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人工水庫,9省20餘萬人修建,投資不到3億,專爲首都供水


可能有人會納悶:北京在地理界線上屬於北方,所以除了夏季有幾場暴雨外幾乎不下雨。這麼大個城市幾千萬人,那水是哪裡來的?作為亞洲最大的人工水庫,密雲水庫自然就擔起了這份重任。

密雲水庫位於京郊密雲縣城北部山區,是新中國誕生後自行設計修建的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總庫容43.75億m3。1957年提出修建方案,1958年9月開始動工,1960年9月便完工,僅僅用了兩年時間便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

細心的朋友可能就會發現,修建時間正是“大 躍 進”時期,密雲水庫是在特殊歷史環境下修建的,當時物質條件還不充裕,工程技術水平和生產工具還不先進,密雲水庫施工難度非常大。

來自河北省、天津市等9個省份28個區、縣20餘萬軍民無私奉獻,是社會各界全力支援、無私奉獻的結晶。

工程計劃投資3.67億元,實際投資2.64億元。密雲水庫工期之短、工效之高、質量之好、投資之少,堪稱建國之後水利建設的楷模。

密雲水庫修建的初衷是為了治理潮河與白河的洪澇問題,同時也為解決京津冀地區的灌溉與用水問題。只是自1982年起,密雲水庫停止向津冀供水,專門保障北京市民的生活用水。

1982年以來,密雲水庫是首都唯一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正常年份密雲水庫供水量佔北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60%以上,從那時起,它就有了京城“大水盆”的美譽,源源不斷向城區輸水。

現在的密雲水庫不僅僅只是一個“水盆”的概念,庫區夏季平均氣溫比市區低3℃,是京郊地區的避暑聖地,圍繞水庫還有一條110公里長的環湖公路,是北京旅遊風景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