),它使得女孩子們對她的一言一行從無懷疑。在這個封閉的小宇宙裡,她的魅力完全演變成一種隱性的權力。西班牙貴族女孩費雅瑪的到來,宛若隕石撞擊地球般打破了這獨自運行的烏托邦星球的微觀權力結構,就此權威與質疑、美好與醜惡、罪孽與救贖,諸多細微之縫開裂,一場真實與虛構的較量就此開啟。

費雅瑪身上具有挑戰G小姐的一切要素:美貌、多知、氣質高雅、出身名門,更重要的是她來自一個真實而開放的世界。她旅過遊,談過戀愛,讀過一些寄宿學生從來沒有讀過的書籍,是跳水隊技術最好的跳水運動員。她唯一的缺陷來自於她的身體,她有哮喘。哮喘是一種氣管疾病,這類疾病事關話語與表達。她的疾病隱喻著真實話語在這個虛幻烏托邦裡即將遭遇到的命運:斷續、窒息、氧氣不足、死亡降臨。上帝一般的G小姐從小在寄宿學校長大,她從未熟悉過外部世界,她對外部世界的所有的經驗與認知,皆來自她所閱讀的書籍。她依靠書籍上獲得的知識來裝點她的人生,她把書籍上主人公的經歷篡改為她自身的經歷,她對崇拜她的羔羊們撒播自我完美的神話。她的旅遊、她的冒險、她的愛情全部來自於她的想象,她活在一個自我構築的想象界裡。正是她偷盜外部世界寄給費雅瑪的明信片,讓費雅瑪對她虛構的人生起了懷疑。她懼怕一切現實,即若上街購買點心以討好費雅瑪,她皆驚惶萬狀。短短的街巷,對她而言,都若走在兵器暗伏的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走廊。

馬小鹽:《裂縫》,微觀烏托邦破滅記(佳片推薦)

黛是G小姐的崇拜群體的代言人,她具有所有偶像崇拜症患者的病徵:偶像做的事,說的話都是對的。捍衛偶像,就是捍衛她自身的存在。她不允許任何人動搖偶像G小姐的地位。費雅瑪的出現不僅僅挑戰著G小姐的權威,更使得黛即將失去在這些女孩子中的擁有的絕對權力以及黛在G小姐心目中的情人地位。在影片的開頭,導演就以一個長鏡頭暗示我們G小姐與黛非同一般的關係:G小姐男性化的裝束與黛深情脈脈的凝視,顯然屬於戀人之間,而非一般師生間的普通情誼。

當真實遭遇虛構,真實必然要洞穿謊言,糾正虛構。因為閱讀過那些書籍,G小姐從書籍上抄襲而來的冒險經歷對費雅瑪而言就是個可笑而無恥的謊言。因為知道愛是什麼,費雅瑪對G小姐與這些女孩子的關係更是洞若觀火,她知道G小姐不但是個女同性戀者,還是個戀女童患者。這些女孩子的崇拜是G小姐賴以生存的肉體與精神糧食。費雅瑪更知道G小姐對她愛恨交織。G小姐使盡一切手段來對付她,諸如威迫、打擊、討好,無非是想讓她如別的女孩一樣,不去揭穿她的謊言,和大家一樣活在她所虛構的想象界裡。當G小姐來到湖邊尋找費雅瑪,躺在船上的費雅瑪說了句令G小姐瞬間淚落滿面的話:“她們都會離開的”。費瑪雅知道活在幻覺裡的G小姐的致命缺陷——她不肯面對真實自我,她的存在建立在崇拜者的幻象之中。一旦崇拜者撤離,她的整個存在就會轟然倒塌。費雅瑪與G小姐如此明瞭對方,又如此相隔天涯。生活中真實與虛構永遠無法相愛,正如飛鳥愛上魚只會屬於歌曲,而非真理。

馬小鹽:《裂縫》,微觀烏托邦破滅記(佳片推薦)

影片出現了大量關於水與夜晚的鏡頭。這些鏡頭顯然是女性化的,也有其隱喻性質在。水與夜色都是G小姐的世界,水的虛幻性與夜的模糊性都與G小姐的精神世界相契合。影片中G小姐的扮演者伊娃·格林與角色更相得益彰。伊娃擁有一張吸血鬼一般美麗的危險之臉。這張臉上,過大的眼睛與眉毛幾近無距,放佛生來就是用來化煙燻妝的模具。即若放在世界影視圈內,伊娃的臉仍舊獨一無二,她美若鑲滿鑽石的寶劍,閃著死亡的的光澤,危險而誘惑,一經過目,便無法令人忘卻。

影片的結尾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式的結尾,只不過這部影片激烈至以美的死亡做結,《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以美化為平庸收場,但二者皆是以美的毀滅作為代價。一個烏托邦中不能有兩個上帝,這是所有宗教信仰中只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的真正緣由。費雅瑪必死。費雅瑪必然以信徒們對偶像的絕對崇拜而迫害至死,作為美的祭品獻祭給骯髒不堪的人性。只有費雅瑪的死亡,才能喚醒黛以及別的女孩擺脫偶像崇拜,從而逃離烏托邦,走上自我成長之路。

本文圖片皆為《裂縫》劇照

上傳與管理:傑夫

——————————————————————————————————————

《華夏上古神系》為朱大可先生耗費20多年的研究成果。全書以跨文化的全球視野,運用多種學科工具,獨闢蹊徑地探研中國上古文化和神話的起源,發現並證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話均起源於非洲,這是繼美國學者發現全球智人源於非洲、新西蘭學者發現全球語言源於非洲之後,第三個具有原創性的學術貢獻,有助於修正人類文化起源的傳統觀點,向西方主流人文闡述體系注入“中國元素”。這些觀點顛覆晚清以來的學界定見,為認識華夏文化的開放性特徵、傳承本土歷史傳統、推動中國文化的未來複興,提供了富有卓見的啟示,可視為1949年以來中國學術的重大收穫。

馬小鹽:《裂縫》,微觀烏托邦破滅記(佳片推薦)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搜索微信公眾號iwenhuaxianfeng,或掃描如下二維碼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