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說在前面: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如今的DIY硬件上的各種RGB信仰燈,幾乎就是標配般的存在著,想拒絕都難!目前還沒有完全淪陷的貌似只有電源和硬盤存儲類的產品了,當然現在的機箱也是一樣的,除了好看的造型及合理的風道是不夠的,還得兼顧配合到平臺硬件上的燈光展示才可以!也正因此,全透的鋼化玻璃側板取代了傳統的局部透明亞克力側板成為了主流,且目前市面上部分機箱的設計也是自帶到了燈光屬性,後期可以搭配到平臺上的燈光或者與其形成聯動,滿足部分極端光汙染用戶的需求。

此次裝機應朋友的要求,選用正是這麼一款自帶燈光屬性的機箱!貌似現在的新手小白對於電腦主機,普遍都喜歡帶燈的,主機上燈光夠不夠酷炫是他們首先要考慮的!估計因為其白吧!可能更容易被廠家給帶到,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吧!哈哈哈!然後對於朋友這麼一個重度遊戲玩家來說,性能自然也不能太差,配置為主流的8700K和1080Ti的組合搭檔,無燈不歡!其他硬件上的選擇肯定是儘可能的選擇具備燈光的產品咯。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具體配置:

CPU:INTEL 8700K

主板:華碩ROG STRIX Z370-F

內存:芝奇幻光戟 3200C14 16GX2

顯卡:EVGA 1080TI SC2

聲卡:創新 Sound BlasterX AE-5 遊戲聲卡

電源:安鈦克 HCG850

存儲:三星 M.2 950PRO 512GB

機箱:九州風神方舟 NEW ARK90

散熱:機箱自帶船長280冷排

整機圖賞: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蝙蝠俠老爺亂入。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正面。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正側面。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反側面。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尾部菊花。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局部特寫A。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局部特寫B。

裝機過程: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因為大部分選用二手,所以直接配件集體裸照吧。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選用華碩ROG猛禽系列Z370-F主板,對比這個系列最高版本Z370-E,除了少了無線網卡以外,貌似本質上的差別不大,該有的也多有。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主板PCB的正反面均印有銀灰色的圖騰用來裝飾。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採用了6+4相的數字供電,對於定位於遊戲電競的ROG猛禽系列可能用料方面會稍遜色於純血統的MAXIMUS系列,不過對於普通玩家也是完全夠用了,這個系列的Z370三種規格的主板,個人使用下來超頻性能也還是可以的。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I/O裝飾罩處設計配備了整塊主板唯一的一處RGB燈效,對於喜歡燈的玩家可能會不那麼完美。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I/O上的接口,港真!真沒必要搞個DVI接口占地方,還不如多幾個USB接口來得實在,USB接口的數量竟然比同系列的ITX主板還少!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PCI-E插槽數量非常的富足,三長四短,其中主要的兩根配有合金加固設計,支持N卡的SLI和A卡CF。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可擴展RGB外接設備插口,其中一個12V位於主板的上方,另外兩個位於主板的下方!分別是12V和5V,燈光上的擴展完全的夠用。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主板提供了兩個M.2 SSD接口,其中一個位於第一個PCI-E上方。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另外一個採用華碩常見的夾心式輔助散熱模式,位於芯片散熱模塊下方。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安裝相對會比較麻煩點,需要擰開散熱模塊的螺絲。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平臺選用M.2固態硬盤為三星的950PRO 512GB。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對於重度遊戲玩家來說直接上87K比較省心一點。目前價格也是越來越美麗了,沒追求的話可以直接購買散片性價比更高,想開獎的話還是買原包的合適。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內存為喜聞樂見的芝奇幻光戟 3200C14 16GX2。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內存除了支持華碩的AURA SYNC燈光聯動以外,就外觀配色來說也是很搭配華碩的這個系列的主板。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機箱選購的是自帶燈效的九州風神NEW ARK 90新方舟,準確得來說應該是自帶一體式水冷。側板使用目前比較常見黑色半透鋼化玻璃,其中正面和頂部也是局部鋼化玻璃貼合面板的設計,雖然這樣會增加整體機箱的質感,不過由於內部使用傳統鋼材質加上三塊玻璃,實際機箱的重量真的是好沉啊!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冷排採用目前比較常見的側裝模式,規格為280MM,標配兩個自家的RGB 14CM風扇,看著像360冷排,其實最底部的風扇為硬盤的散熱風扇,算起來整機共標配了4個這樣的風扇。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內置的這套水冷系統,有別於其零售版本,那就是機箱正面多了一根可視化水流的水管,將其融入到了整個機箱的設計當中,組成了機箱的整個燈光系統。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其水管對應的機箱頂部也是可發光的區域,這邊設置為和水流管的燈並聯,機箱I/O部分除了常見的音頻USB擴展接口以外,還都了一組燈光的控制按鍵,實現整個機箱燈光系統的控制。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由於採用冷排側裝,所以機箱主要出風口被安排在右側板上面,開孔的方式也有點小特別。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便於安裝硬件,機箱能拆的部分都拆掉!前置和頂部鋼支架均可以擴展安裝360冷排或者3個120MM的風扇。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如果組建分體的水冷的話,前置的水流水管應該是可以當做水箱使用吧?其中底部支持安裝3個3.5的硬盤,就是位置有點尷尬,主要是拆裝前面板的時候會比較費力,且如果換硬盤反覆拆裝的話,不知道後期會不會對其鬆緊程度造成影響。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拆掉內置的冷頭架子即可安裝主板了。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緊接著安裝水冷頭,這水冷還有一處不同於目前零售版,就是其水管並沒有採用包網的設計,質感真心是有點弱了,掉檔次了!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顯卡由於預算原因吧,沒辦法使用華碩自家帶AURA SYNC燈效的1080TI,在新卡即將發佈的情況下,這邊搞一塊EVGA 1080TI SC2版本過度用用。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SC2為公版的小改版本,PCB基本上沿用公版方案,只是額外增加了顯卡部分位置上的溫度監控,供電和公版保持一致,當然散熱採用非公版方案肯定是會比較強一點的。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顯卡背板也是採用和公版一樣的分段式設計。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接口方面增加了對DVI接口的支持,整體外觀設計個人從一開始無法適應,現在倒是感覺也還不錯。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由於採用ATX主板方案,單顯卡感覺太無聊了!選用創的Sound BlasterX AE-5遊戲聲卡用來搭配下,其實關鍵是其帶RGB可調式的燈啦,當然聲音方面肯定也會有提升的辣!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這聲卡可以擴展燈條,所以配備有一個大D的接口輔助供電。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有點小特別的採用黑白配色的PCB方案。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燈光區域除了正面,側面和背面的PCB均有安排,雖然不大,但聊勝於無吧!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顯卡和聲卡安裝入位後,PCI-E區域就不至於空蕩蕩的。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電源依舊選用安鈦克的HCG850,後期如果有需要SLI也夠用。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電源安裝入位。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安裝好線材後,整機就搭建完畢了,港真!由於太多了各種燈線及風扇線,背面的線材真的是亂得不成樣子,好在只有鬼才可以看得見,凡人不見為妙。

燈光展示:

整機除了顯卡和聲卡以外,其餘的都是具備與華碩主板配備的AURA SYNC做燈光上面的同步,顯卡由於預算原因!沒辦法選擇華碩自家的1080TI,然而硬件上的選擇至少是RGB可調的,後期同樣可以做到統一的燈光,有效的避免了不同燈光導致的殺馬特效果!​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燈光展示A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燈光展示B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燈光展示C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燈光展示D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燈光展示E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燈光展示F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可視水流管A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可視水流管B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可視水流管C

性能測試: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5G不開顱的話溫度肯定沒發看,這邊全核心4.9G(100X49)電壓鎖定為1.2V,防掉壓6級,電流容量140%。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AIDA64壓力測試13分鐘左右,CPU表面溫度78度!單核心最高93度,還算能看,相對比較麻煩的P95就不測試了,可以過AIDA64十分鐘的話,估計日常使用問題應該是不大的。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喜聞樂見的娛樂大師跑分,對於87K+1080TI這套組合拳,吊打全國99%用戶是沒有什麼壓力滴,哈哈哈!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3DMARK跑分。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甜圈圈,對於非公版的顯卡來說最高溫度78度,還算可以看吧,畢竟是雙風扇款。

遊戲測試:​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首先是不知道還能火多久的“絕地大逃殺”俗稱吃雞!對於1080TI這個級別的卡,肯定是無腦式是全部勾選為超高特效了,1440P的分辨率下平均114幀。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然後是曾經紅過但貌似快要過氣的“守望先鋒”俗稱屁股先鋒!效果極高模式,1440P的分辨率下平均175幀。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最後發佈了三年依舊還有人在玩的“三男一狗”GTA5!效果一樣的無腦式勾選最高畫質,1440P的分辨率下平均153幀。

​裝機總結:

1.5W的遊戲水冷主機裝機體驗:ROG STRIX Z370+九州風神方舟機箱

對於這款自帶一體式水冷方案機箱,還是蠻有特點的,對比高級玩家的分體水冷來說肯定是沒得比咯,不過也勉強算一個低配版本的分體水冷吧,因為有別於市面上的一體水冷,機箱前置的可視化水流水管應該能勉強算它是一個水箱吧,且整套水冷設備都具備RGB可調式燈光,還是蠻吸引眼球的,不過高配就意味著高功耗及高熱量,對於不開蓋的8700K上5G的話,自帶的280的冷排也是敗下陣來,小超下倒是問題不大,其它硬件上溫度表現,對於方舟這款機箱的體積來說,整體表現也還算正常。

至於低配版的華碩 ROG STRIX Z370-F這款主板來說!雖然肯定是不及純血統的MAXIMUS旗艦系列,不過對於有 ROG 信仰且不需要強大的堆料實現極致超頻的普通玩家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實際也只是在做工及用料部分縮了點水而已,其對應部分功能及配套軟件該有的也多有,比如SupremeFX音頻模塊及AURA SYNC燈光控制和常規版的ROG也都是一樣的,BIOS估計應該其實也差不多,實際超頻使用下來估計差別也並不大,只能說純血 ROG 更適合高燒玩家用來挑戰頻率的極限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