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爲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5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把生態文明建設定位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一起動手,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如今,全國上下迅速掀起貫徹大會精神熱潮。5月25日,黑臭水體源頭治理經驗交流會——“柳青河治理”觀摩會在臨沂舉行,臨沂市委市政府、蘭山區委區政府以實際行動,堅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戰略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為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會上,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邀請中國工程院彭永臻院士、侯立安院士等13人組成的專家組,高度評價了金鑼淨水系統技術的綜合優勢、肯定了金鑼源頭治理柳青河黑臭水體模式。

專家組認為,金鑼淨水系統採用延長汙泥齡(SRT)的活性汙泥法應用於汙水處理,實現高效固液分離,汙水淨化效果穩定,系統運行控制靈活穩定;應用高濃度活性汙泥工藝技術實現對CODcr、氨氮、SS等汙染指標的有效去除,出水水質良好,方便回用,可實現汙水資源化;該系統適用於無完整排水管網的分散點源的汙水處理,可節省投資、工程建設週期短。該技術在柳青河流域進行了系統應用,基本消除河水黑臭現象,改善了河道水質與生態環境,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專家組建議,在總結現有工程應用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柳青河治理模式和技術體系總結與提升,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體系。

黑臭水體源頭治理經驗交流會——“柳青河治理”觀摩會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主辦,臨沂市人民政府支持,蘭山區人民政府、金鑼水務有限公司、《亞洲環保》雜誌承辦。上午,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金鑼水務有限公司採用安裝金鑼淨水系統等措施,實施“治理點源、淨化支流、面源控制”的全流域治理新模式,治理柳青河西支黑臭水體的現場。下午,會議進行了主題交流,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專家就黑臭水體治理的模式、投資等等進行了深度探討。

治理點源淨化支流控制面源 實現柳青河流域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從打贏藍天保衛戰到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臨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汙染防治工作,並把解決柳青河黑臭現象作為民生民心工程持續推進,確保讓群眾感受到、體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水環境改善。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臨沂市委市政府、蘭山區委區政府決定把解決柳青河黑臭現象作為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突破點。2017年6月,邀請專家召開柳青河水汙染治理專題研討會。專家認為:控制源頭汙染和增強水體流動性是柳青河治理的關鍵。同時,專家們肯定了蘭山區政府與金鑼集團在部分點源安裝金鑼淨水系統進行治汙取得的成效,建議可在有源頭截汙治汙的環節大力推行此方案。

研討會後,臨沂市河長制辦公室委任金鑼集團為柳青河“企業河長”,柳青河西支水環境改善提升工程全面啟動。

據瞭解,柳青河西支全長近20公里,流經汪溝、半程、棗園3個鎮,途經80餘個村莊,有數百家涉水工業企業。黑臭在水裡,根源在岸上。金鑼集團組織專門人員順著各支流、沿線村莊和企業開始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全方位倒查倒排汙染源頭工作。經過反覆調研摸排發現:分佈在村居溝渠、細小支流等“毛細血管”處的村鎮生活汙水,局部區域畜禽養殖廢水,沿線工業企業偷排直排汙水是該河段的主要汙染源。

金鑼集團將全流域治汙節點前移,從動脈治汙向毛細血管治汙推進,將農村治汙與城鎮治汙並重、點源治理與面源控制並重,改變了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連通等整治河道傳統方式,解決了水質易反覆、不達標等問題,確立了“治理點源 淨化支流 控制面源”的全流域治理新模式,構建完善了柳青河西支生態補水體系。

找準靶向、點穴治理點源,安裝日處理300噸的金鑼淨水系統。在農村生活汙水出村入河等處,科學測定水質水量,確定處理規模,進行設備安裝。目前,在點源上安裝116臺日處理量300噸的金鑼淨水系統,可日處理汙水3.48億噸。治理後的出水水質達到《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有效控制住源頭汙染,實現全流域治理的第一步目標。

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為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金鑼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峰介紹,日處理300噸的金鑼淨水系統設備採用304不鏽鋼,按照至少30年使用壽命進行設計生產。經過長期穩定運行實踐和技術創新,變臥式為立式安裝、著力向天空要空間(設備高7.5米)。具有:佔地面積小,佔地16平方米;施工工期短,兩週建設基礎、一週安裝調試;噪音低,運行低於60分貝;基本無剩餘汙泥排放,每年度檢查一次;遠程控制、自動化運行等特點,改變了常規汙水處理“髒亂差臭”的現狀。

位於南昌路的4臺金鑼淨水系統安裝處,此處從今年5月初開始,成為了臨沂市第一個向市環衛集團灑水車提供中水噴灑道路的取水點。市環衛集團五公司項目經理張連峰計算,根據主城區灑水車盛水容量平均11噸計算,此處中水每天可滿足近120輛次灑水車的用水,可有效提升灑水水質,淨化主城區環境。

鎖定節點、深度淨化支流,安裝2000至1萬噸的金鑼淨水系統。針對部分支流小汙染源多、汙染物濃度大、水量不穩定和移動偷排現象時有發生,在永太河、金鑼二路、龍王河三處較大支流匯入柳青河西支節點處截流淨水,分別安裝了日處理量2000噸、4000噸和1萬噸的金鑼淨水系統,對支流河道水體進行深度淨化,淨化後的水流至支流下游河道,作為柳青河主河道的生態補水,實現全流域治理的第二步目標。

“黑臭水體有機汙染物濃度低於生活汙水、水質隨著季節波動範圍大、容易造成汙泥絮體細小松散難以沉澱、汙泥流失等問題。”臨沂市環境保護局李偉斯博士介紹說, 2000至1萬噸金鑼淨水系統通過加大過流量、增加設備內部汙泥濃度截留更多有機汙染物的工藝,實現了優化創新。

據瞭解,2000至1萬噸金鑼淨水系統具有以下三個突出特點。一體化佈置,集成程度高。日處理量2000至1萬噸區間內各設備,佔地面積從200㎡至820㎡不等,實現了土地集約節約。建設週期短,投入運行快。建設週期90天,菌種馴化、調試20天,快速投入運行,可短期內改善出水水質。長泥齡,幾乎不產生剩餘汙泥。設備內部活性汙泥濃度高、負荷低,活性汙泥處於消長平衡狀態,泥齡趨向無窮大,剩餘汙泥產生量大大減少。對分散式河道治理,優越性更加突出。

立足區域、嚴控面源,最大限度降低汙染物輸入負荷。流域內3個鎮及2個工業園區依託日處理量4萬噸的柳青河汙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並充分利用1.1萬畝荷塘溼地,進一步淨化處理後的汙水和初期雨水,實現全流域治理的第三步目標。

經過從點到支流到面源的全流域治理,各節點的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淨化,柳青河西支河水水質明顯改善,達到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標準。“以前這個季節,老遠的也能聞到柳青河西支這段有味,河面上漂著垃圾、秸稈,十分難看。自從安裝了金鑼淨水系統後,把汙水淨化成達標水再流入河道,看著河道水清了、味沒了。”半程鎮戴莊村村民戴永柱說,得給這個事點個贊。

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為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柳青河汙染水體(山水口設備運行現場)

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為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淨化流出的河水清澈見底(山水口設備運行現場)

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為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河道治理截面對比,淨化效果明顯

“金鑼治理點源、淨化支流、控制面源的全流域治理模式,與《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明確指出的基本技術路線——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完全切合。”北京工業大學李軍教授曾多次來柳青河黑臭水體治理現場調研,他對金鑼治理模式很認同。

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嚴密防控、長效監管,建立健全流域聯動管理大格局,才能進一步保障汙水得到全面治理。金鑼水務組建了專門巡查隊伍24小時巡防,同時加強技防,確保人防技防無縫銜接、相互配合。

“我們在設備處,沿河橋樑口、關鍵路口等處安裝了30組攝像監控系統,在金鑼水務辦公樓建成了遠程操控監控中心。”李峰說,目前,監控中心已實現了與天網工程等聯網共享共用,與公安、環保、環衛等部門互聯互動。安排專門人員值守,全天候對移動排汙、傾倒垃圾等行為進行全時段監控。值守人就是遠程操控監控中心與巡查隊伍的聯絡人。當值守人通過遠程操控監控中心發現移動排汙、傾倒垃圾等行為,可通過對講機通告巡防隊員,進行及時勸阻。勸阻無效時,上報公安、環保、環衛等部門,採取聯合行動,堅決制止破壞柳青河的行為。

此外,遠程操控監控中心增加了後臺監控系統,對流域內所有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哪個設備運行什麼樣,進水是否正常、出水水質什麼樣,在監控中心都一目瞭然。這樣的好處就是,少用人甚至不用人巡查設備,這就大大降低了人力資本。“目前,柳青河西支共116臺設備,僅2名工作人員維護。”李峰說。

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為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金鑼水務遠程監控中心

柳青河全流域治理模式 開闢黑臭水體治理“新路徑”

“金鑼水務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設備優勢的前提下,確定的治理點源、淨化支流、控制面源的全流域治理模式,易複製、可推廣。”李軍說,這是金鑼水務進軍黑臭水體治理大市場的一把“利劍”。

進入新時代,環保行業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首次對環保行業的商業模式和投入機制進行重點強調,對商業模式清晰、現金流狀況穩健的環保細分領域龍頭企業顯然構成利好。金鑼水務作為推廣汙泥過程減量技術和小型淨水系統設備的先行者,無論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在邁向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的中國,以及水資源緊張的中東和非洲國家,都具有很大的技術領先優勢和市場吸引力。甚至,在已經高度成熟的西方環保技術面前,金鑼也具備了較大的技術領先優勢。截至目前,金鑼淨水系統在北京、山東、浙江、重慶、福建、雲南、黑龍江、陝西、山西、青海等10餘省市有近300處應用,得到普遍好評。同時,更是國家藉助“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截至目前,已成功進入阿聯酋迪拜、埃塞俄比亞、南非、沙特、巴林、埃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環保市場,成為我國環保產業“走出去”的先鋒軍!特別是,在迪拜市場與日立、東麗、威立雅等品牌的膜技術設備競爭中,金鑼憑藉其佔地小、能耗低、無需更換耗材等技術優勢,在多個項目中勝出,被用戶評價為“比膜技術更經濟、更適用的中水回用技術”,為進入中東千億級水資源市場打通突破口!

“金鑼全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模式,經濟、高效、便捷、安全,可複製、易推廣。”金鑼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峰認為,無論是對比傳統技術治理,還是膜技術治理,金鑼全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模式都體現出一定優越性。

據瞭解,傳統河道治理模式的截汙只能治理部分汙染源,處理不當會出現暗溝截汙管堵塞等問題;清淤的大量淤泥難處置,破壞河道原有生態;換水容易造成汙染物轉移,而且多地無流水可換;岸帶修復在美化綠化方面有效果,對水質實質性改善意義並不大。

有關資料顯示,雲南省大理市洱海環湖截汙PPP項目建設內容包括6座汙水處理廠、17座汙水提升泵站、13座混合汙水儲水池、235.38公里汙水管(渠)、21.94公里尾水輸水管,總水量8000萬噸/年。工程估算總投資34.68億元、建設工期3年。

如採用金鑼淨水系統對洱海進行汙染治理,從源頭截汙進行根源治理,杜絕汙染物進入水體造成汙染負荷,處理後尾水補充河道,充分恢復水體自淨功能,無需花費大量資金、資源、時間,以及產生破壞風貌、徵地拆遷、整體規劃調整等事宜。金鑼水務有限公司國內市場部經理李文海給記者算賬說,按噸水投資1萬元乘21.92萬噸為21.92億元,1處監控系統300萬元,合計為21.95億元,建設週期1年。

兩者相比建設費用節省12.73億元;運維費用可比綜合治理模式節約0.9億元/年;建設週期可比綜合治理模式縮短2年時間。

蘇州河第四期整治、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一系列大項目的相繼開工帶來了大量資金的投入。業內專家預測,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黑臭水體治理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金鑼水務將充分發揮其技術創新能力強、淨水系統性能優、綜合服務水平高等優勢,深耕黑臭河體治理市場,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做強水務版塊新業態 激活新舊動能轉換一盤棋

如今,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帶來發展方式深刻轉變的特徵也愈加明顯。

金鑼集團作為中國500強企業,一家以生豬屠宰及冷鮮肉生產加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型企業,是中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在深耕傳統主業的同時,金鑼集團力爭通過“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的企業發展戰略,把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這其中的突破點之一就是金鑼水務板塊。

事實上,通過抓水環境改善倒逼轉型發展,浙江的“五水共治”就是個好例子。“五水共治”成為了浙江改革開放以來工作力度最大、持續性最好、成效最明顯的一次大規模、群眾性的治水實踐。

浙江治水實踐充分證明,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抓有效投資促轉型、抓現代文明樹新風、抓平安穩定促和諧、抓綠色發展優環境。“五水共治”的實踐啟示我們,治水關乎民生、關乎轉型、關乎法治、關乎生態、關乎改革、關乎文明,也檢驗和推進黨的建設,可以說是關乎全局,牽一髮而動全身。

研討會上專家們的充分肯定、部分項目的現場簽約,讓李文海對金鑼水務的發展更加有底氣、有信心。“我們將進一步細分國內市場,加大深耕力度,讓金鑼淨水系統在治理黑臭水體上發揮更多作用。”李文海預計,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拓,將進一步凸顯水務版塊在金鑼集團的“新動能”作用,為整個集團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聚焦臨沂:一河清水流,“柳青河樣本”為治理黑臭水體“開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