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該不該買郵票呢?

進行郵票投資是為了獲得一定的回報。如果確定只會產生損失,而不能有所收益,那麼,我們還有必要買進郵票呢?倘若買進郵票可以獲利,為什麼不買呢?

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找到理由迅速作出買與不買的決定。

現在,該不該買郵票呢?

現在,該不該買郵票呢?

那麼,支持我們不買郵票的理由是什麼呢?

首先,以“文”字票、編號票和JT票為代表的品種,雖然曾經給早期介入的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是,從近些年來的走勢情況看,其回報率相當令人失望,使得價值投資的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從而動搖了投資者固有的對這些品種的最基本的認識。即使像“庚申年”(猴)郵票這樣的常青樹,其投資收益率也是難以令人滿意。

其次,目前市場估值標準處於一個由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過程之中,即便是理性投資者也處於一種投資的飄忽不定的狀態,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市場的凝聚力和爆發力。

最後,市場經過多年的連續調整之後,場內資金絕大部分已處於嚴重套牢的狀態,可以動用的資金甚是有限;由於郵票市場的回報率長期徘徊在相當低的水平上,況且這種趨勢改變的跡象也一直沒有出現,所以導致場外資金至今仍然無意進入市場參與其中的運作。

現在,該不該買郵票呢?

那麼,能否找到買郵票的理由呢?依筆者的愚見,至少可以找到三個買郵票的理由。

首先,從“丙申猴”“丁酉雞”和“戊戌狗”大版票上市以來迭創新低的走勢來看,它們正在逐步構築起新的低位運行平臺,其風險已是大為降低,買進的機會可以說是日益臨近。

其次,無論是新品種還是次新品種,其價格基本上都已調整到位,不少次新品種甚至已經處於超跌狀態,具備了向上爬升的初步能量。

最後,乃是政策上的推動力,也就是2018年新郵的一定程度上的減量。目前來看,雖然減量效果並不明顯,乃至繼續退守,但再度大幅退縮的空間已不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