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十年,他年薪百萬,我月薪5000,人與人差距怎麼這麼大?

置頂霍老爺,做最有思想的野蠻人

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

高考結束,清華北大可以說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但是,考上清華北大,人生就萬事大吉了嗎?

前幾天,我正好看了北大未名BBS的一個帖子:一個童鞋在畢業十年後再聚首,對自己的同學進行了一個梳理,他發現,同樣是北大畢業生,人跟人的差距卻有天壤之別,他們那一屆的同學裡,有去了英美留學的,也有去了三線城市的,更多留在了京滬,有考公務員的,也有創業的,還有進大型外企國企的。

然而去海外的也有潦倒的,在京滬的也有買一套房子後小富即安的,也有去了三線辭職後下海逆襲的,也有在海外歸國創業成了互聯網公司創始人的。

尤為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同學裡,甚至當時的出身,對他們影響也不大,有出身貧寒飛黃騰達的,也有家裡都是學者然後默默無聞的,真是旱得旱死,澇得澇死,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薪5000。

所以他陷入迷茫,人跟人的差距到底是怎麼產生的?人跟人的差距怎麼這麼大?

01

孔夫子說,上帝憎恨世人,所以讓他們裝修房子。

最近家裡裝修,有各種裝修的工人,這些工人大部分來自河南、安徽的農村。前幾天遇到幾個工人,能把人氣死,說好的早上8點半開始幹活,我過去給他們開門。我這人時間觀念比較強,一般會算得特別準,比如定好8點半,一般會在8點25分左右到,不會早到很多,也不會晚到很多。

結果去了以後,發現他們還沒有到,等到9點,實在忍不住了,打電話,他們幾個正在收拾工具。於是繼續等,快到9點半的時候,一個電話打過來,電話裡工人問我,你們家在哪?我報了小區名字,結果電話裡說,怪不得叫半天門不開,找錯了。

然後我靜靜地等了一個鐘頭,10點半,終於等來了3個小夥子,都是20來歲的,然後準備幹活兒,收拾工具,這時候一個工人忽然叫起來,“壞了,沒帶鑽頭”,然後我也過去看,果然是沒帶鑽頭。

怎麼辦?一個人開車回去找鑽頭,剩下倆小夥子蹲那玩手機。等另一個小夥子吧,等他把鑽頭找回來,已經11點半了,這時候物業禁止裝修,於是仨小夥子開始愉快地叫外賣吃,只剩下一個臉色鐵青的我。

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我全程目睹了仨活寶的表演,內心已經吐血三升,這要是我自己的員工,我肯定把他們罵得狗血淋頭,但我知道罵他們也不管用。

他們並不是個例,我用的幾撥工人裡面,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有的是幹十分鐘活兒,抽三十分鐘煙,有的是悶頭幹半天發現錯了返工的,不光是工人不負責任,那些銷售經理裡面也都是不稱職的。

買東西前說得好聽,買完以後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你要找他,就會用各種藉口搪塞你,甚至拍胸脯打包票,“你要的這個東西,技術上做不到”。

其實不是,技術上可以,說白了就是懶。

這麼多人裡,只有一個90後小夥子讓我很滿意,這是中央空調的銷售,有問題幾乎隨時都能到場解決,中間他離職了,有了問題找他,還是照樣會準時到現場。

我後來就跟他老闆說,這樣的人你怎麼會放他走,給他多少錢也得留下。老闆擺擺手,別說了,人家離職是自己當老闆去了。果然,我看他朋友圈,已經是在承接各種裝修工程了。

我有個小活要給他,他跟我說,“哥,實在對不起,我現在排期排滿了。”空調的老闆說,“這小夥子是安徽的,高中沒畢業就出來了,開始就是個裝空調的工人,他是我這行見過最能幹的工人。”

“能幹的都留不住”。老闆說,“人一輩子啥樣,幹三天活,就能看出來了。”

02

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一個人靠不靠譜,只要跟他合作一次就知道了,而世界上95%的人都是不靠譜的,所以一個人只要靠譜,他就已經擊敗了95%的競爭者。

只要想想,同樣一個機會,你給靠譜的人還是給不靠譜的人,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時候別無選擇,靠譜的人你要用他,還需要排隊,我們有時候被迫選擇不靠譜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產生的?就是從人的靠譜程度開始產生的。

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在人類社會中,社會財富和資源就是這樣向靠譜的人手裡流動。

知乎上有個問題,問:為什麼有的同學大學都沒有考上就出來創業賺錢了,有的同學一路到博士,最後反而不如輟學的成功?

其實這種觀察不對,你所看到的那些輟學的成功人士,通常是那些輟學的當中最靠譜的人,而你看到的博士生裡不成功的人,通常是博士生裡不怎麼靠譜的博士生。

一個人靠不靠譜,不取決於他學歷多高,地位多高,取決於他的驅動力有多大。拿我遇到的工人來說,大部分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個底層工人,對他而言,工作就是拿起電鑽鑽眼,老闆讓搬磚就搬磚,讓打水就打水,忘帶工具了就回去取,反正我乾的就是日結,能混一天就混一天。

不要覺得這些人沒有文化才這樣想,那些銷售經理也是這樣的,做銷售,背上一套說辭,誰來都照葫蘆畫瓢,過後再學點甩鍋技巧,怎麼省事怎麼來,下班回來不會說研究業務,拿著手機葛優躺最好。

所以,這世界上95%的從業者,就是這個心態,能葛優躺就葛優躺,博士也好,碩士也好,農民工也罷,大多數人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他們的共同工作就是混日子。

或許有的人,在讀博士前,讀碩士前,曾經努力過,但是在考上碩士/博士以後,覺得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到碩士/博士就可以了,內驅力一下子沒有了。

一旦你有了“我這輩子這樣可以了”這種心態,成長就停止了,這其實就是自我設限。

03

“三和大神”前段時間特別火,很多媒體都在報道,甚至日本的NHK也有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

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什麼是“三和大神”呢?

這是一個社會底層群體的代稱,他們經常出沒於深圳市三和、海信新人才市場,只打日結零工,聲稱:只做日結是三和人的風骨,長期工作就是背叛了三和!


三和物價極低,支撐著他們做一天玩三天,是他們長期蝸居的點。沒有積蓄朝不保夕無所謂,他們總能找到支撐頹廢生活的法子,比如:賣身份證、睡網吧、偷拍少婦、醉生夢死,完全不考慮明天怎麼辦。


“什麼活都不想幹,什麼都不願去想”,這就是“三和大神”的常態。


有人不理解三和大神,說一個人怎麼能把自己混到這麼潦倒而不警醒?

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其實不用驚訝,每個人都是三和大神“三和大神”的特點是“幹一天,可以玩三天”。三和大神的內驅力只足以支撐他幹一天,只足以維持他生活在三和流浪的水準。

而有些人的驅動力,足以維持他考上大學,考上碩士,考上博士,或者買上第一套房子,然後就不想動了,想要維持在舒適區。三和大神的幹一天可能就真的只是一天,有的人的幹一天,是寒窗苦讀十年,如此而已。

比如,我說的特別能幹的小夥子,他也一定會在某個階段停下來,但他停下來的時候,所佔的位置,已經超過了很多人,尤其是當年跟他一起安裝空調的工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好逸惡勞的心理,只不過每個人對“逸”、“勞”的理解不同,對於有多少條件可以放鬆一下的設限不同。

我見過太多的人,其中不乏富人,賺了一筆快錢,然後瀟灑幾年,等錢花的差不多了,再去想別的辦法,他的財富一直大致穩定在一個固定的階層,他在瀟灑的那幾年,沒有機會嗎?有的,甚至那時候他的機會,遠比他鬆懈幾年,再去重新尋找機會容易些,但是他一定會鬆懈幾年,週而復始。其中理由,就是他達到了自己的心理設限。

這個限度,就決定了你是5%還是95%,人與人的差距也就是這麼產生的。這個過程中,固然有其它變量,比如說出生背景,基因差距,但是剔除其他變量,就是這一點最為重要。

04

曹操晚年攻取漢中,張魯投降,當時的劉備剛剛佔領蜀中,成都當時一日三驚,當時順勢而下,劉備集團敗亡在即,司馬懿向曹操建議,曹操卻說:“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於是撤軍,日後劉備進軍奪取漢中,解決了蜀漢的生存危機,曹操再不能染指蜀中。

曹操這麼想,說明他心中的“三和大神”起作用了。大多數人的人生,就是在可以做到極致的時候,“三和大神”起作用了。

我用人的時候,經常有人會說,我的極限到了,我不行了,我只能做到這樣了,但其實我很清楚,他的極限不是這樣,他這樣說,無非是他心裡的“三和大神”告訴他,你差不多了

我們能做的,就是控制住這個“三和大神”,讓他不發揮作用,或者晚發揮作用。這也就是那些古人為什麼這麼看重立志,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

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燕雀和鴻鵠不同,燕雀只求其中,而鴻鵠求其上上。

回覆“ 100 ”可獲得世界的正確打開方式

與我一起成長

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畢業十年,他年薪百萬,我月薪5000,人與人差距怎麼這麼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