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商丘民權北部,一百六十年前,黃河在這裡改道向北,昔日的河床成了茫茫灘地,留下了風沙、鹽鹼,沃土變成荒原。防風固沙,成了民權人百年來的夢想。1950年,國有民權林場成立,從一畝苗到萬頃林的故事開始書寫。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康老已經八十四歲,這片刺槐林,陪伴他生長了六十年。1955年,他剛從林校畢業就踏上火車,來到滿是沙荒的民權縣。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八個工人,八個幹部,四萬多公頃的沙荒地,沒有機械設備,整個林場只有一輛自行車、一輛馬車,大家卻幹勁正足。十來個人經住了十年的風沙,栽植下速生的楊樹和耐活的刺槐,形成一道綠色的屏障,西起申集,東至甘莊,綿延二十公里的申甘林帶具備了雛形。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然而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襲來,逃荒的人們來到林區。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拉著樹苗,拿起鐵鍬,這片土地上很快又呈現一片綠色,這片綠色,在第二代務林人那裡,繼續傳承。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春日裡,樹木吐新,一座座大棚藏在樹蔭下,這裡面都是寶貝。翟魯民出生在林場,八十年代從父親那裡接過鐵鍬,繼續守護這千頃綠林。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從最早的森林公安,老翟在林區待了快四十年了。二十年前,林場效益不好,大夥的工資往往一拖就是幾個月,最多的已經累計拖欠了好幾年,唯一停不下來的,就是種樹。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林下經濟也是在那個時候興起,跟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農民,也靠著成片的林子,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去年開始,趙大哥來到程莊鎮香菇種植合作社,一點點學技術,跟著搞種植,現在成了棚長,管理著91座香菇大棚。合作社吸納了周邊幾百名貧困戶,幹零活、搞種植,只要肯動手,就能有錢賺。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160年前河南民權是一片沙地如今萬頃綠林!三代務林人築起綠長城

商丘市民權林場歷史延續67年,共造林6.9萬畝,植被覆蓋率達到80%,守護著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申甘林帶綿延20公里,被譽為“河南塞罕壩”,林場護林、養林、種林的接力棒還將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