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信仰的力量


布達拉宮,坐落於西藏首府拉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是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在布宮可以遠眺拉薩的市景。拉薩建築物的高度都不能超過布宮的高度,這是虔誠的信徒對布宮無限的崇拜。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最至誠的禮佛方式。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心中不斷憶念著佛,是為“意”。藏傳佛教認為,對佛陀、佛法的崇敬,身語意三種方式缺一不可。

磕長頭分為就地、短途、長途三種。短途一般是圍繞寺院等聖物磕頭一週,少則幾個小時,多則十天半月。長途指不遠數千裡,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向目的地進發。

有此長途“磕長頭”的信眾,從青海一路磕著長頭去拉薩。從青海西寧到西藏拉薩全長約2000公里,五體投地,遇河前先於岸邊磕足河寬,再行過河。

晚間休息後,需從昨日磕止之處啟程,絕不會用偷懶的辦法減輕勞累。虔誠之至,令人感嘆。

長途磕長頭,少則幾個月,有的甚至幾年才能完成朝聖之路。

轉經,是信仰藏傳佛教的人向神明祈求保佑的一種活動,他們認為拉薩是世界的中心,所以繞著拉薩城轉。他們的信仰甚至在手中,左手執念珠,右手持轉經輪,人在轉,手中的經輪也在轉,輪裡裝有經書,邊走邊搖,輪子轉一圈,如同替本人唸了一遍經文。

在西藏,有許多出名的轉經線路,其中最有名的是圍繞大昭寺的四條轉經路線——“廊廓”、“八廓”、“林廓”和“孜廓”,分別環繞大昭寺大殿、整個大昭寺和拉薩老城。

廊廓第一條在大昭寺內,圍繞主殿的轉經道藏語稱為“廊廓”。在這條轉經道上,緊靠殿牆,有一圈數以千計的轉經筒,撥動轉經筒,銅發出一片嘩啦啦聲音,響應著虔誠的朝佛者,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第二條就是圍繞整個大昭寺的街道,稱為“八廓”。圍著八廓街走一圈,既朝了佛又可以買到許多民族特色的東西,走過這條宗教與世俗、神話與現實交織的兩公里長的八廓街,就等於走過整個西藏。

第三條轉經道叫“林廓”,這條最長的轉經道早先轉繞整座拉薩城,由大昭寺、小昭寺、經過老城區,最後繞布達拉宮轉一圈。但現今拉薩已經發展到近50平方公里,擴展的街區早已湮沒了早先的轉經道。知道這條轉經道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清晨到傍晚,仍然有不少虔誠的年長的信徒在這條轉經路上向上蒼叩拜,將他們的願望稟告神佛,祈求順願。


第四條轉經道叫“孜廓”,它是圍繞布達拉宮所形成的一條環形道。從藏語的字面上來看,意思就是“布達拉宮下面的轉經道”。與其把它當作一條徒步路線來說,還不如把它當作一條城市中心的散步路線來定位更加準確。

“孜廓”說他是馬路,真的很點言過其實,說他是小巷吧,他又比小巷來得大氣和舒展。它是沿布達拉宮而修建的一條環形路”路在拉薩算是很美麗的一條路了,這裡的精華所有就是把龍王潭公園和布達拉宮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