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功的人,爲啥當初卻未能考取一個更好的本科

很多成功考研985名校甚至清北的人在備戰考研中有著極高的規劃能力,執行力與毅力,諸如每天覆習十幾個小時。 而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自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的院校。

考研成功的人,為啥當初卻未能考取一個更好的本科

小編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為什麼有如此高的執行力卻為何沒能考取一個分更高的本科?是他們大學後突然努力了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開智晚”使我在大學成為神話

我來說一種情況。有的人“開智”(我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詞比較好)晚,就是高中及以前並不知道為什麼考大學,學習不過按時上課,隨便寫寫作業。老師講的好或者抓的緊就多學一些,相應的課程成績就好點;反之就差點。課下也不會用心查缺補漏,錯題都不知道多看兩眼,更別提提高什麼了。高考競爭如此激烈,這樣準備結果可想而知了。

上了大學以後彷彿才有“神”了,一掃之前“行屍走肉”之態。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了,相應的也會積極準備。對於考研這樣具體的目標,自然是積極瞭解,結合自己的優缺點積極應對準備。目標清晰且堅定,尤其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時候,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之類的也不是那麼不容易做到了。

總之,個人經驗就是,真的想做什麼的時候、會有很大能量的,甚至能讓自己意外。

考研成功的人,為啥當初卻未能考取一個更好的本科

來源於知乎網友:qwertyuiop

“玩伴”都走了,我就是強者!

你真以為,如果考研變成和高考一樣是個全民遊戲的話,那些現在考的好的這些人還有什麼機會麼?

初中碾壓你,高中碾壓你,大學你就翻身了?唯一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走了,不玩這個遊戲了,你才能補上爽一把。和智力、執行力毫無關係…

我可能得罪了一噸考研的人,你們別急著撕我。我其實想說的是,這份執行力,彌足珍貴,而聰明並沒有什麼卵用~

執行力這種東西“用則進,廢則退”

同學,人是變化的啊。不要用孤立的、靜止的形而上學方法論思考問題。而要用聯繫的、運動的辯證法方法論思考問題。

考研階段有高執行力,不代表讀研階段有,不代表本科階段有,更不代表高考時也有。自制力(執行力)這種東西都是“用則進,廢則退”。考研時想用,就發展出來了,其他場合不想用,就沒有發展出來,或者退化了。

你還有一口氣,做什麼都不晚

小升初逆襲,初升高逆襲,高升本逆襲這都沒什麼問題。

為什麼到了本升研逆襲,就有一大堆人大驚小怪了?

記住,你還有一口氣的時候,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晚的。

誰都別攔我,我要學習!

那是因為高考前沒好好學習,因為那時候只是家長或者環境逼你去學習,等你到大學發現你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買不起房子,打不起遊戲。這個時候誰都別攔我,我要學習!

今日話題

為什麼很多考研成功的人有如此高的執行力,當初卻未能考取一個更好的本科?快來分享你的觀點吧!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場。

考研成功的人,為啥當初卻未能考取一個更好的本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