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救人

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救人

终于有这样一部电影,

让我们看到时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

7月5日零点,电影《我不是药神》提前上映。影片用中国特色的社会新闻语境讲述,一个性保健品店小老板靠倒卖药品发家致富最终被绳之以法的故事-----但现实生活并不是冷冰冰的社会新闻,如开头那句台词,程勇无意中卷入一群等着药救命的病患之中,千千万万的吕受益们因病致贫,因贫买不起药,然后只能睁着空洞的眼睛等死-----这不是电影,是当下中国社会同步进行的故事。

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在波涛暗涌中慢慢展开……

01

究竟是什么让“程勇”吃不起药?

白血病人想要活下去,可是,他吃不起药。很多人的逻辑是非黑即白,非错即对,总是急于找一个强大的假想敌作为攻击和批判的靶子。

药企是最容易成为批评靶子的,病人无钱买药吃,在读书人的笔下,药企自然而然被塑造成贪婪自私的形象,俨然暴利剥削造成了贫民的吃不起药。执法人员需要面对法律和人情的冲突,执法机构管得太宽,也好像成为了陆勇们买不起吃不起药的推手。医保政策也难逃这种口水化批判,看起来,好像正是医保不能报销药费,才造成了这一群体吃不起药。

可是我们知道,这些指责似是而非,只不过是宣泄了怒气和仇恨,并没有给“陆勇”们带来真正实质性的帮助。而这种批判也是失准的,有滥杀无辜的误伤嫌疑。

药企是商业机构,商人研发药品,拯救和提升人类生命质量最大的动力是经济。每种新药的研发,都需要耗费重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从国际惯例看,一种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通常需要10-15年、花费10亿美元以上成本,而上市后大约只有10-15年的专利保护期,每年还需缴纳昂贵的专利保护费,因此厂家必须在专利保护期内赚回成本并实现盈利。如果堵死药企的合法合理化的利润,就等于用暴力令药企变成爱心慈善企业。两者的区别在于,医药企业有强大研发资源能够生产出救命的药物,而慈善机构并不具备这种资源和能力,把药企变成慈善机构,是好心做坏事的思维。救命药贵得离谱,相比于没有救命药,两害取其轻是人类的理性选择。

医保水平受限于医保资金,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水平。我国尚不属于发达国家,这个经济状况决定了医保资金的保障水平。从这个现实出发,短期内,这种病者吃不起昂贵天价药的现状,很有可能会长期存在。这不是键盘侠们点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一切目标。

我不是药神,我只想救人

02

庞大患癌群体的用药之痛

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429万,癌症死亡281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过万人、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颁布一个好消息: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并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

此外,国家还将抓紧研究综合措施,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方式,并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急需抗癌药的价格有明显降低。

同时,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进口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严打制假售假也都提上日程。 一方面,这个好消息说明了对病者吃不起抗癌药这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管理机构的重视,所以才有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出台。另一方面,这些好政策出台后,药价虽然降了一些,但依然是杯水车薪。

所以在人类生产力没有大幅度提高,国家财富水平如果还在原地踏步,这种吃不起专利抗癌药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不会因为我们感情的偏爱偏嗜,就得到真正的解决。

03

医者---给病人最大程度的尊严

我们对吃不起天价药的病人,如此敏感,是源自于某种天性:每个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那一刻,都需要尊严。人们固然怕死,但更怕没有尊严的死亡。

作为医生,给病人最大程度的尊严,这是医者的本分。或许,我们有能力去研发出像格列卫这样的药物;我们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给那些囊中羞涩的病人免单;甚至我们也不是万能的神仙,可以点一点肿瘤,就可以令肿瘤消失,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是没有力量,和失去任何有作为的可能性。至少,我们可以给病人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尽可能去呵护他们的尊严。面对那些买不起昂贵天价药的患者,我们可以去安慰,给他们推荐很多价廉的替代疗法,让他们抱有一定的信心,相信奇迹有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不应该像冰冷无情的机器人那样宣判死刑——你死定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给人希望,永远是医者们应该做的事情之一。哪怕,这只是善意的谎言。我们应该继续实践带癌生存的医学理念,做好病人的健康管理。从心理、营养、运动、睡眠方面积极介入,让病人以最佳的状态像一个正常人生活。而不是让他们心情黑暗,在悲观中走向继续狭隘,死于被恐吓或者是营养不良。

即使真的有最糟糕的一天,我们的病人即将被癌症夺走了生命。医生也要温柔地告诉他(她),不要害怕,我们爱你,包括家人、朋友、同事,还有你的医生,我们每个人都与你在一起。让病人可以安详地离开人世,而不是被恐惧笼罩。

作为一个医生,面对这种现实的矛盾问题,我们应该保持的立场和价值观又是什么?而一切要素中,什么又是最重要的?

我的答案是清晰的——给病人尊严的人生,这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