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面前要清醒

失敗是痛苦的,如果你沒有品嚐過失敗的滋味,是不成熟的。

在人間,一定會經歷歡心鼓舞的成功,也一定會經歷令人垂頭喪氣的失敗。

得失面前要清醒

成功與失敗才鑄就了七彩人生,無數坎坎坷坷的人生才形成紛繁複雜的世界。

成功和失敗,就象太極的兩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成功會轉化為失敗,失敗也會轉化為成功。

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歷史上的故事。

明英宗年間,蒙古人建立的瓦剌政權是北方大患。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領大批兵馬來犯。明英宗接受了宦官王振“御駕親征”的提議,結果在土木堡遭到蒙古人襲擊,不但全軍覆沒,自己也成了蒙古人的俘虜。

消息傳來,京城大亂,許多大臣都建議遷都,到南京暫避風頭。兵部侍郎于謙獨排眾議,從各地調集兵馬鞏固京師的防衛,同時日夜打造兵甲武器、儲備糧食,並嚴懲了禍首王振。隨後,他又擁立了英宗的弟弟成王,使軍民士氣為之一振。也先“挾皇帝而侵中原”的陰謀化為泡影。

當也先挾持著英宗攻到城下時,于謙親自披掛上陣,擊潰了也先的軍隊,也先見獲勝無望,就放回英宗,引殘兵敗將倉皇逃回了大漠。

得失面前要清醒

放回英宗,應該是蒙古人的陰謀,目的在於使明朝最高權力內亂。

英宗回來後,就留在宮中,和已經即位的弟弟展開了明爭暗鬥。

繼位的代宗一直想要殺掉哥哥英宗,幾次猶豫都沒有下手。

英宗一心想要恢復王位,卻找不到機會。

機會來了,代宗生病了。

英宗發動了軍事政變,重掌朝綱。

得失面前要清醒

英宗掌權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於謙斬首示眾,罪名是謀反。

這樁冤案,一直到第八年,才平反。于謙一腔赤膽忠心,結局卻是如何的悲慘。

封建社會一直鼓吹的忠君愛國,真是讓人懷疑。當然了,這是後話。

我們只想說的是,所謂的成功和失敗,瞬息萬變。

為了一次的失敗,過分的痛苦,不應該。失敗時,往往埋下了成功的種子。成攻時,已經留下了失敗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