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比歐美奶粉標準更嚴苛,爲何大家還拼單海淘代購國外奶粉?

百花谷火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直到現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尤其是產品質量仍心存疑慮。儘管近年來,國產奶粉的合格率達到99%,但每個人都擔心自己成為那不幸的1%。一次三聚氰胺事件,成為國產奶始終繞不過去的坎,寶媽們更傾向於拼單海淘代購國外奶粉。但中國奶粉標準是嚴於國際推薦標準的,為何還傾向於國外奶粉?

1.海外乳業有成本優勢,奶粉價格更低。

相比起外國奶粉,中國乳業生產的成本較高,尤其是佔據著很大成本的奶粉原料、銷售費用,使得乳品價格高居不下,在和國外奶粉競爭中處於劣勢。香港特區、歐洲成規模的代購產業鏈存在的原因,正是因為其乳產品成本低。

2.海淘進口奶粉的年齡分段更多,更有針對性。

海淘進口奶粉的分類段數更多,以熱銷的某款海淘進口奶粉為例,產品有PRE段(0-3個月嬰兒),1段(0-6個月嬰兒),2段(6-10個月較大嬰兒),3段(10-12個月較大嬰兒),1+段(12-24個月幼兒),2+段(24-36個月幼兒)。國內奶粉一般分為1段(0-6個月嬰兒),2段(6-12個月較大嬰兒),3段(12-36個月幼兒)。

海淘奶粉全面的年齡分段更有針對性,能滿足寶寶的不同需求。

3.海淘進口奶粉多產自有優質奶源地的國家

乳製品與紅酒、咖啡一樣,產地是決定其品質最重要的一環。以海淘的進口奶粉較多的來源地為歐洲、新西蘭、澳大利亞等,這些都是公認的擁有優質奶源地的國家地區,在這些“黃金奶源帶”地區的奶牛可帶來相對高產量高品質的奶源。


當然,我們要知道,海淘奶粉與國產奶粉各有千秋,不能評定孰好孰壞,海淘奶粉也有風險。海淘進口奶粉來源可能並不穩定可靠,因為在貨源上貿易商一般不是直接與國外生產企業簽訂銷售的,而代理各銷售商良莠不齊,可能存在假冒的風險。所以寶媽們在選擇時要根據寶寶對奶粉的適應情況合理選購,畢竟寶寶喝的奶粉只有適合才是最好的。


我是知食君,海龜奶爸,對食品有嚴格要求的資深媒體人,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兒童餵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知食說


憑心而論現在的國產奶粉做的還不錯,那媽媽們為何還要代購海淘?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之前“大頭娃娃”以及“毒奶粉”事件的影響,當時可是轟動了全國的熱點新聞,人們潛意識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再加上國外的奶源確實比較好,以及監管的強度非常嚴格,現在的父母經濟條件好的情況下自然想讓自己的孩子什麼都用最好的......

關於現在媽媽們爭相搶購的各品牌熱銷奶粉小編歷經了千辛萬苦找到了一份廣大網友彙總的一份表格以供大家參考!


Vera小貼士:

OPO結構脂:使奶粉的結構更接近母乳,更易吸收的同時減少便秘和排便困難。

CPP酪蛋白磷酸肽:有效的促進鈣,鎂,鋅的吸收。

葉黃素:有效保護嬰兒的眼睛,抵擋藍光和氧化。作為天然抗氧化劑能保護感光體外結部位含量豐富的DHA免受氧化。

牛磺酸:可以促進嬰幼兒腦組織和智力的發育,提高神經傳導和視覺機能,改善分泌狀態,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乳鐵蛋白:具有廣譜抗菌的效果,對鐵的吸收,人體腸道的菌群有調節作用。免疫調節作為抗氧化作用抗癌症的作用等...

DHA:促進大腦發育和視網膜的發育(這個你們肯定知道是什麼啦)

MFGM:能夠幫助寶寶腦部發育,讓大腦反應靈敏,同時還對免疫和胃腸道健康有益。

看了這些品牌奶粉所含成分後,明顯丹麥的麥蔻(樂享)以及荷蘭的海普凱諾(1897)最好,而這兩者都是國外的奶粉,所以有條件的媽媽一定會選最好的給自己的寶寶喝吧!

➕關注“Vera育娃”瞭解更多育兒,健康知識...


Vera育娃


作為曾經的乳業從業人員,我來說兩句真話,當然,我這裡涉及到的是整個乳業,而不是單指奶粉。

第一,標準嚴苛我不認同,你說的標準是產品標準,而不是整條產業鏈,比如運輸環節,拿小日本的養樂多酸奶來說,是全程冷藏運輸,當然,實際上是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全程冷藏的,可對比我國的酸奶,這幾年才開始用冷藏車,並且到現在還不是每個地區都強制用。

第二,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現在各位看到伊利蒙牛都是幾百億的銷售額,是消費者對國產奶恢復信心了嗎?不是,是公關做的越來越好,有些小事件你們根本不知道,比如有問題的奶會迅速的產品召回,出現了單獨消費者的投訴,馬上給錢或者買一賠三。

第三,國內乳企沒良心,為什麼在國外喝的都是五六天保質期的鮮奶,而我國喝的都是45天保質期,半年保質期的利樂包,利樂磚包裝的奶呢?因為鮮奶保質期短,運輸距離也就短,要做全國市場就要建眾多的牛奶廠,成本高,而利樂包,利樂磚就不一樣了,45天的保質期,從工廠出來,運輸到經銷商庫房用個兩三天也不是事。但鮮奶的營養含量是利樂包的奶能比的嗎?

價格也是很感人的,比如特侖蘇,經銷商取貨的價格是40元左右,賣給超市60元,超市賣給消費者67,50%的毛利堪比房地產,你們喝的所謂高端奶只不過是40元產品,況且生產廠也是要賺錢的,所以成本價還不到40元呢。當然,金典也一樣,你們真的以為是像廣告裡演的那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啊,哪有那麼多草讓那麼多牛吃,吃的都是秸稈,和新西蘭的吃草的牛產的奶能比嗎?

更奇葩的是自創品類,創造了所謂的常溫酸奶,比如安慕希,純甄,你一破乳飲料叫什麼常溫酸奶,酸奶有幾個月保質期的嗎?

總之我是不喝國產牛奶的,有些內幕更噁心,我就不便說了,如果各位想喝奶,建議是這樣的選擇順序:國外奶~國內鮮奶~國內純酸奶~國內純常溫奶~國內乳飲料(相當於營養快線)。


用戶73479157066


最近幾年來,中國的年輕媽媽們,沉迷於為孩子海淘,奶粉首當其衝,另外還有尿不溼,輔食,洗護用品,餐具,甚至玩具等等,當然,不好意思的說,我也是其中一員。




海外奶粉如此受寵,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這其中,消費者心理,是不可忽視的基本影響因素。國內消費者對目前國內乳品的質量基本滿意,但對於“乳品是否還會再出現重大質量問題”表示“不能確定”,這顯示出消費者對國內乳品質量仍持擔憂態度、信心不足。

“我們還是低估了三鹿事件對消費者的衝擊,這兩年中國大陸消費者在歐美甚至香港搶購嬰兒奶粉就是證明。”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中國嬰兒奶粉創新崛起與質量升級”高峰論壇上說。

媽媽們其實都知道,“洋奶粉”不都是極品,“國產貨”也並非都是次品。近幾年,各大乳企在奶源把控、加工技術和檢驗檢測等環節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可以說,當前國產主流品牌奶粉質量是過硬的。但扭轉部分國內消費者“外國的月亮更圓”的固有思維模式仍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寶寶的口糧,我們寧願選擇自己信得過的。由於對國內奶粉信心不足,還有一些固有的錯誤思維所帶來的心理影響,導致眾多國內的為人父母者寧可費盡心力捨近求遠,也要通過“海淘”等形式來完成所謂的“把最好的帶給自己子女”。

此外,我認為,價格優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舉例說明,愛他美的一款1段800g奶粉,在德國亞馬遜網站上的標價為19歐元每罐,大約摺合人民幣135元,同款產品在淘寶全球購的價格則在160到190元間不等。而同款的國內原裝進口的產品價格,電商平臺標價是260元,在大型超市,更是賣到326元一罐。在如此“比較”下,消費者紛紛選擇“海淘”實在不足為奇。

但是,更多媽媽現在也瞭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配方奶粉在製作時會考慮當地的飲食和氣候環境等因素,所以,某國或某地的奶粉更加適合當地的寶寶,卻不一定適合我們中國的寶寶,於是可能會存在孩子對奶粉過敏,或者營養元素不能滿足的情況。

而且,代購奶粉不僅可能買到假貨,更大的隱患在於無法提供我國入境檢驗檢疫合格證,衛生質量和安全性無法保證。售後更是難以保證。

所以,我們寄希望於“史上最嚴奶粉監管政策”,只有我們國家的奶粉真正實現靠得住,才能徹底打敗海淘產品。


妍顏萸宇


難道不是因為價格嗎?!!!不過還是有一丟丟的不相信質量吧。

我舉例自己家的情況,出生後母乳很足,沒吃過奶粉,十個月時體檢身高剛發表,發育的一般,建議停母乳改奶粉餵養,我於是開始了奶粉選擇路,看了很多奶粉,都是國外的,最紅那些aptamil,a2,cow之類,也會去一些論壇看媽媽的心得,發現歐洲小眾奶粉越來越多了,比如gallia,bellamy(是這麼拼嗎?貝拉米,佳麗雅)於是,我對法國的這兩款很感興趣,又便宜又不錯,看很多歐洲媽媽都用這個,也就200來一罐。

就在我興致勃勃選奶粉的時候,老公點開了他平常海淘買東西的網站,他買東西的時候我也瞄了一下,嗯?hipp,喜寶!這個奶粉也是經常看到,一看價格20歐?買3罐免運費,hipp最主要是天然有機益生菌系列有名!我寶寶那時候腸脹氣搞得我痛苦不堪,半夜經常大哭醒過來(其實不是腸脹氣,誤診了)所以那時候海淘過治療腸脹氣的藥,這個hipp我一看含有機又益生菌,果斷就用它了,於是海淘這裡開始。

當然海淘要半個月,我寶寶馬上要吃奶,所以我先從實體連鎖母嬰店買奶粉給寶寶應急,也是買喜寶,免得海淘奶粉到了要轉奶麻煩,去店裡一問,人家說德國版喜寶人民幣140-150!我一聽價格跟我海淘一樣!我為什麼還要千辛萬苦去海淘呢?!!

買了一罐,吃起來,在購物過程中,銷售員跟我套近乎聊天發現我是因為醫生建議加強寶寶營養才吃奶粉,馬上建議我選國產配方官方指定喜寶而不是海淘德國版,因為老外喜歡吃牛排,蛋白質豐富,奶粉裡不含高蛋白,中國人飲食關係蛋白質不那麼多,國產官方喜寶添加更高含量蛋白質,對寶寶發育特別好!

我一聽當然心動啦,馬上問國產喜寶價格----噹噹噹368!!!也就是說一罐奶粉,國產368,德國150,德國版買2罐還餘68元呢!呵呵。

但我還是猶豫了,畢竟多添加蛋白質是多麼的吸引寶媽,有孩子之後單反所謂對孩子發育有好處的東西寶媽都是入魔般的就買買買了。還好當時老公就在身邊,男人就是理性(or心疼錢???)反正老公說:那中國人那麼多在歐洲的都喝歐洲版奶粉,不都缺蛋白質了?再說十個月了輔食也添加了,直接吃肉魚更多蛋白質啊。

最後當然買便宜的喜寶啦。這裡我要說一句,以一個月賺2000工資來看,一個德國人2000歐孩子奶粉20歐一罐,中國家庭2000月薪孩子奶粉368一罐,德國家庭可以買100罐,中國家庭只能買5罐,過分啦哦,真的過分了,哪個國家在乳品產業貼錢保障民生哪個國家靠這個行業暴利賺錢,看出來了嗎?看出來了嗎?

作為孩子成長的必要伙食,一個國家干預補貼都是應該的,至少要讓每個孩子吃得起奶吧,能賺錢的地方已經那麼多了,guojia是不是該過這一塊利潤呢!


sofia5201314


作為在乳企三年的管理人員很負責任回答這個問題吧。

一是我們奶粉加工生產起步晚,在早期確實不如國外。

二是我們國內奶粉企業很多在研發方面投入力度和持續度雖然是很高了,但是鑑於我們研發同樣起步晚,所以在國民心目中的信任感不是很高。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曾經我們的研發做得真的不好。這點,需要承認。

三是營銷水平的問題。我們的營銷能力和水平,同樣因為起步晚,國民整體文化水平和審美水平,等等原因,不如國外做的好。恩,直到現在,國產奶粉營銷水平都不如國外的,這點是實話。

四是很多人跪久了,覺得我們之前不行,現在和未來也行。事實上,國產很多品牌的奶粉都是用A加奶源,是最好的奶源。在研發方面,也是積累多年,厚積薄發,產品質量趨於穩定,更合適中國寶寶。

另外,一些國外牌子的奶粉,是咱們中國人兼併購啦~或者廠家已經股權被某些國內企業控股。

再另外,一些洋奶粉就是國內代工生產的😂

還有就是,各奶粉品牌都有營養部(名稱叫法不一樣),專門跑醫院渠道的。所以~大家秒懂吧!


小黑豆


非常非常鄙視這種帶有嚴重誤導大眾的問題,因為在絕大部份的指標上都是非常相似的,根本沒有你說的情況。這張圖是網上搜來的,僅供參考。

至於為什麼買進口奶粉。

第一,安全有保障。歐盟對於嬰幼兒奶粉非常非常嚴格,只要是正常途徑購買的,根本不會出現危害寶寶健康的問題,假如要出現三鹿這種情況,領導人別說下臺,坐牢都是有可能的。

第二,價格便宜。自己去超市比較下就知道了。

第三,任何企業進了中國都會大變樣,能買國外原版的,就不要買中文包裝的



魔人布歐9


我孩子現在1歲多,我說說我為什麼不喝國產奶。

有幾個考慮吧……

1、便宜。我不是海淘,是有親戚在國外,讓他買了寄過來。加上關稅運費,每罐還是比國產便宜50到100元。小孩一個月至少4罐,能省400左右。

2、相對來說比較放心。要知道標準定的都容易,關鍵是執行啊!說好聽的誰不會,是不是?做的到嗎?我覺得現在大家不願意買國產奶粉,不是對奶粉標準不放心,而是對質量監督不放心!當年三鹿還是免檢企業呢……

3、裝逼!吃進口貨,多好啊……


這時候只要微笑就好了


嬰兒吃奶粉就是蔑待嬰兒,就如同趙本山賣柺一樣,有好褪不用拄拐一樣的愚蠢,天天討論中國的奶粉還外國的奶粉安全,為什麼不吃母乳?人們能讓奶牛多產奶,為什麼嬰兒吃不到母乳?人的智商都哪去了。


思想加29454


哈哈哈哈!國產奶粉標準是嚴苛!!問題的重點是,國產奶粉只是標準嚴苛,屬於發射後不管類型的導彈!!!就是出了問題結果沒人管沒人為後果負責!!當然你們可以說三鹿奶粉不是也處理了責任人嗎,,那叫處理嗎??受害者滿意那處理結果嗎??而國外奶粉起碼的製造廠商能嚴格按標準去生產,能保持不會造假,,最重要的是人家的法律責任查出造假,會讓造假者傾家蕩產把牢底坐穿!!!!中國的奶業前段時間不是又查出來一個知名品牌出問題了嗎!!!結果又處理成啥樣了!!!沒聲沒息的!!!奶粉是給祖國的花朵吃的!!!這種問題奶誰敢給下一代吃呢!!!外國奶粉造假有沒有,有!!!很多都是國產奶粉運去香港重新包裝一下再回流的!!!!這事也曝光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