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的壽命到底有多長?

用戶62781199621


這個問題和“人能活多久”的回答一樣:有一定的年限,但啥時候報廢,不一定。一輛車的技術使用壽命,與汽車製造質量、材料品質、使用條件、駕駛技術操作及保養、維修質量等因素有關。

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創造者——美國的退休科學教師Irv Gordon駕駛一輛1966年生產的沃爾沃P1800,總行駛里程超過了418萬公里(260萬英里),大約可以繞地球赤道104圈了,這個記錄還在持續刷新。

有的人用車,開50萬-60萬公里都沒問題,但有的人開車可能10萬公里不到就要大修。用車習慣得當與否,直接關係到汽車的使用壽命。“方向盤打到底”、“猛轟油門”、“猛踩剎車”是很多人喜歡的開車方式。

然而,這樣都是毀車的習慣。但事實上,“方向盤打到底”會加劇轉向系統或助力系統的損壞;“猛轟油門”容易導致機油來不及潤滑充分缸體,造成活塞與汽缸壁的摩擦嚴重,縮短氣缸壽命;“猛踩剎車”會極大縮短剎車片的壽命,也容易導致剎車過熱失效,影響安全。

一輛車開多久比較划算?

從經濟使用壽命的角度上說,汽車製造成本、使用與維修成本、管理費、當前的折舊以及市場價格的變化都是重要因素。

國外資料顯示,在一輛汽車的整個使用時期內,買車的費用約佔15%,而使用、維修的費用則佔到85%。

有人研究過,汽車的經濟實用壽命是30萬到50萬公里,而中國目前低檔次車(比如豐田威馳、雪佛蘭樂風)的經濟使用壽命是22萬公里左右,中檔次車(比如豐田卡羅拉、大眾速騰)超過30萬公里,高檔次車(比如雷克薩斯、奧迪)則到了近40萬公里。

那開多久才划算呢?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美國《消費者報告》的意見是:用得越久越合適。儘管車主可能會付出一些維修費用,但總的算下來,還是比過早售出要划算得多。

《消費者報告》曾經發布過一個調查結果,說是一臺車使用如果超過20萬英里(大概是32萬公里),可以幫車主省下30000美元,超過了一輛中高檔新車的價錢。雖然不知道具體這個賬是怎麼算出來的,總之,儘可能延長車的使用壽命可以幫車主省下一大筆錢。

既然車子用的時間越長越划算,如何買到一部可靠耐用的車子,就是車主們要考慮的問題了。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按時保養車輛,查查胎壓等方面的車況,儘可能延長汽車的壽命。


車域無疆


這是困擾很多朋友的問題。

有些人開3-4年,甚至1-2年就考慮換車了。

有些人可能開了10多年還沒換。

一輛汽車壽命到底能開多久?

其實汽車開個200萬公里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所以你在國內聽說的那些30萬公里的家用轎車真不是什麼牛逼的事情,更別說你在二手車市場那些10萬公里以內的車了。那國內的車的汽車壽命一般能達到多少呢?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國內機動車報廢制度:

(一)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2年;

(二)租賃載客汽車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0年,中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2年,大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5年;

(四)公交客運汽車使用13年;

(五)其他小、微型營運載客汽車使用10年,大、中型營運載客汽車使用15年;

(六)專用校車使用15年;

(七)大、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轎車除外)使用20年;

(八)三輪汽車、裝用單缸發動機的低速貨車使用9年,其他載貨汽車(包括半掛牽引車和全掛牽引車)使用15年;

(九)有載貨功能的專項作業車使用15年,無載貨功能的專項作業車使用30年;

(十)全掛車、危險品運輸半掛車使用10年,集裝箱半掛車20年,其他半掛車使用15年;

(十一)正三輪摩托車使用12年,其他摩托車使用13年。

對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純電動汽車除外)和摩托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嚴於上述使用年限的規定,但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不得低於6年,正三輪摩托車不得低於10年,其他摩托車不得低於11年。

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非營運轎車、輪式專用機械車無使用年限限制。

即大部分家用機動車,也就是性質為“非營運”車輛,強調屬性為9座(含9座)以下非營運載客汽車(包括轎車、含越野型),非營運的小、微型汽車 無使用年限。

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則強制報廢。

若不足15年,但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的,會被引導報廢。

如果你汽車不是營運用的,就是無使用年限,但是當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則強制報廢。

如果你的汽車不足15年,但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的,會被引導報廢。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你的車可以無限長的開?

當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汽車與環保相互掛鉤著。

隨著環保政策的越來越嚴格,一些未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汽車沒法經過年 審,或者標為黃標車,有些城市或者城區沒法進去。

比如現在北京堵在淘汰國一國二的黃標車,如果你硬開著上路可能還要被罰款。

而國四排放標準的汽車在國內經 濟較發達的一線城市已經不能上牌和過戶,你只能自己開了。

當然撇開國內的排放制度和報廢制度,一部車的真正壽命,還是和汽車製造廠家的製造工藝水平直接相關的。

有些車你開不到5萬公里就開始鬧各種毛病,10萬公里後、15萬公里後發動機需 要大修的也不再少數。車

輛毛病多了,你也懶得修了,就直接換了。

即便汽車製造工藝高,但是你不會細心保養,再加上如果你長期使用油品不佳的汽油、機油也不 利於你保養自己的愛車,所以你在國內也很少見到使用現象超過60萬公里的汽車。

如果說國內什麼車能跑最長的里程那就是出租車了。

以一天跑400公里,一年 也就15萬公里,6年能達到90萬公里。

但你見的多嗎?


建築女磚家


一個汽車的使用壽命,可以分成三種:技術使用壽命、經濟使用壽命和合理使用壽命。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現在汽車的經濟使用壽命已經超過30萬公里。

技術使用壽命,比拼的就是設計功力和製造質量,如果讓車主來檢驗,方法就是“小車不倒只管推”。今年已經75歲高齡的美國人Irv Gordon 1966年買了臺沃爾沃P1800S,到現在已經開了超過300萬英里(大概是480萬公里),老頭兒說:“我可能會死在它前面”——這應該是目前人類探索汽車技術壽命的最高記錄。

經濟使用壽命,意思是一部車使用比較划算的時間段,如果維修費用之類的使用成本太高了,就不如淘汰;合理使用壽命,是要從大局出發來看的,比如現在你的車“黃標”了,有關部門覺得“不合理”,就會想各種辦法迫使你淘汰。

如果排個隊的話,應該是:技術壽命>合理壽命>經濟壽命。

再給你看個數據,美國著名汽車諮詢公司 IHS Automotive 最近發佈消息說,美國現在的平均“車齡”達到了11.7年。注意,這是“平均車齡”,1年的新車和22年的老車一平均,或者10年和13年的車一平均,都是這個數值。事實上,美國現在路上跑的車,還有不少是在克林頓當政時期買的。

IHS自從2002年開始跟蹤美國的平均車齡以來,這個數字一直在穩步上升,據說,這是因為汽車質量越來越好,可靠性和耐用性不斷提高。美國著名的“消費者報告”一名發言人也說過:一輛汽車可以使用多長時間,沒有規定,但可靠的汽車可以行駛20萬英里(約合32萬公里)以上,駕駛者可以輕鬆使用10年。

我們也可以自己琢磨一下,汽車到底能用多久?

汽車最重要的就是發動機了。我在2012年看過《紐約時報》一篇報道,說15年前(1990年代末期),發動機的活塞環跑幾十萬公里後可能會磨下去50微米,現在輕鬆做到只會磨掉10微米——福特測試了新一代EcoBoost發動機,跑了40萬公里後,結論是“看不到明顯的老化跡象”。

15年前,大眾4代POLO在中國上市時,宣稱車身用了雙面鍍鋅鋼板、空腔注蠟等技術,可以保證12年不鏽,現在,這些技術已經非常普及,車子用個十幾年不出現鏽蝕完全不是事兒(某些車偷工減料出現了早期生鏽問題,是個別現象)。

如果把汽車拆巴成一堆零件,從材料上看,大概就是金屬、塑料、橡膠,還有玻璃和織物之類的。

金屬性能是相當穩定的,如果不碰不撞,那些金屬部件的壽命,肯定超過南山不老松(不好意思,也有例外,比如“斷軸”,當然也是個別品牌、個別車型出的奇葩問題)。

塑料件的耐用性差些,但車用塑料不同於晾衣架用的塑料,抗老化能力還是很強悍的。除了個別油液管路7、8年之後需要檢查、更換外,其餘塑料件用個二三十年壞不掉。我見過1990初期出品的老捷達,塑料內飾件20多年了,摁吧摁吧看著還是很結實。

橡膠部件確實差點事兒,在汽車上,多數橡膠零部件算易損件,底盤上的一些膠套、襯墊會用到橡膠件,用個幾年就要換,快壞時會發出一些異響,壞了也不會影響正常行駛和安全,該換就換掉唄。

再告訴你一個數據吧,本田曾宣佈,從1988到2012年的25年間,本田生產的車有75%仍然還在使用當中。


東拉西車


今日頭條:魔術收徒,賭神絕技

截止到今年的3月底,我國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3億輛,其中汽車達到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3.64億,其中汽車駕駛人3.2億。仍有1億左右的汽車駕駛人有購車需求,他們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購進汽車,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過去的五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400萬輛。那麼這麼多的汽車會一直在路上行駛嗎?不會的,每一輛汽車都有它的使用壽命,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你的車到底能開多少年。

今日頭條:魔術收徒,賭神絕技

首先,汽車使用壽命分為三種:技術使用壽命、經濟使用壽命和合理使用壽命。

技術使用壽命就是指一輛汽車的生產製造工藝以及所用到的技術可以支撐這輛車行駛的壽命。也就是說技術使用壽命拼的就是設計功底和製造質量,今年已經75歲高齡的美國人Irv Gordon 1966年買了臺沃爾沃P1800S,到現在已經開了超過480萬公里,老頭兒說:“我可能會死在它前面”——這是目前人類探索汽車技術使用壽命的最高記錄。

今日頭條:魔術收徒,賭神絕技

但是汽車行駛時間行駛距離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導致油耗、故障率、危險性的上升。所以在我國規定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雖然現在已經取消了強制報廢,但是60萬公里引導報廢這一點還是很明確的,所以說不是你的車一直能開就可以上路行駛。

今日頭條:魔術收徒,賭神絕技

經濟適用壽命是指一輛車使用最划算的時間段,過了這段時間維修保養費用等等會導致使用成本的增高。目前中國低檔車型經濟使用壽命在22萬公里左右,中檔車型30萬公里左右,高檔車型40萬公里左右,快對號入座看看你的車經濟使用壽命還有幾年吧。但很多人都對這個結論不以為然,他們的直覺告訴他們汽車這種“大玩具”開個六七年、跑個十幾萬公里後,小毛病就會層出不窮,維修費也會隨之上漲,再不換新的它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累贅,到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將手中的車換掉。其實不然,這個時候的車處於相當於人類的中年,經濟使用壽命就相當於人類60歲退休,超過60歲人就容易生病,這個時候車上的大部分零件到了正常磨損該更換的時間了,就容易壞,而且還是經常性的,向人類一樣該退休了不再適合高強度工作了。

今日頭條:魔術收徒,賭神絕技

合理使用壽命是要從大局出發來看的,比如現在你的車“黃標”了,所謂黃標車不是黃 牌車,黃牌車主要指得是2噸以上的大車,或者客車,也包含12座以上的麵包車,因為他們掛的是黃色的車牌,所以叫黃牌車,而黃標車則不是這樣的,黃標車是高汙染排放車輛的縮稱呼。黃標車是排放物的排放標準達不到國1的汽油車或者是達不到國3的柴油車。這一類型的車,貼的環保標誌是黃色的,而不是綠色的,為了好記,我們就稱他們為黃標車。有的地方還限制黃標車通行,有關部門覺得“不合理”,就會想各種辦法迫使你淘汰。綜合汽車各方面的因素,汙染物排放、使用時間、行駛里程等因素導致汽車不再適合在公路上行駛的壽命就是合理使用壽命。

今日頭條:魔術收徒,賭神絕技

如果排個隊的話,順序是:技術壽命>合理壽命>經濟壽命。買車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喜好和經濟實力,換車最好也要根據自己經濟能力和需求,理性換車,堵車的時候奧迪和奧拓是一樣的。至於什麼時候換車就要看你想達到哪方面的使用價值最大化了。

其實汽車開個200萬公里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所以你在國內聽說的那些30萬公里的家用轎車真不是什麼牛逼的事情,更別說你在二手車市場那些10萬公里以內的車了。那國內的車的汽車壽命一般能達到多少呢?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國內機動車報廢制度:

(一)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2年;

(二)租賃載客汽車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0年,中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2年,大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5年;

(四)公交客運汽車使用13年;

(五)其他小、微型營運載客汽車使用10年,大、中型營運載客汽車使用15年;

(六)專用校車使用15年;

(七)大、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轎車除外)使用20年;

(八)三輪汽車、裝用單缸發動機的低速貨車使用9年,其他載貨汽車(包括半掛牽引車和全掛牽引車)使用15年;

(九)有載貨功能的專項作業車使用15年,無載貨功能的專項作業車使用30年;

(十)全掛車、危險品運輸半掛車使用10年,集裝箱半掛車20年,其他半掛車使用15年;

(十一)正三輪摩托車使用12年,其他摩托車使用13年。

對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純電動汽車除外)和摩托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嚴於上述使用年限的規定,但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不得低於6年,正三輪摩托車不得低於10年,其他摩托車不得低於11年。

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非營運轎車、輪式專用機械車無使用年限限制。

即大部分家用機動車,也就是性質為“非營運”車輛,強調屬性為9座(含9座)以下非營運載客汽車(包括轎車、含越野型),非營運的小、微型汽車 無使用年限。

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則強制報廢。

若不足15年,但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的,會被引導報廢。

如果你汽車不是營運用的,就是無使用年限,但是當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則強制報廢。

如果你的汽車不足15年,但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的,會被引導報廢。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你的車可以無限長的開?

當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汽車與環保相互掛鉤著。

隨著環保政策的越來越嚴格,一些未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汽車沒法經過年 審,或者標為黃標車,有些城市或者城區沒法進去。

比如現在北京堵在淘汰國一國二的黃標車,如果你硬開著上路可能還要被罰款。

而國四排放標準的汽車在國內經 濟較發達的一線城市已經不能上牌和過戶,你只能自己開了。

當然撇開國內的排放制度和報廢制度,一部車的真正壽命,還是和汽車製造廠家的製造工藝水平直接相關的。

有些車你開不到5萬公里就開始鬧各種毛病,10萬公里後、15萬公里後發動機需 要大修的也不再少數。車

輛毛病多了,你也懶得修了,就直接換了。

即便汽車製造工藝高,但是你不會細心保養,再加上如果你長期使用油品不佳的汽油、機油也不 利於你保養自己的愛車,所以你在國內也很少見到使用現象超過60萬公里的汽車。

如果說國內什麼車能跑最長的里程那就是出租車了。

以一天跑400公里,一年 也就15萬公里,6年能達到90萬公里。


魔術收徒


很多車友認為開10萬、20萬公里的車就是老車了?你知道嗎?汽車能開200萬公里!!

你在國內聽說的那些30萬公裡的家用轎車真不是什麼牛逼的事情,更別說你在二手車市場那些10萬公里以內的車了。那國內的車的汽車壽命一般能達到多少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人人車論壇的關於國內機動車報廢制度:

一: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2年

二:租賃載客汽車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0年,中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2年,大型教練載客汽車使用15年

四:公交客運汽車使用13年

五:其他小、微型營運載客汽車使用10年,大、中型營運載客汽車使用15年

六:專用校車使用15年

七:大、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轎車除外)使用20年


八:三輪汽車、裝用單缸發動機的低速貨車使用9年,其他載貨汽車(包括半掛牽引車和全掛牽引車)使用15年;

九:有載貨功能的專項作業車使用15年,無載貨功能的專項作業車使用30年;

十:全掛車、危險品運輸半掛車使用10年,集裝箱半掛車20年,其他半掛車使用15年


即大部分家用機動車,也就是性質為“非營運”車輛,強調屬性為9座(含9座)以下非營運載客汽車(包括轎車、含越野型),非營運的小、微型汽車 無使用年限。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則強制報廢。若不足15年,但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的,會被引導報廢。

也就是說如果你汽車不是營運用的,就是無使用年限,但是當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則強制報廢。如果你的汽車不足15年,但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的,會被引導報廢。

那 這是不是意味著你的車可以無限長的開?當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汽車與環保相互掛鉤著。隨著環保政策的越來越嚴格,一些未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的汽車沒法經過年 審,或者標為黃標車,有些城市或者城區沒法進去。比如現在北京堵在淘汰國一國二的黃標車,如果你硬開著上路可能還要被罰款。而國四排放標準的汽車在國內經 濟較發達的一線城市已經不能上牌和過戶,你只能自己開了。



小刺蝟店長


現在車輛報廢一不按照年限;二也不按照KM;目前是根據車況(包括尾氣檢測等);汽車的報廢時間不能簡單地以千米(公里)和年限來決定;原來國家規定機動車10年報廢,最長可以使用到15年;但是由於私家車的大量進入家庭,15年的車有的只跑了10幾萬千米(公里),如果報廢,就是一種資源的最大浪費;於是現在改為不受年限的限制;而是根據車況來決定報廢年限;相對來講就人性化了許多。 車子到底能使用(開到)多少千米(公里)報廢,只能講這是一個事在人為的問題:我記得在前幾年媒體上報道過一輛奇瑞出租車創造了50萬千米(公里)無大修的記錄。在這裡例舉別的品牌車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用奇瑞車來做例證應該是最有說服力的;車是死的,人是活的;完全就在於怎麼樣來使用。正確的操控、維修、保養不僅保證了行車安全、延長了汽車使用壽命、維保的使用週期,還節省了開支、降低了成本。


用戶75281601560


只要看到汽車用年限來決定使用壽命就討厭!汽車的使用壽命是以公里數決定的。發動機變速箱兩大主要部件,在使用過程中,隨著公里數的增加,磨損開始加重,當發動機燒機油後,基本上可以進入報廢倒計時。變速箱的齒輪磨損也是如此。我國對發動機的維修技術落後,所以不看好大修發動機。目前的發動機已經到了非常成熟的年代,只要按時保養,經常使用,8萬以上的車基本都可以開到35萬公里以上,日本原裝發動機的,可以50萬公里以上。最糾結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不知道使用壽命怎麼樣?


戒銳戒傲


隨著汽車走進千家萬戶,我國早前針對非營運車輛沒有強制報廢年限的規定,但是有超過15年的車輛需要一年兩檢的規定。

對於很多私家車來說,在行駛幾十萬公里後,汽車結構性部件以及核心零部件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和衰退,可能維護成本也會大大增加。

其實一輛汽車的使用壽命與車主的保養程度和製造工藝有著莫大的關係。如果你的愛車長期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油品,可能十多萬公里已經出現各種毛病,甚至是發動機大修,那時候國家不強制報廢,估計對於高昂的維修成本你也接受不了。就目前家用轎車來說很少會超過幾十萬公里,所以對於一輛汽車的使用壽命多長,我覺得這完全是需要取決於自身汽車製造技術和自身日常的保養了,這完全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所以說想要汽車使用壽命夠長,就要好好保養,這樣開個二三十年基本不會出問題的。


Jason悠悠


關於家用轎車使用年限,權威的答案還是查閱國家相關法律。

中國機動車相關報廢標準始於1997年7月15日發佈的《汽車報廢標準》,其中對於私家車的強制報廢標準為期限10年,行駛10萬公里。

之後,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車輛技術水平的提升,這一限制顯得過於苛刻。在2000年的《汽車報廢標準規定》中,雖然私家車仍有年限限制,但是可通過年檢將標準延長為15年。

最新版《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取消了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使用年限限制,被認為是最為重要的變化。其它車型使用年限和參考公里數參閱下表。


目前世界上可以查閱到產於1966年的沃爾沃P1800S,在車主Irv Gordon精心保養下,行駛里程累計達到480萬公里。所以實際上汽車開個幾百萬公里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網上可以查到很多汽車都行駛了200多萬公里。



在國內家用機動車雖然無強制報廢使用年限,但是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則強制報廢。若不足15年,但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的,會被引導報廢。相信大部分車主一般一年也就行駛2~3萬公里,所以即使15年換車一般也就行駛了不到50萬公里。這樣一算,是不是有點兒浪費呢?


攻城獅專業侃車


從1886年,卡爾本茲發明三輪汽車,到2018年這一百多年的發展,汽車使用壽命較以前,已經有質的飛躍。

汽車使用壽命受多方面因素影響,1:汽車的設水平和製造的質量,2:個人駕駛習慣,經濟駕駛或是暴力駕駛,3:汽車就像人的腦子一樣,越用越靈光,如果你買來的車子常年放在車庫裡面吃灰,那過不了幾年車子就要報廢掉。

下面貼出一個數據:

中國目前低檔次車(比如豐田威馳、雪佛蘭樂風)的經濟使用壽命是22萬公里左右,中檔次車超過30萬公里,高檔次車則到了近40萬公里。但很多人都對這個結論不以為然,他們的直覺告訴他們汽車這種“大玩具”開個六七年、跑個十幾萬公里後,小毛病就會層出不窮,維修費也會隨之上漲,再不換新的它就成了累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