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扶貧先扶志 勤勞致富當「明星」

“做夢也沒想到我這個殘疾人能榮獲全鄉五星級致富標兵,回想起頒獎現場,我以養牛收入第一名的成績,受到縣鄉領導的表彰,這兩天來我一直很激動!”48歲的太山廟鄉梁溝村貧困戶張紀波身殘志堅,孤單一人,勤勞致富養牛19頭,榮登創業致富榜首。去年10月份以來,他養牛總收入83000元,被評為五星級脫貧致富能手,按照收入總額5%的獎勵標準獲得創業致富獎金4150元。

提起養牛大王張紀波,梁溝村支部書記張文奇翹起大拇指直誇讚,身殘志堅毅,人窮志不短,勤勞闖富路,靠著智慧的頭腦、勤勞的雙手奮力打拼,堪稱村裡致富楷模,現在是全縣響噹噹的“大明星”。

2004年,張紀波開著三輪車拉著飼料粉碎機為周邊群眾粉碎花生秧,一次不小心左手被粉碎機絞進機器裡,大拇指和食指被錘片碾壓的血肉模糊,後來左手肌肉痙攣、萎縮,成為“一杆錘”。因家境貧寒,妻子外出務工,他一個人在家拉扯著女兒,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後來,妻子嫌他沒本事,不願與他共同生活,執意要離婚,無情的拋棄父女倆,一去不復返。

人過中年,遭遇婚姻變故,但張紀波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樂觀的面對生活,依靠勤勞雙手誠實勞動發家致富。2016年,女兒出嫁後,他利用到戶增收產業扶持項目資金開始養牛。資金短缺,技術匱乏,鄉村幹部為他聘請養殖技術員,主動協調信用社為其發放小額信用貸款資金5萬元,幫助其擴大養殖規模。2017年,他購買母牛11頭繁育育肥。今年順利產下8頭牛犢。今年春季信用貸款到期,他誠實守信按期歸還貸款本金。信用聯社看到他個人徵信信譽高,又向他放貸3萬元,繼續扶持他發展養牛業。張紀波還經常利用手機上網,查閱現代養牛育肥技術、防疫知識、牛市行情,藉助互聯網學習養殖實用技術,成為養牛行家裡手。

扶貧先扶志。6月24日,南召縣太山廟鄉舉行表彰貧困群眾就業創業發致富標兵暨社會力量帶貧頒獎儀式。設立創業致富標兵獎、星級致富能手獎、致富特別感動獎、優秀企業帶貧獎等獎項,按照純收入5000元至20000元設置1--5星,不同星級設置2%--5%的獎勵標準,鄉里為梁溝村23戶貧困致富標兵、致富能手發放獎金3.34萬元,為4名獲得“致富特別感動獎”的貧困戶獎勵液晶電視機。

同樣,獲得致富標兵獎的55歲貧困戶馬延雪,被梁溝村群眾稱為“拼命三郎”的女漢子。身材瘦弱、皮膚黝黑的馬延雪,丈夫半身不遂,長期臥床,兒子在鄭州上大學,因病因學致貧,像兩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來氣。她身挑家庭重擔,一個人幹幾份活,每天穿梭在村內不同企業務工,在雲太蟠桃種植合作基地修建、嫁接、犁地、耙地,在大艾艾草種植合作社裡除草、收割、加工、裝車,擔任村保潔員,清掃村內道路、清理垃圾,整天忙得像陀螺,一天從天明忙到熄燈。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她和兒子務工收入60000元,被鄉里評為勤勞致富標兵,獲得3000元獎金。

66歲的五保貧困戶胡保全,在北京從事園林綠化,月收入近2000元。今年家裡實施危房改造,他返鄉後一個人沒日沒夜砌牆,從來不給村裡添麻煩,自力更生改變生活現狀;73歲的五保貧困戶王富行,體弱多病,不畏疼痛,養牛創收;貧困戶李保全妻子身患乳腺癌,住院多年,最終不治而終,花費醫療費50萬元。李保全為償還鉅額欠款,四處借款購買2臺大型農機具,自己駕駛在家裡創收,鼓勵兒子外出務工,內外兼收,一舉擺脫貧困。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擺脫貧困必須依靠誠實勞動,勤勞致富最光榮!通過評選星級致富能手和致富標兵,建立獎勵機制,就是要培育本土精神偶像,用群眾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身邊人,引導貧困群眾見賢思齊,勤勞致富,向標兵學習、向楷模學習,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早日甩掉貧困帽!”。南召縣紀委駐梁溝村工作隊長張繼偉說。

太山鄉梁溝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130人,在縣鄉政府、部門的幫扶下,很多貧困戶不甘貧困,勤勞致富,依靠靈活就業、發展產業發家致富,湧現出許多致富能手和感人故事。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6月份,扣除國家政策性收入,貧困群眾務工就業和發展產業收入79萬元。為弘揚“勤勞致富光榮”的價值觀念,增強群眾“自我造血”功能,梁溝村率先在全縣開展評選“貧困致富標兵”、“貧困家庭發展感動獎”,為先進典型隆重地頒發獎金和證書。

南召縣太山廟鄉黨委書記秦性松說,“我們注重扶志與扶智相結合,造血和輸血相結合,在梁溝村率先開展評選創業致富標兵、致富能手,優秀帶貧企業,旨在弘揚勤勞致富光榮的美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我們從鄉財政拿出30萬元,在全鄉18個行政村評選100名創業致富標兵、20家優秀帶貧企業,激發群眾就業創業熱情,增強群眾自我發展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