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徐悲鴻、林風眠到吳冠中、陳丹青,爲什麼有人說留學畫家的中國畫造詣一代不如一代?

千千千里馬


從提問來看題主對中國現代美術的脈絡缺乏基本認識。在此我簡單講一講。

徐悲鴻、林風眠都是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前者是北平國立藝專校長(後改為中央美術學院),後者是杭州國立藝專校長(後改為中國美術學院),他們兩位和顏文梁、劉海粟並稱為中國美術教育的“四大校長”。

以藝術觀而論,徐悲鴻與林風眠可以說不僅差別大,而且很對立。徐悲鴻自己的國畫功夫差,但對中國畫的未來抱有很強的信心。這從他對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的褒揚和推崇看得出來。結果在他治下的中央美院培養了不少國畫家。

(席德進作品)

林風眠恰好相反,他的國畫底子不錯,但藝術觀卻偏向西方現代主義。結果他的得意門生如趙無極、吳冠中、席德進都是西畫家而非國畫家——有人或許會說吳冠中不是畫了不少國畫嗎?試問,國畫家會說“筆墨等於零”嗎?

(吳冠中作品)

(林風眠作品)

陳丹青是另外一回事。他主要受顏文梁的影響較深。顏是蘇州美專校長,寫實功夫一流。

(顏文梁作品)

所以題主請看,你提到的這幾位美術家,除徐悲鴻之外,基本不在中國畫的序列裡頭,也就談不上中國畫一代不如一代的問題。而要談這個問題,自有別的人物可做參照。


西閃


現在看來,藝術在最高層面上是相通的,只是材料的差異而已,但在二十世紀初,畫油畫還是國畫其實是頗具政治性的問題。"中國畫"這一稱謂也正是近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碰撞的產物,與西洋畫(油畫)相對,特指水墨畫。

華裔法籍藝術家嚴培明創作的巨幅油畫《蒙娜麗莎的葬禮》,表達的是國畫的色彩和墨色淋漓的效果,該作品在盧浮宮展出,並被收藏

首先,認為徐、林、吳、陳等都是國(水)畫(墨)造詣高再留學的說法應該考慮到時代因素。除陳丹青之外,其他人都是生於世紀之交,當時的書寫工具還是毛筆,每天都有大把時間浸泡在筆墨之中。陳出生於50年代上海的大戶人家,父母都被定為右派,這樣的家庭教育也是耳濡目染的。而現在卻要專門去學,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接觸的方式天壤之別。這是造詣有別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天才是少數,後天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吳冠中的靈感來自江南風景,有種"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的意象,但卻不失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霸氣

其次,留學的目的決定了是否需要較高的中國畫造詣。當時的中國畫被視為階級革命在文化上的鬥爭對象。除了小部分"國粹派"堅決抵制將否認國(水)畫(墨)之價值的極端作法外,大部分藝術家都參與到藝術革命的浪潮中,很多藝術家出國留學都是要了解世界格局,做到知己知彼的。只不過後人根據他們改變中國畫的程度將其分為"改良派"和"革新派"。而現在的留學則多是個人選擇,而非出於立志為國的抱負。

二十世紀初最具現代性的藝術家林鳳眠以悲愴人生為題的系列作品之一,無論當時還是現在看來,仍然很震撼,不媚於政治,專注於藝術本體的真藝術家

最後,從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畫也好,西洋畫也好其實都已經是歷(過)史(時)性的存在了,經過了百年的交融,真正的智者不會再去糾結畫科的侷限。

陳丹青到美國後從更廣闊的格局重新審視中國畫問題,用油畫創作了大量以中國畫為題材的油畫作品

像題目涉及的四位藝術家都是貫通中西的,特別是陳丹青,因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內根本見不到什麼好的國畫收藏,反而是到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參觀了中國藏品之後才有了對中國畫的新的認知。

而現在的美術生,除少數真正的精英之外,大多數是"文化課不好就學藝術"的投機者,已經完全不能與那些高素質的文化擔當者同日而語。

再回到問題本身,藝術的發展不應止步於學習油畫或學習國畫,"改造中國畫"這種說法已經時過境遷,這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縱觀中外美術發展的歷史,哪個國家的哪個藝術門類不是在改變中求發展?


最美還是藝術史


感謝邀請:恕我直言,留學畫家出國深造。深造內容還是中國畫,這跟中文系的高材生出國深造“學中文”一樣的滑稽可笑。並非象題主說的那樣,留學畫家的中國畫造詣一代不如一代,現實是留學畫家的中國畫造詣跟留不留學沒有任何關係。說的更加直白一點的是中國畫家的中國畫根本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國畫是以國學造詣為根基的。頂級畫家拼到最後,比拼的實際上是在國學方面的功力。而當前中國的很多畫家已經是不在讀書了,每天忙著宣傳自己、推廣自己,別說國學造詣了連一些常見的繁體字都看不懂了。

回看文革之前直到魏晉時期,哪個頂級畫家不是國學大師。就算是油漆匠出身的明代仇英,經過後天的努力也算得上明代文人畫的傑出代表,繪畫功力更是能躋身明四家行列。張大千、徐悲鴻仰仗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在保護繪畫方面的古籍方面做出了多大貢獻。


現代畫家養家餬口很重要,但是依靠拍賣會的暗箱操作,毫無羞恥之心地將作品運作到數千萬甚至是過億。洗腦式、詐騙式運作自己的作品傷害了整個行業。這樣的畫家有幾個還能靜下心來創作?




明清書畫鑑賞


謝謝大家討論這個問題。我覺得這絕對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中國畫復興的希望在哪裡?是以油畫代替中國畫,還是復興中國畫傳統?

我們今天絕對沒有絲毫唯中國畫自大的想法,也沒有唯油畫馬首是瞻的自卑追隨。

老一輩中國畫家到西方,他們確實是為了救中國畫。林風眠先生基本都不畫油畫。徐悲鴻先生的大量作品還是中國畫。而且,他們的中國畫造詣,真無愧一代宗師的地位。

從美學成就到技法境界都是如此的。

但是,新一代的留學畫家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油畫都畫的真不錯,但是中國畫的成就就沒有那樣好了。

例如,吳冠中、陳丹青等等。

吳冠中還創造一些中國畫,儘管筆墨語言不是很老道,起碼也堅持創造,下一代像陳丹青,中國畫作品也沒有,中國畫語言匱乏,只好用油畫畫一些中國畫。陳丹青的下一代那就更是遠離中國畫了,再這樣下去,中國畫家走向世界,我真不知道他們怎麼走。

假如中國畫家的油畫超過法國畫家了,可是對中國畫一無所知,這算不算中國文化復興?

我想起一件事情,1930年,徐悲鴻到歐洲各地舉辦畫展,主要展覽的都是中國畫,結束歐洲之行,順便到當時的蘇聯訪問。有一天,他扮演中國畫畫馬,忽然一位蘇聯元帥說,你畫的馬比真馬還好,徐悲鴻就送這位蘇聯元帥一匹馬。

假如,徐悲鴻畫的是油畫,他的馬能引起蘇聯元帥的感動嗎?

中國畫,不僅僅代表一個國家的畫作,更重要的是一個民族文化符號。

中國畫在近代一百年中經歷了不平凡的波折。

這些都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一百年的歷史證明,中國畫不是一種藝術落後的代表,中國畫也不是雕蟲小技。

在中國文化要復興的歷史潮流面前,我們對中國畫的責任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了。

真心希望中國畫走向世界,給世界一個希望的曙光

事實上,近代一百年,中國和西方都在走一條藝術“倒退”式的都學習。

中國在學習西方已經“過時”的古典油畫,西方在學習中國“落後”的寫意畫。

這真的是一個偉大的歷史玩笑。不過,學習西方是直接的學習繼承也好還是借鑑的學習也好,中國畫家首先畫好中國畫,再也不要繼續一代不如一代下去的局面,這才是中國畫家崇高的歷史使命,也是中國畫復興的希望。

當然,出來留學畫家,專門學習中國畫的畫家也不少,他們在國內也學習一些西畫的原理對中國畫技法豐富發展。例如何家英在工筆畫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李可染先生也沒有留學,但是,他對山水進行了大膽成功的改革,這說明中國畫還可以繼續發展。

如果我們學習了油畫而放棄了中國畫的學習,那麼,中國畫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畢竟,中國畫也需要發展。





千千千里馬


早年的中國美術留學生在出國留學之前,都有十分紮實的國畫基礎,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徐悲鴻先生和劉海粟先生,這兩位大師的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有出國留學的經歷,都是新美術教育的倡導者和體驗者,也都在推動近代中國美術發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徐悲鴻先生,他的美術教育體系至今任然是中國主流美術教育的標榜,因此,他們這一批美術留學生無疑是成功的,他們不僅在西洋繪畫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在中國畫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平,並且在對近代中國畫的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雖然他們對新中國畫的改良是否正確,是否成功現在還在討論,但是,他們為中國畫找的一個新方向,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徐悲鴻和劉海粟先生之後,美術留學生大多是受到新美術教育的,有的一開始就學習西洋繪畫,出國留學學習的還是西洋繪畫,自然對中國畫的理解不深,創作的方向也是以西洋繪畫為主,有的有一些國畫基礎的,留學歸來也致力於西洋繪畫和國畫的結合,如林風眠,吳冠中等大師,他們的國畫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畫了,因為西洋繪畫的元素太多,用色用墨的方法有很多是水彩畫的,因此出現了一個新的畫種叫彩墨畫,是介於國畫和西畫之間的,現在這種畫大行其道,也很有藝術水準,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進步。


後來的很多美術留學生已經不學中國畫了,成為新中國早期的一批西洋畫家,他們對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也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不能說他們不畫國畫就不是中國的畫家,在現在這個時代,藝術已經不分國籍了,有一個名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用這句話來體現中國畫和西洋畫的關係還是比較恰當的。


鄞粵強


有趣的問題🤓!繪畫藝術不是隻有出國留學就造詣很好的!而中國國畫更不可能在國外就能學到更深層次的造詣。大多數留學都是為了鍍金!真真能學到先進技術的很少,特別是中國國畫本身就是中國繪畫,別的國家沒有中國水墨畫,再留學提高造詣就是明顯鍍金,留學可以看其他國家的油畫等繪畫手法,但當今世界中國繪畫是最全的,不僅在中國國畫發展全面而且在油畫、水彩等繪畫都走向世界前列!特別是國畫,是世界繪畫中獨有,其他國家很難掌握的繪畫藝術!

繪畫藝術科技,需要有天賦人才能有突破性的發展,我們稱之為繪畫大師,而不是畫家,畫家很多,而真真的繪畫藝術大師很少,幾十億人中才有一個,甚至幾代人中都沒有,繪畫大師的繪畫作品很貴的原因就是因為很少、很珍貴、很有藝術價值,所以超貴!有的價值連城。歷史上有這樣的列子😳 當今的中國人口多人才全,繪畫種類全,所以今天世界的繪畫大師必定出在中國!關鍵看國家是否能及時發現、支持和保護。這是關鍵!





中國墨素描創始人


整個世界都在融合,還在糾結西洋畫和中國畫哪個好?兩者都是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怎麼分高低,更談不上題目中提到的留洋後中國畫水平會降低,只是世界都在慢慢的一體化,各區域的隔閡慢慢在減弱,油畫與國畫就只是表現形式和材料手法不同,真正可以分高低的是藝術家本身,他們在藝術造詣,思想高度,人生感悟上的差異。

有革新才能有進步,不要老提中國的幾千年文化,傳統中也有過時的東西,當然也有不過時的精髓,拿中國畫來說,國畫的精髓就不一一說了,骨子裡的,不是面子上的,太多,太牛。就技法說,傳統的技法不一定能表現當代年輕人想表達的東西,那就可以嘗試新手段,真正適合所表達內容的手段就是好的,不分油畫,國畫,綜合材料,裝置,甚至行為藝術,為了所表達的內容,不擇手段,不管是什麼手段,貼切的說出想說的,就是👍的。




手浪


這些大家,各有各的特點,沒覺得一代不如一代,單從油畫技巧而言,後來者反而更好。

油畫和中國畫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繪畫。所謂的中國畫散點透視,其實是古代中國認知上的缺陷,但在繪畫表現上,歪打正著,反而形成了獨有的特色。筆法的形成,也是歷代毛筆運用技巧的集大成者,自然而然的結果,和西方油畫的筆觸變化雖各異奇其趣,本質上也是相通的。

出國留學前,有中國畫基礎的,雖然學了西洋畫法,但已形成的中國畫用筆方式,會很自然會地運用到油畫中。沒有中國畫基礎的,學習油畫,就相對“地道”一些。兩者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只是繪畫風格上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