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知多少 鍋爐進化簡史

能庫APP:學習為了更好的你。各大應用商店均可下載!

鍋爐是由鍋和爐組成的,上面的盛水部件為鍋,下面的加熱部分為爐,鍋和爐的一體化設計稱為鍋爐。鍋爐有哪些種類?鍋爐結構是如何進化的?

鍋爐的分類

科技進步知多少 鍋爐進化簡史

科技進步知多少 鍋爐進化簡史

鍋爐結構是如何進化的?

鍋爐結構型式的進化是沿著兩個方向進行的,發展簡況如下圖所示:

科技進步知多少 鍋爐進化簡史

一個方向是在圓筒形鍋爐基礎上,在圓筒內部增加受熱面,先後出現了單火筒鍋爐、雙火筒鍋爐及各種煙火管鍋爐。根據圓筒體放置位置的不同,這類鍋爐有立式和臥式之分。

火管鍋爐,也稱為鍋殼式鍋爐。其基本特點是在大圓筒(鍋殼)之內裝設小圓筒、管子或其他形狀的殼體,並把大圓筒與小圓筒、管子等之間完全隔絕,形成夾套,夾套之中容水,而小圓筒、管子等充作燃燒室和煙道容納火陷或煙氣。

由於燃燒系統和汽水系統被限制在一個鍋殼內,因而這種鍋爐的蒸發量、蒸汽參數都受限制,燃燒效果和傳熱效果差,鍋爐效率很低。從安全角度看,燃燒系統佈置在鍋殼內,使鍋殼及內部構件直接受熱,工作條件變差;鍋殼的承載能力被各種開孔嚴重減弱,形狀和結構趨於複雜。

加上這類鍋爐水容量較大,儲熱較多,一旦破壞釋放能量大,因而,這類鍋爐安全性能較差,事故的破壞性較大。

但鍋殼式鍋爐對負荷變動的適應能力較好,對水質的要求較低,維護檢修較方便,煙風阻力較小,一般採用自然通風。因而在一些小型工業部門、交通運輸及生活採暖部門中,目前還廣泛使用這種鍋爐。

另一個方向是在圓筒外部增加受熱面積。即突破鍋殼筒體的限制,在鍋筒之外設置燃燒室和受熱面,形成並發展“水管鍋爐”。沿著這個方向,人們先後造出了水筒鍋爐、直水管鍋爐、彎水管鍋爐。

目前常見的是雙鍋筒彎水管鍋爐及單鍋筒彎水管鍋爐。

水管鍋爐,特別是彎水管鍋爐的出現,是鍋爐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它在結構上為增大鍋爐蒸發量,提高蒸汽參數提供了可能,因為在鍋筒外邊可以設置足夠大的爐膛,佈置足夠多的受熱面。而管式受熱成直徑較小,可以承受更高的壓力,彎水管彈性較好,可以承受熱脹冷縮。

水管鍋爐的汽水系統由管子、集箱和鍋筒組成,其系統遠比鍋殼式鍋爐複雜,但其元件結構卻很筒單。其鍋筒不直接受熱,工作條件較鍋殼鍋爐的筒體優越。直接受熱的管子即使爆炸,其危害性也遠較筒體小。

現代的高參數大容量鍋爐全部是水管鍋爐。

在6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了同時具備水管鍋爐及殼式鍋爐結構特點的水火管鍋爐——臥式快裝鍋爐。多年來,這種鍋爐在我國發展很快,目前成為國內數量最大的一種鍋爐,但其結構性能有待進一步完善。

科技進步知多少 鍋爐進化簡史

火管(鍋殼式)鍋爐的結構特點

1.“鍋”和“爐”都被包在一個殼體——鍋殼中。

2.爐膛矮小,水冷程度大(整個金屬爐膛浸泡於水中),燃燒條件差,必須燒優質燃料。

3.受熱面少,蒸發量低,常裝水管或煙火管以增加受熱面。

4.殼體直徑較大,開孔多,形狀不規則,內部受熱部分與不受熱部分連接在一起,溫度不一致,熱膨冷縮程度不同,對安全工作不利。

5.系統比較簡單,一般沒有磚砌爐牆及尾部受熱面,便於運輸安裝、運行管理及檢查維護。

6.對水質要求較低。

水管鍋爐的結構特點

1、爐膛置於筒體之外,“爐”不受“鍋”的限制,體積可大可小,可以滿足燃燒及增加蒸發量的要求。

2、以容納水汽的管子置於爐膛、煙道中作主要受熱面,鍋筒一般不受熱。傳熱性能及安全性能都顯著改善。

3、水的預熱、汽化(沸騰)及蒸汽過熱在不同的受熱面中完成。

4、汽水系統、燃燒系統及輔助系統比較複雜,但一個個受壓部件的結構卻比較簡單。

5、由於水的預熱、汽化及蒸汽過都是在管內完成的,管子結垢堵塞難於清除,因而對水質要求較高。對運行操作管理的水平也要求較高。

水火管鍋爐的結構特點

水火管鍋爐的結構特點界於以上二者之間,或者說它兼有水管鍋爐及鍋殼式鍋爐的基本結構特點。

能庫APP:學習為了更好的你。各大應用商店均可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