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村子過去人人窮到打鐵謀生,如今造就百萬富翁近百戶


在海南島西部市縣儋州,有一個曾經極度貧困落後的村子,村民家家戶戶都是靠打鐵謀生,“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如今,村民們通過學習新的手藝,同樣是在家幹活,卻造就了億元戶、千萬元戶和百萬元戶近百戶。

因為過去家家戶戶靠打鐵為生,這個村子也乾脆改名叫做“鐵匠村”,由於地處海南島西部乾旱地區,常年缺水,傳統的農業種植根本難以維持生計。都說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村民們靠打鐵為生的日子也十分辛苦。

於是,鐵匠村很多村民不得不外出逃生,並在外學會了打鐵的手藝,後來,這些外出的村民回到村裡,開始築爐打鐵,主要是打造一些農具、剪刀、鎖頭等日常用具。由於手藝不錯,他們的產品很受歡迎,於是發展到家家戶戶都開始靠打鐵為生。

可是,隨著上世紀80年代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打鐵手藝逐漸被淘汰,鐵匠村的村民再一次外出學藝,而這一次,他們學到的是海南黃花梨、沉香等名貴工藝品的加工技藝。

由於鐵匠村有著手工加工的傳統,做起工藝品加工來同樣很出色,他們利用黃花梨等名貴木材製作出來的手串等飾品很受市場歡迎,原先的打鐵爐如今都變成了手工作坊。

圖為村民在自家的作坊裡車珠子,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玩意,如今早已經打入了北京、上海、廣州等高端市場,也給村民們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收益。

這些車好的珠子經過拋光、打磨之後,就成為了名貴的黃花梨手串,市場上供不應求,現在的鐵匠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靠做這些手工藝品發了財。

圖為製作好的黃花梨手串,這些黃花梨木料都是大家從海南島各地收購而來,很多過去曾經被人丟棄的黃花梨樹根,如今都成為了價值不菲的寶貝。

村民李達宗不僅自家開了作坊,還開了一家工藝品銷售店,賣的都是自家加工製作出來的黃花梨等工藝品,靠著這門手藝,家裡蓋了小洋樓,買了車,兒子女兒也都參與了進來。

現在,整個鐵匠村靠著加工黃花梨手工藝品,村裡人均年收入將近三萬元,全村400多戶村民,億元戶有1戶,千萬元戶有8戶,百萬元戶則有80多戶,成了全省有名的富裕村。

圖為鐵匠村村民們加工出來的手工藝品,現在,隨著原材料日益減少,村裡也主要集中做精品,未來還準備做一個工藝品交易市場,打造平臺來解決更多人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