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中淚點了!記錄「藥神」播出前後那些感動到我們的事


七月以來,徐崢的一部《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隨即橫掃中國電影市場,不久便創下25億票房紀錄,觀影人次達7131.5萬次,《阿修羅》等鉅製電影紛紛為它撤檔讓道。那麼,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

據原型陸勇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上映以來就好評無數,天生擅長搞笑的徐崢拍出這部意義深刻的《我不是藥神》後,讓許多人直言自己在電影院“笑著哭完”了整場電影。“藥神”的魅力如此之大,只是因為他身上所折射的人性光輝與現實之間的強烈衝突,恰好擊中了很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電影《我不是藥神》除卻其本身給大家帶來的強烈震撼之外,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拷問中國人良知的“大地震”。2018年7月11日,江蘇省率先開始著手“整治”進口天價藥,格列衛、達珂等救命藥紛紛開始大幅度降價銷售,許多絕症患者的經濟壓力一下子減輕了不少。


《我不是藥神》的現實版原型陸勇有一家手套廠,電影上映後,陸勇位於無錫的針織手套廠訂單激增,甚至有人自己一口氣訂下十萬副手套,以致陸勇工廠的庫存都被賣空;圖片是北京一家電影院老闆買了許多陸勇工廠的手套免費送給現場觀眾。

早在電影上映之前,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原型陸勇覺得徐崢對自己的影視形象改編有醜化之嫌,徐崢站出來很凝重地說:我演的那個小人物,這部分是屬於我的,英雄的部分是屬於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