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帝朱棣爲何要殘忍的殺掉忠臣鐵鉉?

現在大家都是和諧社會中的文明人,假如你遇到情敵,多半不會動手,哥倆吃個小燒烤講道理,或者掏心掏肺掏兜擺事實,流程走完一遍,多半有一個人要退出。

永樂帝朱棣為何要殘忍的殺掉忠臣鐵鉉?


朱棣那時候不一樣,朱棣的情人是大明江山,任何阻礙他與江山約會的都是情敵,鐵鉉就是情敵中最鬧騰的那一個。

李景隆上來先扮演的是偽情敵,名為情敵實為臥底,另外還身兼運輸大隊大隊長等職務,本來鐵鉉是由他轄制,在他屬下,鐵鉉也翻不起風浪,在送完六十萬大軍後,李大隊長結束了歷史使命,從濟南撤退,鐵鉉沒辦法,接起大旗鎮守濟南。

靖難之役中濟南之戰對朱棣的北軍來說,難度要是第二,就沒有第一了,朱棣在濟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第一,腦袋差點搬家,鐵鉉使用了一個簡單的詐降計,朱棣就樂呵呵的出面騎馬接受投降,沒想到城門洞中安排了大鐵閘刀,哐當一下,算朱棣命硬,馬頭切掉了,再往前走一步,朱棣腦袋也要難保,設想一下,假如切掉的真是朱棣的腦袋,你就說鐵鉉算不算“殘忍”,他必定是以屠夫面目永垂明史。

二一個,朱棣擺上大炮準備轟城時,鐵鉉用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阻止了北軍的鬧劇,把朱元璋的排位擺滿城頭,四爺,趕緊下令吧,歡迎來轟你爸。朱棣這時候估計在心裡把鐵鉉的老母問候了一萬遍啊一萬遍。你居然敢讓我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情,你以後千萬別落在我手裡!

朱棣後來改換思路,不再致力於城市攻堅戰,目標只有一個——金陵,那裡有他急需見面講道理的大侄子建文帝,那裡更有他高效的臥底大隊長李景隆。路數對了,效率就高了,事半功倍。

永樂帝朱棣為何要殘忍的殺掉忠臣鐵鉉?

假如當時的大明每天出版報紙,報紙的標題關於朱棣同志的稱呼一定要費些周章,我個人認為跟拿破崙反攻倒算時別無二致。

“來自北平的怪物從燕王府起兵。” 

“難以明說的吃人魔王向濟南逼近。” 

“卑鄙無恥的跳樑小醜進入靈璧地區。” 

“朱棣突破淮河防線。”

“燕王朱棣殿下渡過長江。”

“未來的皇帝陛下於今日抵達忠實自己的金陵。”

“我們偉大的皇帝朱棣陛下今早在金川門舉行了宏大的入城儀式,這是大明帝國的幸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報紙上反映出的人品一點也不是開玩笑,朱棣進入金陵後文武大臣們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好像朱棣不是風塵僕僕的從北方趕來,而是一直就在他們的中間,是大家堅強的二代核心。

鐵鉉卻是不那麼與時俱進的人群中的一個。

本來朱棣心情還不錯,贏了的心情都不錯,不錯到差點忘記了濟南城門洞中的大鐵閘刀,假如鐵鉉稍微應景扭捏一下,最後被人摁著脖子磕頭認錯,歷史就會拍拍他的肩膀,道一聲你盡力了,然後忽視掉他。但鐵鉉沒有。

朱棣接見鐵鉉時,這哥們罵不絕口,立而不跪。摁著脖子也終不可得。朱棣由尷尬到憤怒,命人割下鐵鉉的鼻子耳朵,做熟後塞進鐵鉉嘴裡,還問一句,味道怎麼樣?

鐵鉉:忠臣孝子之肉,味道如何不讚,再來一塊兒!

完全不給四爺一點面子,連個落臺的臺階也不給,朱棣再也假裝不來公子小白的風格,恨恨將鐵鉉處以磔刑。

永樂帝朱棣為何要殘忍的殺掉忠臣鐵鉉?

識時務的妙人都是英雄,不識時務的鐵鉉烙刻於歷史,包括騙人的時間長河,沒有什麼能沖刷的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