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心梗很少,爲何現在那麼多?原因讓人深思……

30年前心梗很少,为何现在那么多?原因让人深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得冠心病!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三個月遇到一個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現在每天都能遇到這些病!

30年前心梗很少,为何现在那么多?原因让人深思……

為什麼心梗越來越多了?

1. 運動太少了,越來越懶

中國國民鍛鍊率非常低,幾次全國調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幾。而且經常鍛鍊的還都是退休老人,中年人是人群裡邊鍛鍊率最低的。

但,缺乏運動鍛鍊是世界衛生組織總結的全球第四大死因。

體育鍛煉必要嗎?數據勝於一切。上海男性健康研究的一項結果表明,體育鍛煉量達到或超過每週走路4小時、運動2小時的人,總死亡的危險減少21%,心血管死亡的危險減少24%。

2. 愛吃大魚大肉,果蔬吃太少

改革開放前,都是糠咽菜的日子,人們都擔心的是如何避免營養不良,哪裡有什麼糖尿病、心臟病、肥胖症。可現在,大魚大肉成了常態,反而肥胖、心臟病、腦梗高發。

而且,太多人每天沒有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一項研究發現,大多數人水果的日常攝取量,遠低於每天200-350克的推薦標準,只有40.7克。

30年前心梗很少,为何现在那么多?原因让人深思……

3. 家庭吃油超標了

國家衛生計生委曾公佈,我國八成家庭對油的攝入量超標!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食用油的攝入量推薦是每人每天25-30克,而目前我國的水平是每人每天42克左右!

油脂攝入過多,除了造成肥胖外,還會導致血液中脂肪酸過多,容易造成動脈硬化,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4. 口味還是那麼重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2002-2012年,我國城市居民每日食鹽量從10.9克降至10.3克。但仍超攝鹽推薦標準6克每人每天。

5. 血壓超標的多了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一項發表在美國《循環》雜誌的高血壓抽樣調查結果:

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3.2%,患病人數達2.45億;

高血壓前期患病率為41.3%,高達4.35億人。

但太少人重視自己的血壓了!

30年前心梗很少,为何现在那么多?原因让人深思……

6. 吸菸戒不掉

在30-40歲年齡段中60-70%的心梗患者都與吸菸和不健康生活有直

接關係,吸菸更是成為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最致命因素。

吸菸能產生血管活性物質變化,使血管擴張有利因素減少,收縮有利因素擴大,導致血管痙攣,造成心血管疾病高發,如血栓、心梗等。

7. 壓力大、睡的晚

研究發現,平時精神壓力大,或有焦慮、抑鬱等不良心理狀態的人更容易患心臟病。可能與精神壓力增加能夠引起心律失常、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相關。

此外,只要一週兩次以上熬夜,臨床上就屬於睡眠剝奪。這對於一些慢性病患者,還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等問題。

戒掉傷心血管壞習慣,

多做做心臟喜歡的事情吧!

八個“一

,遠離心梗

一份全穀物

我們吃精白米太多了,而吃全穀物太少了!

全穀物富含B族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在蒸米飯時候加點雜豆(紅豆、綠豆、芸豆、豌豆等)、雜糧(糙米、大麥米、玉米碎、燕麥等)。

一把堅果

帝國理工學院和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進行大量的分析研究發現,每天20克(相當於一把堅果)堅果就能夠降低個體將近30%患冠心病的風險。

堅果裡有很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優質的植物蛋白和礦物質,有益人體健康。

30年前心梗很少,为何现在那么多?原因让人深思……

一份好心情

高血壓患者生氣的時候血壓就會升得非常高,心情愉快時血壓就會相對穩定。

安頓好心,調整好情緒,凡事看開點!

坐一小時動一動

久坐少動者,血液循環減緩,血液黏稠度也會增高,氣血循環受阻,自然各種疾病也容易出現。每久坐1個小時就起來活動5-10分鐘。

30年前心梗很少,为何现在那么多?原因让人深思……

每天一斤蔬果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的飲食方式已經提倡了很多年,深色蔬菜應占 1/2,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每週吃一斤魚

魚類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推薦每週吃魚 280-525克,也就是約半斤到一斤。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