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宋江的真實結局是什麼?


拜施耐庵的生花妙筆所賜,梁山好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以大頭領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各個身懷絕技,在“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旗號下,演繹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其實宋江起義在歷史確有其事,只是其過程跟《水滸傳》的情節出入很大。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宋江是個什麼形象?他最終的結局又如何呢?



跟其他農民軍一樣,宋江起義的導火索依舊是反抗朝政的暴政。原來宋徽宗為首的朝廷,為籌集對西夏、遼國作戰的經費,維持帝國的正常運作,外加滿足其驕奢淫逸的享受,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對民間頻頻實施橫徵暴斂的政策。在這些政策中,便包括將梁山泊方圓八百里的水域收歸國有,百姓若想在其中捕魚、採藕、割蒲,必須要按照船隻的大小繳納重稅,凡私自捕採者一律按盜賊論處。


梁山泊周圍的百姓一向以湖為生,每日辛苦勞作也就混口飽飯吃而已,如今被朝廷斷絕生活來源,心中的憤怒、絕望可想而知。宣和元年(1119年),在求告無門的情況下,梁山泊周圍的貧苦農民、漁民聚集在豪強宋江的周圍,利用當地易守難攻的地形,公然打出了反抗朝廷的旗幟。



據史書記載,宋江義軍中的骨幹共有三十六人,但具體名諱不詳。宋人龔開曾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羅列出三十六人的名諱、綽號,大體與《水滸傳》相同,或許也正是作者施耐庵寫書時最早參照的“藍本”。儘管龔開的說法並無史料作證,只是一家之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三十六名骨幹組成的團隊戰鬥力驚人,讓宋朝吃盡了苦頭。


然而跟小說中的情節不同,宋江雖然在梁山泊舉起反旗,卻並沒有在這裡紮根,而是在擊潰朝廷的征討軍後便離開此地,在山東、河南、河北一帶流動作戰,跟朝廷打起了遊擊。由於宋朝承平日久,內地軍隊久不習戰,所以儘管宋江所部人數並不多,但每到一地卻能將守軍打得落花流水,以至於河朔(黃河下游)、京東(開封以東)一帶的宋軍望風披靡,但聞宋江大名便落荒而走,顯得異常狼狽。



宋江義軍到底有多能打,在史書當中有明確的記載。據《宋史·張叔夜傳》載:“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而據《東都事略》記載,當時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徽宗上奏:“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一個骨幹只有三十六人的團伙,橫行十個地級市,竟然讓官軍束手無策,拽不拽?


然而長期流動性作戰也有其弊端,其中最明顯便是後勤保障不足,如果不能在當地劫掠到財物和兵源,那麼等待宋江義軍的,只有日漸損耗後的歸於失敗。果不其然,就在兩年後(1121年)宋江乘船進攻海州時,中了知州張叔夜的埋伏,進攻時損失慘重,後退時又被截斷歸路,眼瞅著就要全軍覆沒。就在走投無路之際,宋江向張叔夜豎起白旗,請求率殘眾投降,並得到後者的同意。



(宋江)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見《宋史·張叔夜傳》。


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後,就此進入官軍的系列,並被派往各地征伐攻討,但至於是否參加過平定方臘、北伐遼國等系列戰役,至今學術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論斷,甚至連宋江最終的結局都是個未解之謎。


不過,宋江及多數骨幹雖然消失於歷史長河中,但有一人卻在若干年後重新出現在正史當中,並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此人便是在關中僭號稱帝的史斌,也即“九紋龍”史進的歷史原型(“建炎元年秋七月,賊史斌據興州,僭號稱帝。斌本宋江之黨,至是作亂。”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史斌在兩宋交替之際的建炎元年(1127年)起兵,一度佔據漢中,並向四川、西安進兵,在與官軍鏖戰多時後,才被名將吳玠勉強擊敗,最終落得個被凌遲處死的結局。這也是史書中關於宋江餘部活動的唯一記載,此後便再無相關事蹟流傳於世。

史料來源:《宋史》、《東京事略》、《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


文史磚家


歷史上有真實的宋江,也有真實的三十六天罡。但是其中的故事卻相去甚遠了,宋江起義的原因,不是當著公差因為犯事而後上了梁山,而是因為當時的稅太重。當時梁山泊附近大片區域,都被衙門劃成了擴田所,這個擴田所就成了公家的,本來百姓就指望著這點地這點水域吃飯呢,一下全部歸公,且出入打魚,都要課以重稅。這導致了好幾次農民起義,其中,宋江就是其中一支隊伍。

宋江當時拉了三十六人,《大宋宣和遺事》詳細記載了當時參與起義的頭領名單,包含大部分三十六天罡,其中有些名字的字有一點出入,但讀音也是相似的。譬如建炎元年(1127年)在陝西興州稱帝的史斌,就是《水滸傳》中的史進的原型。史斌起先是跟著宋江當部下的,此人非常勇猛,後來又跟著宋江投降,投降後又造反,因此進貢興州而稱帝。後來有一回終於吃了大敗仗,被宋朝將領、四川宣撫使吳玠殺死。這個吳玠不是什麼壞官,是著名的抗金將領,在當官期間與民同樂,為將又身先士卒,節儉而又愛民。

可見,好與壞,也不和《水滸傳》上說的完全一樣。宋江起義梁山泊,隨後就開始往西打,因為部將驍勇有謀,故而各地無人敢擋。宋江打下城池以後,不進行搶掠,而是宣佈貪官罪行,又殺富濟貧,因此聲譽越來越好。

朝廷得知這次起義後,決定招安。宋江沒答應朝廷提出的條件,於是朝廷又命令官軍前去討伐。宋江逃到青州,南下臨沂。又從臨沂往江蘇跑,被江蘇的官軍得知,於是追捕。宋江等人乘坐十多個大船下海,準備進攻連雲港(當時叫海州)。這個動作被海州知州發現,於是放出小部分人,即上千人的敢死隊員,去引誘宋江上岸。宋江上岸後直趨城池,結果半路遭受埋伏,船也被燒了。

這就是前進沒門,後退無路。

死傷慘重,副將也被擒了。

不得已,宋江決定投降。

投降後的宋江,自然成了官軍。你是官軍,自然要聽從朝廷派遣。至於他去沒去出征方臘,這個有爭論,但大概率是有的。還有一種可能,是根據宋朝將領的墓誌銘以及太學生的記載推出,宋江等人都被封了官,但是後來又叛了。因為朝廷是假誘降,真撲殺,等著以後弄死宋江等人,這被宋江識破,於是復叛。當然復叛的力量是不如從前厲害了,很快就被撲滅了。

留在梁山的人們,賦稅並沒有減少,依然沒法活。當時繼續反抗,戶部侍郎蔡居厚在青州,招降了五百人,隨即全部殺死。後來這人背上長瘡,很嚴重,要死的地步。他夫人痛哭道:“你招降了五百梁山濼的人,結果又將人家都殺了。我當時苦苦勸你,你不聽,到今天報應來了!”此人旋即而死。


豆子人民藝術家


從聚義招安到征討方臘的戰爭後,宋江再次起義,最後被擒殺害。

歷史上,方臘起義剛剛被鎮壓下去,宋江即被宋王朝派兵生擒並殺害了。南宋史學家王偁(chēnɡ)編寫的《東都事略·徽宗紀》記載的非常清楚:

“宣和三年(1121年)……夏四月庚寅,童貫以其將辛興宗與方臘戰於青溪,擒之。五月丙申,宋江就擒”。

前後只有一個月。同樣的記載在《折(shé)可存的墓誌銘》(1939年出土,墓碑現存陝西西安碑林)中寫得就更加具體了。折可存(1096-1126年),雲中(今山西大同)人,從北宋初年,祖上即為大將,並宋太祖趙匡胤“許以世襲”,世代都鎮守在宋朝的西北邊陲。折可存為河東路(轄區今山西大部和陝西東北部分)的第四將。

早在方臘起義前,宋徽宗為了與金人夾擊遼國,即已將其於陝西等西北地區的兵馬調至京師(《皇宋十朝綱要》:“(宣和三年,1121年)時北征(徵遼)事起,,陝西勁兵多聚輦(niǎn)下(指京都)。”)。折可存以第四將“兼領三將兵”來到開封。此時,正趕上方臘起義,他遂率所部隨童貫前去鎮壓。《墓誌銘》記載,戰鬥中,折可存“奮然先登,士(兵)皆用命,臘賊就擒”,然後便說:他被升“武節大夫”,在其“班師過國門(開封城門),奉御筆:‘捕草寇宋江’。不逾(yú,越過)月,繼獲,遷武功大夫”。墓誌銘中還有:折可存“俘臘取江,勢若建瓴”的話。

這便是宋江最後的結局。在他被招降後,確曾以宋軍裨將身份,率領本部參加了童貫統帥的宋軍,征討方臘,可能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到一個月,他便又再次起義,仍然成為了“草寇”,被宋將折可存俘獲,與方臘的命運一樣,被送到京師殺害。這裡和《水滸傳》的記敘有點不同。《水滸傳》說他徵方臘後回到開封,“衣錦還鄉”,受到皇帝褒獎,欽賜御酒,只是蔡京、高俅等朝中奸臣在“御酒”中下了毒,毒死了宋江。歷史上的宋江在征討方臘以後,根本就沒有回到京師,也不是國賊蔡京等給予什麼加害,而是由宋徽宗親自下詔書讓折可存“捕草寇宋江”。這不只是要置宋江於死地,而是給宋江定了“草寇”(古代起義的都被統治者定作為“寇”或“賊”)的性質。

應該說,宋江的結局是很悲劇的。這還不僅表現在他的被俘殺害上,同時還表現在他這次再起義,又當了“草寇”,並沒有帶著自己原先的全部人馬。他的隊伍主力改由楊志統領,仍然留在了宋朝軍隊中,為朝廷效力。《三朝北盟會編》卷六記載了宋朝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緊接著於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仍派童貫統帥大軍進攻遼國佔領的燕京以踐行與金人夾擊遼國的盟約。這次童貫仍然是將宋軍分作東西兩路。在東路軍中即有“趙明、楊志將選鋒軍”,這個隊陣的位置與前次徵方臘時宋江的位置是一樣的。宋江徵方臘時,也是在童貫大軍的東路,與宋將趙明等一起作為裨將率領自己的隊伍。

很顯然,楊志已經代替了宋江統領這支被招安的起義軍了。楊志率領的這支隊伍後來還參加過抗擊金人進攻開封汴京的戰爭。《三朝北盟會編》引《靖康小雅》記載,當時楊志仍率選鋒軍(前鋒軍)隨种師中(即《水滸傳》中第三回提到的魯智深做“提轄”時所在的“小種經略相公”)部救援被金兵圍困的開封汴京:

“公諱師中,(開)始斡(wò)離不(金軍攻宋的統帥)擁兵北還,公(种師中)尾襲其後,因令公留屯真定(今河北正定),未幾,趣(催促)公援太原(今山西太原),……賊(金軍)遣兵迎戰,招安巨寇楊志為選鋒(前鋒),首不戰,由間道徑歸。前軍參謀官黃友戰沒(死),胡軍四集,官軍潰散”。

這一仗雖然敗了,但從記載中清楚地看出,原來宋江起義的隊伍仍在,只是由楊志率領了。楊志被明確地說是“招安臣寇”,就更是明白地說明了他原來是宋江起義隊伍中的重要成員,而這隻隊伍即是被招降的宋江起義軍。

《水滸傳》中的宋江與歷史真實宋江的下場,結局所以不同,都是由“兩個”宋江的一貫思想、性格所決定的。《水滸傳》的宋江,雖然並不是“本意”而曲折輾轉地上了梁山,成為了嘯聚“108將”的首領,但是在他心中卻始終不以“造反朝廷”為然,其真正的願望還是要做個忠臣孝子,報效朝廷,所以一直想的、做的都是爭取讓朝廷招安,直到被毒酒毒死時還怕李逵造反,壞了他的“忠義之名”,先把毒酒讓李逵喝了。

在《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一書的卷首中,李卓吾說得好:“宋江身居水滸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國……忠義之烈也。”歷史上的真實宋江則不然,首先,他是主動造反起義的;其次,他的性格用的都是“橫行”、“肆行”、“剽掠”、“劇賊”、“嘯聚之命”等詞,招安後仍然是“獰(兇惡)卒肥驂(馬)意氣驕,士女駢(pián,形容人多)觀猶駭愕(驚恐)。”這裡看到的宋江,完全是一個兇悍無忌的形象,更談不上有什麼“忠君”、馴順朝廷了。最後,宋江完全是因為被張叔夜打敗,又燒了大船,無路可走而被逼迫投降的。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宋江在充軍發配途中,於江州潯陽樓的粉牆上題寫了一首反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黃巢是唐朝末年造反起義的領袖,他以流動作戰的方式縱橫於今天的十三個省區,先後攻佔了洛陽、長安,自己稱帝建立政權,把個唐朝鬧了個底朝天。“敢笑黃巢不丈夫”,如果是真的沿著這個“凌雲志”走下去,宋江就真的是歷史上真實宋江的形象了。可惜,《水滸傳》沒有這樣寫,於是便有了水滸中的宋江與歷史上真實宋江結局的差異與不同。


古典名著學堂


謝邀,歷史上的確有宋江這個人,也有張叔夜招降宋江一事。但宋江本事什麼出身並不得考。自然及時雨、閻婆惜這些事情也都是施耐庵藝術加工的。《宋史》裡提到過宋江,宣和元年起事造反,差不多宣和三年被剿。宋江造反的地點在梁山,(因為梁山離汴梁只有幾百公里,而且水路好走,所以宋江造反政治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手下有36人,戰鬥力極強,經常在太行山、山東、江蘇北部等地流竄作案(主要內容搶錢、殺人)。一般的地方武裝打不過他們。後來在連雲港幹了一票後,乘船逃跑的時候,被張叔夜組織的兩千多人給圍住了,並把他們的船給燒了,而且燒死了好些人,宋江看大勢已去,於是投降了。對於投降之後,史書上並沒記載。但有些地方誌上有些記載,基本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梟首正法了;另一種說法是朝廷寬恕了他的罪行,還給他封了官。

至於宋江為什麼造反?史書上並沒講,所以我們無法考察是否真的是被官府逼反,還是他本身就是有反社會人格。官府只管你流竄作案,有流寇性質,所以史書上不會對宋江有什麼正面的評價的。但是史書上既然有宋江,那麼就無可避免別人藉著他來發表自己的政治觀點。

首先,《水滸傳》流傳甚遠。我們知道是施耐庵寫的,施耐庵是羅貫中的學生,老師寫了篇名著,自己自然不能丟老師的臉,自己也要寫一篇。其實自南宋開始就有像《花和尚》、《武行者》這類獨立成篇的小說,隨著元雜居的改編,很多段子都膾炙人口。這些給施耐庵提供了部分素材,另外生活中一些場景也給他帶來了靈感。那麼主題是怎麼來的?我們知道施耐庵是泰州海陵人,跟著張士誠混,後來搬到了蘇州閶門,陳士誠敗亡後,朱元璋恨蘇州人對張士誠好,來了個“洪武趕散”。十萬人從蘇州閶門聚集往北去了興化鹽城這些苦寒之地。於是他搬到了白駒場。這個地方現在屬於鹽城大豐。但是大豐那個年代屬於泰州興化的。就像興化以前還屬於揚州。所以現在兩地都在爭。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施耐庵那顆怨恨官府的心。其實估計他也恨朱元璋,但是他不敢講。所以一個神邏輯出現了,皇帝是正確的,壞的是當官的,所以官府都是錯的,官府錯了,宋江就對了。

不過金聖嘆點評《水滸傳》,給出了一個深層次的解釋,說施耐庵是明褒宋江,實則是暗貶宋江。甚至腰斬了《水滸傳》。

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是俞萬春的《蕩寇志》。俞萬春是紹興人,世代官家出身,從小跟著父親剿匪。也考過秀才。所以在他的觀念裡就代表了統治階級的觀點,宋江就是流寇,匪就是匪,蕩寇是為民除害。

最後看下毛主席怎麼評價《水滸傳》之宋江吧。

看過水滸的人應該對宋江有一定的瞭解,宋江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其才可以作一個好皇帝,他本人對一點也有所認可。宋江是一個有意識形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想施展自己的本領。這就不難理解他一開始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這時候還代表了人民的某種意願,後來又願意並且想辦法接受招安。他的理想和抱負決定他要接受招安並且為招安做出諸多努力。宋江接受招安後,他的身份和地位已經有一個代表人民某種意願的人走向了與人民為敵的剝削階級的行列,和人民的關係走向了階級鬥爭的尖銳矛盾。但是招安對宋江來說是對的,這是他的意識形態所決定的,他認為只有這樣他才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是他自己早有選擇的道路。做了剝削階級後,他卻因為剝削階級的內部矛盾而選擇了投降,因為他不反皇上,所以只有投降,最後走到死。


炒米視角


歷史上的梁山起義軍勢力遠不及方臘的勢力,方臘黃袍加身自立為帝,是一個可以稱得上一個政權的皇帝。僅從這點上來講,宋江就不如方臘。歷史上的宋江手下僅有三十六人(具體參考《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並且其對北宋的影響、經濟都沒有產生多大的威脅,軍事上,以宋江為首的梁山軍遠不及小說裡攻城掠地的彪悍,而他麾下的將領們關勝、盧俊義、劉唐等等頭領在面對張叔夜為首的僅僅為兩千人的官兵時,並沒有小說裡寫的那樣戰無不勝。



宣和三年也就是1121年,北宋政府延續了其“國策”一貫作風,對宋江發出詔安,但很快宋江以兵臨海城城下拒絕了詔安,所以當候蒙死後,宋徽宗下令張叔夜去鎮壓也是去詔安宋江,張叔夜見宋江帶人從海上攻來,遂下令一千勇士伏擊宋江,就這樣,宋江就遭到了張叔夜的毀滅性伏擊,見寡不敵眾,被迫詐降張叔夜。宋江接受“招安”後,北宋朝廷對起義軍將領都授以官位進行籠絡。《宣和遺事》載:“宋江和那三十六人,歸順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勒,分住諸路巡檢使去也。”北宋朝官李若水,極度仇視農民起義軍,反對“招安”,可他卻又親眼目睹了宋江受“招安”的情形,於是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情寫了一首《捕盜偶成》詩:“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廓。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

宋江戰敗張叔夜無論是是詐降保存實力還是忍辱負重,不管是那種,不可否認的是,一年後宋江又重新舉起了義旗。但這次起義,很快就失敗了,宣和四年(1122年),宋江起義被宋將折可存鎮壓下去,宋江等人遭到殘酷殺害。


那麼,宋江有沒有可能去征討方臘呢?很遺憾,並麼有。宋江並非被朝廷招安投降,而是戰敗而降,而且張叔夜僅用千人就打敗了宋江,可見宋江的實力不可能被派去征討方臘的百萬大軍。而且宋江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投降,此時方臘節節敗退,杭州失守,三月歙州、睦州、忂州等地也相繼失守,四月方臘被俘,並不需要宋江去討伐方臘。史料中也記載了當時亳州知州侯蒙提議招安宋江,讓他征討方臘一事,但是宋徽宗沒有接納他的意見。1939年出土的《宋故武功大夫,河東第二將折公(可存)墓誌銘》上記載,折可存在鎮壓了方臘反叛之後,奉命捕獲宋江。日本學者宮崎市定則提出了“兩個宋江”論,他表示“五月就擒的宋江乃草寇宋江,而四月到六月平定方臘起義的卻是大將宋江。”所以“草寇宋江”和“討伐方臘的宋朝大將宋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青衫素人


宋江與《水滸傳》中的一些杜撰出來的人物不同,歷史上確有其人。很多史書、文人筆記裡頭都記錄了關於宋江的一些零星記載。汪應辰《文定集·顯謨閣學士王公墓誌銘》謂:“河北劇賊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張守《毗陵集·秘閣修撰蔣圓墓誌銘》謂:“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振,吏多避匿。”《宋史·徽宗紀》上記載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東都事略》中也提到當時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書建議:“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或足以平東南之亂”。《宋史·張叔夜傳》所敘最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頕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宋史》上記載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今山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歷史上也確有宋江起義,《宋史》中有明確的記載。通過宋《宋史》的記載可知,宋江起義的時間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義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橫行河朔,轉略十郡”。起義的首領是宋江。起義具有流寇性質,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據地。起義的結局是嚴重受挫後投降。起義的規模雖然不太大,但戰鬥力特別強,“官軍數萬不敢攖其鋒”。

起義的影響不算小,起義的中心區域梁山泊,距東京汴梁僅百公里左右,嚴重威脅著京城的安全。起義所涉及的地區,在北宋江是比較發達的。梁山泊在宣和年間是廣濟河中部的個湖泊,而廣濟河上游就是從北宋的都城汴梁城中流出,廣濟河又是京東重要的漕運通道,佔據廣濟河中間的梁山泊,對於北宋朝廷的政治、經濟、軍事威肋可想而知。宋江起義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夠記上一筆,在民間廣為流傳,足以說明它的影響。


歷史大學堂


歷史文獻記載: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山東鄆城人宋江率先在河北扯旗起事。

因小說《水滸傳》的影響力而名聲大噪的宋江起義,最初也不過只有區區36人參與其中 。因宋江起義規模太小,所以並未鬧出多大響動。

史料記載:“ 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盡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邊,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將,江乃降”。

宣徽時人汪應辰也在故友的墓誌銘上寫道:“河北劇賊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振,吏多避匿” 。

史書中並未交待宋江的身份,他是不是鄆城縣衙門中的刀筆小吏,抑或是梁山泊漁民首領,暫時還不能確定。宋江於宣和元年十二月在河北起義,而不是在山東。 宋江隊伍裡的骨幹有三十六人,手下的嘍囉估計在萬餘人左右。宋江手下人的職業以漁夫、農夫、僧人、礦工、小手藝人、江湖浪人為主,也有少數宋軍中的低級軍官參與其中。

宋江首先在黃河北路揭竿而起,然後衝州撞府,打家劫舍 ,對抗官軍, 引起了北宋朝廷的注意與恐慌。

宋江四方遊走,行蹤飄忽不定,得到機會冷不防就幹上一票,所以被彼時的官府形容成“流寇” 。

宋江麾下雖然人數不多,但剽悍狡黠,善於遊擊,靈活機動,因此屢挫官軍 。宋江一時間名聲大噪,威震河朔、山東。

文官出身的海州知州張叔夜謀勇兼具,他偵聽到宋江欲犯海州,做了充分的準備。張叔夜挑選精兵千人埋伏在海州城郊,再派少量士兵到海邊主動挑釁宋江,引誘義軍登岸廝殺。宋江見敵軍人少,果然中計。見義軍棄船登陸,張叔夜埋下的一千伏兵吶喊著衝出,將宋江人馬圍得水洩不通。宋江劫來的十餘艘海船也被宋軍敢死隊放火焚燒,端地是走投無路,入地無門。宋江帶領手下的弟兄們奮力拼殺,無奈敵眾我寡,又見船隻挨燒,斷了退路,不由得心裡發慌,陣腳大亂。張叔夜得勢不饒人,他揮兵突進,將宋江副將吳佳亮(疑似吳用原型)俘虜。宋江見敵軍圍困萬千重,己方大勢已去,難以突圍,只得放下武器,願意接受朝廷招安。

宋江接受招安後被編入張叔夜的部隊中。《宋史·童貫傳》對宋江徵方臘一事沒有提及一字,攻入青溪幫源洞擒獲方臘的立功將領中最出名的是驍將韓世忠,還有其他幾位知名將領,卻唯獨沒有宋江的名字。

查史料獲知,方臘被平在先,宋江接受招安在後。由此基本可以斷定,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有接受招安、歸降朝廷一事,但受命參與鎮壓方臘一事卻沒發生過,純屬於訛傳。

之後,宋江旋而復叛,被宋朝官兵逮到並遭誅殺。



插圖為網圖



鐵馬冰河wu




首先要肯定歷史上有宋江這號人,確實領導一枝農民起義軍,確實有點影響,給北宋造成一定威脅,被宋徽宗稱為四大寇之一,跟江南方臘齊名,當然沒有方臘影響深遠。

其次宋江這個人,在歷史上真實的形象是個爺們,男子漢,敢做敢當,不是書中那個虛偽,假仁假義的宋江,也不是一心想招安,也想成就一番事業,可是實力不行,只在梁山泊一帶混,被官軍打敗,為了哥們義氣,投降了朝廷,跟著童貫大軍征討方臘。記著,是幫官軍一起打,不是自己親帶大軍征討。

最後梁山好漢不是108將,就只要36將,比如武松,魯智深,林沖,戴宗之流確有其人,也不是書中那麼威風堂堂,不過尋常草寇罷了,別說徵遼,徵方臘,連官軍都一敗塗地,全部投降,最後宋江看兄弟都敗了投降官軍才投降了。根據歷史一貫尿性,宋江和眾兄弟下場比書中還慘。書中好歹也是英雄本色,現實不過流寇,無英雄行為,更沒有多大成就。如同一陣風,不知所起,也不知何時滅,默默無聞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宋江要感謝水滸傳,揚名立萬,流芳百世。中國人也許不知道李自成,張角,張獻忠,黃巣。卻人人知道宋江。



醉劍書


提起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等別稱,人們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同一個人~宋江。這個《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真的是婦孺皆知。


小說中的宋江是山東鄆城的小吏,因私放晁蓋等人獲罪。其輾轉入夥梁山好漢,繼任水泊梁山頭把交椅。他主張並接受朝廷招安,遵旨帶領梁山一百單八將征討方臘,戰爭結束返京時,只剩二十七將。最終,宋江亦被蔡京等人毒殺,埋於蓼兒窪。


因為梁山好漢的悲慘結局,人們對宋江也是褒貶不一,他被招安的行動也一直被人詬病。有人說他是假道學真強盜。金聖嘆更是抨擊他純用術數籠絡人心,在一百單八將中是下下等,認為施耐庵痛恨宋江的奸詐才塑造瞭如此形象。



一部《水滸傳》千人閱盡,千種觀點。也許有人面對這樣鮮活的宋江形象,會疑問宋江完全是施耐庵小說杜撰的,還是歷史上真有其人呢?他真實的結局又是什麼樣呢?


有書君認為,我們不應以個人好惡,應理性的評判一個人。據史料記載,確有宋江其人。他也曾揭竿而起,後被招安,隨後再一次起義,兵敗被殺。


有書君就來聊聊真實的宋江吧。


一,宋江起義原因。


在各種史書和傳記中,對宋江和三十六罡星都有零星記載。宋江乃山東鄆城人,出身不詳。宣和元年,他並不是因犯了官司而謀反,而是因朝廷賦稅太重,迫於生計艱難才率三十六將起兵謀反。


宋江並沒有在水泊梁山建立根據地,他率兵一直在河北、山東、還有江蘇一帶流竄作戰,戰無定策,屬於流寇性質。三十六罡星人數不多,卻給宋軍造成了很大麻煩。有書君覺得,宋江部隊之所以能和幾萬宋軍抗衡,並不是其戰鬥力超強,而是得益於宋江率部下流動作戰,機動靈活,也許這就是游擊戰的雛形吧。



二,宋江兵敗投誠。


宣和三年,宋江率兵來到海州城下,他截獲了十幾艘官船,揚言要攻城。他做夢也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天敵~海州知府張叔夜。張叔夜看似弱不禁風,實則飽讀兵書,謀略過人。張叔夜誘宋江離船,然後燒其船隻斷其後路,宋江兵敗投降。由此看來,真實的宋江並非主動招安,而是戰敗為保兄弟性命,無奈投誠。


不但史書對宋江招安有所記載,而且北宋大臣李若水的一首《捕盜偶成》也記錄了此事。“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廓。殺人紛紛剪如草,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赦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仕女駢觀猶駭愕。”有書君認為,此詩進一步佐證了宋江起義和招安之事。



三,宋江是否征討過方臘?


宋江被招安後是否去徵方臘,史書也是各執一詞。雖然有史書記載宋江徵方臘並大獲全勝,可是許多後世學者對此大加質疑。更有日本學者提出了“兩個宋江”說,認為徵方臘的不是流寇宋江,而是北宋大將宋江。


有書君認為,無論是在隊伍人數還是戰鬥力方面,宋江和方臘的實力,根本不在同一檔次,宋江也無力與方臘抗衡。


其次,宋江招安是在宣和三年二月,方臘兵敗是在宣和三年四月。從時間節點分析,宋江也來不及準備遠征方臘。有書君認為,應該宋江未徵方臘的說法比較靠譜。



四,宋江再次起義,兵敗被殺。


朝廷招安多數是先誘降,然後誅殺。宋江亦未真心投誠,時刻提防朝廷詭計。


不管當初宋江投誠是權宜之計以保存實力,還是為兄弟忍辱負重。總之,宣和四年,宋江再次揭竿而起,只是很快被宋將折可存鎮壓下去,並被殘忍的殺害。


有書君認為,真實的宋江只是一介普通的流寇,他沒有《水滸傳》中的宋江號令群雄一呼百應的威名。兩者雖有不同,可是殊途同歸,都難逃最終的悲慘命運。


真實的宋江,也許沒有想到會藉《水滸傳》揚名立萬,本應雁過無痕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卻成了家喻戶曉的經典人物。歷史有時就是這樣奇妙,頗有盛名的黃巢之類無人知,宋江卻人人知道。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宋江因施耐庵所著小說《水滸傳》而婦孺皆知,數百年來,成為了小說、戲劇、電視、電影中最讓人熟悉的藝術形象,粉絲眾多,擁躉無數。

在小說中,宋江,字公明,綽號及時雨,本為山東鄆城縣押司(宋朝衙門書吏),後落草為寇,成為了梁山泊義軍108條好漢的首領,率領千軍萬馬,與朝廷作對,成為當時朝廷的心腹大患。

由於宋江有忠君思想,後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朝廷許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招安後,宋江接受朝廷的安排,對外出徵遼國,對內平定田虎、王慶、方臘起義,戰功卓著。但在這些戰爭中,梁山好漢戰死過半,加上病死的、離開的、被害死的,一支強大的義軍隊伍就此瓦解。最後,宋江也被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用毒酒害死,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以悲劇結束。

那麼,歷史上真有宋江這個人嗎,他的結局又如何呢?確實,根據史書記載,北宋確實有宋江這個人,也確實曾起義,後也確實被招安。

《宋史•侯蒙傳》記載說, 1119年,宋江帶領三十六人造反,作亂山東、河北等地,三年間橫掃十多個州郡,所向披靡,朝廷派出軍隊討伐,反被宋江打得丟盔卸甲,一時間,上下恐慌。宋徽宗迅速召集群臣,反覆研究,商議對策,最後一致決定改討伐為招安,並委任禮部侍郎張叔夜為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知州、招討使,趕往宋江目前準備攻打的海州,專門負責招降工作。

張叔夜臨危受命,於1121年二月到達海州。為爭取更多招安籌碼,張叔夜決定先打後談,先挫其銳氣,再招安便容易多了。張叔夜經過詳細謀劃,組成了一支千餘人的隊伍,先設下伏兵,然後誘敵深入,一舉挫敗了宋江的攻城部隊。接著,他又燒燬了宋江的戰船,俘獲了宋江副將吳加亮等人。

在取得這些談判優勢後,張叔夜再以高官厚祿招安宋江,宋江要打打不贏,想撤脫不了身,他經過反覆權衡後,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入朝做了官。故當時有一句民諺形容此事說:“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不過,所謂梁山108條好漢,純粹是杜撰。據史料記載,宋江曾帶領他的義軍經過楚州沭陽縣,當時的縣尉王師心,只帶領弓手80多人,就將宋江打敗、趕走,可見宋江當時人馬確實不多,力量也不強,人數最多時,也不過數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