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喜歡和尚?不,但金庸喜歡尼姑!

明清小說中,古代尼姑普遍有戀世情愫,與之相對,男人們普遍有“尼姑情結”,通過金庸對儀琳小師妹的文字調戲,也能判斷,他病的可也不輕。

武則天喜歡和尚?不,但金庸喜歡尼姑!

綜合現代感情動作大戲,我們回憶一下,是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女王或執法者的制服也能激盪起很多人的隱秘執念?那些制服下的浪放骸形是否會與制服所代表的威嚴感對映成趣?

尼姑的職業裝代表著清心寡慾,但很多志士最喜把這古井口引浚成火山口,這份情懷一定不唯他們獨有。

和尚在女人們的眼中同樣如此。

更不用說武則天之前還有一段在感業寺當尼姑的經歷,將心比心,深諳其理。

出家之人表面看來是古井無波,其實內心是烈焰灼灼,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武則天喜歡和尚?不,但金庸喜歡尼姑!

打住,糾偏。

武則天喜歡和尚之說純屬捕風捉影,不能因為朝廷尊佛,她有大把機會接觸和尚,就說她本人喜歡和尚,我還說她喜歡牧師呢。

武則天喜歡的“和尚”是個假和尚,這個原名馮小寶的傢伙雖出身市井小販,但骨骼清奇、慧根獨具,被千金公主看上後才推薦給了武則天。他的真實身份過於低微,沒有文憑和業績,很難直接提拔成公務員編制,這時候高宗剛死,武則天還有點放不太開,頭一次玩這新花樣,必須得藏著掖著,能走上皇宮內廷的除了朝臣護衛,唯有宗教界人士了,所以武則天也算機靈,讓他改名換姓薛懷義、改頭換面當了假和尚。

假和尚因為白天做工程、晚上作“皇帝”,勤勉不輟,大有功績,被封為大將軍、位列公侯,後來甚至還做了領軍打仗的大總管,名義無論怎麼變,我們也不能說武則天因此而“為什麼那麼喜歡大將軍”?“為什麼那麼喜歡大總管”?

武則天喜歡和尚?不,但金庸喜歡尼姑!

則天大帝喜歡的,不過是面首而已,喜歡面首的原因,無非是調節身心健康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