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各位聽眾,各位觀眾,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你們好”

1978年夏天,伴隨著宋世雄老師的聲音,中國球迷開啟了與世界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歲月如刀,四十年光陰稍縱即逝,當初的青澀少年,現在已油膩世故。

屈指算來,看了整整四十年的世界盃,這四十年裡誕生了十一屆世界冠軍,每個冠軍都雕刻著一代人的青蔥時光,那些冠軍球員是牆上的海報、身上的球衣、書裡的卡片、心中的記憶。

既然青春留不住,風中化作唏噓句。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一)

梅諾蒂在組建1978屆阿根廷隊時曾遇到一個難題:當時的俱樂部賽事不像現在這麼密集,國家隊幾乎每週都短期集訓,可阿根廷的頭號球星肯佩斯遠在西甲踢球,不可能每週都回國合練,恰好17歲的馬拉多納此刻在阿根廷聯賽崛起,於是民間就有了以小馬取代肯佩斯的呼聲。

深思熟慮之後,梅諾蒂把馬拉多納招進了集訓的25人大名單,但最終還是將其排除在報名的22人之外,重用的依舊是肯佩斯。

好在肯佩斯沒有辜負梅諾蒂的信任,他在世界盃上表現出色,囊括了金靴以及金球,尤其是決賽中他2射1傳,是阿根廷3-1戰勝荷蘭隊的最大功臣。

當然,東道主能夠如願捧杯,除了肯佩斯的神勇,他們還應該感謝紀念碑體育場的門柱。

在決賽的上下半場,肯佩斯與荷蘭的南寧加各入一球,雙方打成1-1。傷停補時階段,荷蘭的倫森布林克曾經有一腳射門令阿根廷門將菲洛爾無能為力,可惜門柱拒絕了這個進球。逃過一劫的阿根廷在加時賽連下兩城,令橙衣軍團飲恨。

關於這個門柱的故事也並不簡單,當時阿根廷掌權的是獨裁軍政府,他們秘密逮捕了大量持不同政見者以及激進青年學生,不經公開審判就私下處決,這段歷史被稱為“骯髒戰爭”。由於很多年輕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他們的母親每週四都要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五月廣場集會,這些媽媽被稱為“五月廣場母親”。

河床的主場紀念碑體育場負責承辦本屆世界盃裡東道主的所有小組賽事以及最後的決賽,於是場地工作人員秘密商議,希望為“五月廣場母親”做點事,讓全世界都能在電視機前看到阿根廷人民對軍政府的抗議,初步計劃是在草皮上剪出圖案或者在廣告牌上做手腳,但這些都太過顯眼,肯定會被軍政府提前發現。

最後有人想出了一個主意,在每個球門柱上漆出一段黑環,象徵佩戴了黑紗。當軍政府的官員問起這些黑環的時候,場地工作人員回答說是一種迷信,可以保佑主隊。

這原本只是一個託詞,沒想到還真靈驗了。天意如此,造化弄人。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肯佩斯進球后慶祝(注意門柱上的黑環)

賽事:1978阿根廷世界盃

冠軍:阿根廷

入選代表:肯佩斯

(二)

1982世界盃上,意大利前鋒羅西囊括了金球、金靴,他的表現實至名歸,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屆世界盃上藍衣軍團能夠奪冠,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鋼鐵防線。

意大利在小組賽一場未勝,羅西一球未進,這是因為小組賽裡對手實力一般,他們與意大利交手時先採取守勢,於是藍衣軍團的前鋒們也就毫無辦法。

小組出線後,意大利遭遇的是阿根廷、巴西、西德這些勁旅,對方主動進攻,以清道夫西雷阿領銜的意大利防線則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將馬拉多納、濟科、魯梅尼格等人的殺招消解於無形,而對手大舉壓上後的後場空白地帶就會被意大利的鋒線所利用。

西雷阿最初是踢中場出道,他腳法細膩、大局觀強,踢後衛時也是憑意識、選位來限制對手,很少採用犯規行為,職業生涯裡紅牌數為零。意大利足球史上的另一位大師級後衛巴雷西當時也在這屆國家隊,由於年紀尚輕,只能給西雷阿當替補,沒獲得出場機會。

天妒英才,掛靴後擔任尤文助教的西雷阿在一場歐戰前奔赴波蘭考察對手,誰料途中因車禍身亡,去世時年僅36歲。

在阿爾卑,尤文最死忠球迷的看臺叫“西雷阿看臺”;意大利U16梯隊的賽事被命名為“西雷阿杯”;此外,意大利體育媒體聯盟還特意創建了“西雷阿獎”,專門用來表彰無論場內場外都堪稱楷模的偉大球員,歷年的獲獎者包括了巴雷西、巴喬、馬爾蒂尼、薩內蒂、皮爾洛、因扎吉、皮耶羅這些閃亮的名字。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球風優雅的西雷阿

賽事:1982西班牙世界盃

冠軍:意大利

入選代表:西雷阿

(三)

1982世界盃後,比拉爾多取代梅諾蒂成為阿根廷主帥,他上任後的第一個賽事是1983美洲盃,結果探戈軍團小組賽就被淘汰。在1984年,阿根廷在尼赫魯金盃賽上0-1輸給了中國隊,這也令中國男足迄今為止依舊保持著對阿根廷國家隊100%的勝率。

比拉爾多執教期間阿根廷勝率最慘時只有20%,球迷一片譁然,質疑聲此起彼落,再加上球隊參加1986世界盃南美區預選賽也是驚險出線,因此整個阿根廷都對比拉爾多失去了信任。

好在比拉爾多上面有人,那就是綽號“獨裁沙皇”的阿根廷足協主席格隆多納,由於選擇比拉爾多執教國家隊就是他的主意,如果炒掉比拉爾多豈不是打了主席的臉?

誰知到了墨西哥世界盃上,連阿根廷國內都不看好的探戈軍團卻一路過關斬將勇奪金盃。當然,英格蘭人有話要說……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我來了,我征服

賽事:1986墨西哥世界盃

冠軍:阿根廷

入選代表:馬拉多納

(四)

西德隊在1990世界盃奪冠,其隊長馬特烏斯也因此拿到了金球獎,實際上,這一年獲得金球獎第三名的布雷默同樣是西德奪冠的關鍵人物,他的價值甚至不遜於馬特烏斯。

布雷默吃虧就在於他太全面了,在中衛、邊後衛、邊翼衛、後腰、邊前衛等多個位置上都能應對自如,其結果就是哪兒缺人布雷默都要去打補丁,而且大部分時間位於邊路,沒有中軸線上的馬特烏斯搶眼。

馬特烏斯在這屆世界盃上共進4球,其中3個來自小組時大比分擊敗對手的比賽;而布雷默打入的3球全部是在淘汰賽,分別是八分之一決賽2-1戰勝荷蘭的第二球、半決賽1-1打平英格蘭的本隊唯一進球(西德在點球大戰取勝)以及決賽1-0戰勝阿根廷的進球,其含金量可見一斑。

說到決賽中的進球,當時西德獲得點球機會,本來主罰者應該是馬特烏斯,但隊長稱靴釘有問題拒絕主罰,於是布雷默挺身而出,萬眾矚目下一蹴而就。

記得當時布雷默罰進點球時,我們一起熬夜看球的人幾乎都傻了:怎麼可能?他居然是右腳踢球!

本屆世界盃上布雷默出任左翼衛,傳中、射門基本都是左腳,還用左腳主罰了大量角球和任意球,於是很多新球迷都認定他是左腳將。而我們完整看過墨西哥世界盃的人對此也無法確定:86屆西德隊里布雷默出任三中衛裡的右中衛,大部分時間用右腳踢球,但是半決賽淘汰法國的關鍵進球卻是他用左腳打進,此外,決賽中西德2-3惜敗阿根廷,他們的兩個進球全部來自布雷默左腳主罰的角球。

說到兩腳均衡、逆足完美,布雷默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世界盃決賽,布雷默右腳罰入致勝點球

賽事:1990意大利世界盃

冠軍:西德

入選代表:布雷默

(五)

1994世界盃開幕之前的一個月,巴西車手塞納意外身亡。

在一個足球王國,賽車運動本身並沒有多少關注度,但是塞納的時代恰逢巴西的經濟低潮,車神生前41次贏得分站賽冠軍、3次贏得年度總冠軍,每次奪冠都能引爆巴西國內的狂歡,老百姓不懂F1,他們需要的是安慰劑按鈕。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征世界盃的巴西足球隊任務艱鉅,他們必須帶回桑巴王國已經闊別了二十四年的金盃,來慰藉失去塞納的巴西國民。

迫於成績壓力,主帥佩雷拉決定拿掉頭號球星以及隊長拉易的主力位置,身披10號的拉易擔任組織前腰,腳法出眾但是不擅防守。佩雷拉將隊長袖標戴在了後腰鄧加的臂上,桑巴軍團擺出了絞殺型的中場,前面只留羅馬里奧與貝貝託兩個前鋒伺機反擊。

對於佩雷拉的戰術思想,以羅馬里奧為代表的很多球員都不以為然,因為這種踢法太不巴西了。羅馬里奧等人認為即使不用拉易的話,也應該用羅馬里奧、貝貝託、羅納多爾組成三叉戟,在進攻上給對手足夠的壓力,同時年輕生猛、體力充足的羅納多爾也可以經常回撤支援中場的防守。

更衣室內暗流洶湧,關鍵時刻,鄧加以強悍的態度鎮住了羅馬里奧等人,他力挺主帥佩雷拉,球隊也按照佩雷拉穩健至上的思路殺進了決賽。

在洛杉磯玫瑰碗,巴西與意大利聯手製造了世界盃歷史上最沉悶的決賽,120分鐘沒有任何進球,甚至沒有精彩射門。

點球大戰中桑巴軍團如願捧杯,而巴西國內的民眾都說,是塞納在天之靈保佑,令巴喬、巴雷西失手。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奪冠後致敬塞納

賽事:1994美國世界盃

冠軍:巴西

入選代表:鄧加

(六)

巴西人在美利堅捧杯的時候,法國人正在家裡看電視,他們因為輕敵在預選賽就被淘汰了。

敗軍之帥霍利爾交出教鞭,雅凱入主高盧雄雞,他首先面對的任務是1996歐洲盃,不過為了著眼於1998年的本土世界盃,雅凱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提前換血,推出新人,隊內名氣最大的坎通納、吉諾拉均遭到清洗,當時兩人還未滿30歲。

此舉在英法兩國都引起了軒然大波,法國球迷怒罵雅凱作死,英格蘭球迷也十分不滿,因為這兩位大牌都在英超效力,有大把的英格蘭擁躉,而1996歐洲盃又正好在英格蘭舉行。

雅凱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目的是為了讓德約卡夫和齊達內上位,還好兩位新秀不負眾望,幫助法國隊在歐洲盃上進入四強,只是半決賽點球大戰惜敗捷克。當時德約卡夫的表現要強於齊達內,他也入選了歐洲盃最佳陣容。

歐洲盃後,法國新雙子星同時加盟意甲,德約卡夫去了國米,之後的兩年只跟隨藍黑軍團拿了個聯盟杯;齊達內加盟尤文,兩年內兩獲意甲冠軍、兩進歐冠決賽,外加一個豐田杯,他本人則入圍1997年的金球獎前三。

於是到了1998世界盃上,兩人的地位顛倒,齊達內是絕對核心,德約卡夫充當僚機。

這屆世界盃上齊達內最初的發揮並不是很好,與實力平平的沙特比賽、球隊又在比分領先的時候,他居然惡意踩踏對手申請紅牌,很明顯是急火攻心。

就算是禁賽復出後,齊達內踢得也只是馬馬虎虎,好在決賽前雅凱突施妙手,將角球的主罰者由齊達內改為德約卡夫(此前齊達內由於是組織核心,包辦了所有需要右腳主罰的角球、任意球),結果就是:身材高大但並不擅長頭球的齊達內居然憑藉角球兩次頭球破門,成為了奪冠的最大功臣。

一代玄學大師也就此煉成。

實際上,2006世界盃才更能展現齊玄宗的功力,雖然身體狀態不復當年,但意識、大局觀都到了飛花摘葉皆可傷人的境界。

如果沒有撞馬特拉齊那一頭,那屆世界盃的歸屬還真要打個問號,不過站在齊達內的角度來說,你罵了我家人,我就不能嚥下這口氣。

如此說來,他和坎通納還真是挺像的。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決賽中齊達內打入的第一球

賽事:1998法國世界盃

冠軍:法國

入選代表:齊達內

(七)

2002年的5月5日,羅馬奧林匹克球場,客隊的替補席上,被換下場的羅納爾多涕泗橫流,哭得像個孩子。

這是01-02賽季意甲的最後一輪比賽,國米對陣拉齊奧,國米只要獲勝就能拿到聯賽冠軍,而拉齊奧則是無慾無求,更重要的是,由於羅馬同樣有奪冠可能,因此看臺上的藍鷹球迷全體倒戈為國米加油。這種背景下,拉齊奧球員自然也不會拼命,但足球就是這麼奇妙,拉齊奧踢得越放鬆,進球運就越躲不開,國米球員哪怕殺紅了眼,可怎麼踢都不順,最終2-4敗下陣來。

此時羅納爾多登陸歐洲已經八年,從沒拿到過聯賽冠軍,連這次煮熟的鴨子都飛了,怎能不傷心落淚?

十天之後的5月15日,蘇格蘭漢普頓公園球場,齊達內已經樂開了花,他的一記天外飛仙攻破勒沃庫森大門,皇馬2-1戰勝對手贏得歐冠冠軍。此前齊達內在尤文曾經兩次殺進歐冠決賽都飲恨而歸,如今終於得到了職業生涯裡的第一個大耳杯,自然欣喜若狂。

將近一個月之後的6月11日,韓國仁川體育場,世界盃小組賽最後1輪,法國對陣丹麥,此前兩場比賽齊達內因熱身賽受傷而缺陣,結果法國隊一平一負出線堪憂,無奈之下,最後一戰齊達內只好帶傷復出,但也沒能改變輸球的命運,衛冕冠軍小組墊底出局。

二十天之後的6月30日,日本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羅納爾多梅開二度,巴西2-0戰勝德國,第五次捧起金盃。

之前的01-02賽季,皇馬迎來百年慶典,他們喊出了包攬該賽季全部冠軍的口號,作為球隊大腿的齊達內出戰了50多場比賽,精疲力竭;而這個賽季的羅納爾多因為養傷只踢了10場比賽,世界盃上得以滿血復活。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羅納爾多決賽中打入的第一球

賽事:2002韓日世界盃

冠軍:巴西

入選代表:羅納爾多

(八)

進入21世紀後,公認的意甲第一中衛是內斯塔,他不止身體條件好,而且靠腦子踢球,後防領袖的氣質呼之欲出,堪稱西雷阿與巴雷西的最佳接班人。

然而,這位玻璃人每到世界盃上必受傷,1998、2002、2006連續三屆世界盃都因為在小組賽受傷而缺席淘汰賽,以至於2010世界盃前他乾脆拒絕了裡皮的召喚,要知道當時內斯塔34歲,作為中衛並不是很老。

只能說,三次世界盃上的受傷已經讓他心灰意冷,沒心氣兒了。

卡納瓦羅比內斯塔大兩歲半,由於身高原因(1米75),卡納瓦羅被認定打中衛太吃虧,很多時候是去踢不助攻的右後衛。

效力國米期間,由於傷病和狀態等原因,卡納瓦羅在中衛位置上不僅競爭不過大個子馬特拉齊,更被1米73的科爾多巴所壓制,右後衛位置上又有薩內蒂,因此卡納瓦羅只能在板凳上度日。2004年夏天他謀求轉會,尤文倒是想要,不過一分錢現金也不肯出,只願意拿第四門將卡里尼交換,而國米為了甩掉卡納瓦羅這個包袱居然同意了。

誰也沒想到,加盟尤文後,一度被認為已經廢了的卡納瓦羅卻在卡佩羅的調教下華麗逆襲,其出色的狀態也讓裡皮在德國世界盃上對其委以重任,人生贏家卡納瓦羅不僅捧起了大力神杯,更是拿到了意大利後衛從未染指過的金球獎以及世界足球先生。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賽事:2006德國世界盃

冠軍:意大利

入選代表:卡納瓦羅

(九)

2010年7月11日,約翰內斯堡足球城球場,世界盃決賽,比分一直是0-0。

下半場,荷蘭隊斯內德精準的直塞撕破了鬥牛士的防線,羅本如閃電般插上帶球直搗黃龍,但他的射門被卡西利亞斯用腳外側神奇擋出。

之後不久,范佩西的頭球擺渡令羅本再次單刀赴會,然而皮球還是沒能越過及時出擊的卡西。

兩次逃過單刀的西班牙大難不死,隨後有了伊涅斯塔加時賽中一球定乾坤。

之前的四分之一決賽裡,西班牙與巴拉圭的交手也是一場苦戰,下半場巴拉圭曾獲得點球機會,好在卡西的神勇拯救了球隊,隨後比利亞打入本場唯一進球,鬥牛士幸運過關。

西班牙國家隊在打法上效仿巴薩夢三的Tiki-Taka戰術,控球上佔據絕對優勢,但是一旦不能取得進球,本隊後場的大片空間就會成為對手反擊的樂園,故而門將的作用至關重要。由於皮球經常位於對方半場,鬥牛士的門將必須保持注意力以及身體熱度,否則很可能被打個措手不及。

就運動生命的長青而言,卡西遠遠不及布馮;就個人能力的上限而言,卡西也遜色於巔峰期的諾伊爾。

但是,只有一個聖卡西。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賽事:2010南非世界盃

冠軍:西班牙

入選代表:卡西利亞斯

(十)

2014年7月18日,德國隊長拉姆宣佈退出國家隊,此時距離他高舉起世界盃剛剛過去5天,距離他的31歲生日還有116天。

按照現在的訓練、恢復和醫療保障水平,30歲完全是一個職業球員的黃金年齡。

但拉姆退出得很堅決,他似乎看到這支德國隊已經接近極限,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當然,這不是說德國足球人才的斷檔,恰恰相反,德國派出一支二隊可以輕鬆捧得聯合會杯,派出一支青年軍也稱霸歐青賽。

以剛剛結束的2018世界盃而言,沒能去到俄羅斯的又何止薩內一人?彼得森、瓦格納、格納布里、格羅斯、沃爾夫、邁爾、菲利普-馬克斯、埃姆雷-詹等等都特點鮮明、各有絕招。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去俄羅斯了又能怎樣?哪怕表現亮眼的布蘭特,三場比賽加在一起也沒能踢滿20分鐘。

那批多年跟隨勒夫南征北戰的老臣,又拿了世界冠軍,位置豈可輕易動搖?

反觀拉姆,只要自己感覺不再是百分百的巔峰狀態,那就趕緊讓賢,絕不用功勞、資歷以及在球迷中的地位為自己加成。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小個子有大胸襟。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賽事:2014巴西世界盃

冠軍:德國

入選代表:拉姆

(十一)

本屆世界盃大家剛看完,就不多寫了,冠軍隊內的格里茲曼、坎特、瓦拉內等人都很贊,不過最終還是選了姆巴佩。

姆巴佩現在憑藉的是妖怪一般的身體,他還有需要提升的地方,無論球商還是情商,但最重要的是,這個19歲的少年代表著希望。

未來有希望,那些流逝的光陰才有價值。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賽事:2018俄羅斯世界盃

冠軍:法國

入選代表:姆巴佩

以夢為馬,青春飛揚,少年強,太陽才能照常升起;沉舟側畔,風雲千檣,革命還在繼續,老頭兒更有力量。

老也好,少也罷,總有一支心中的球隊,陪伴你我走過斜陽正好、街燈昏黃。

幸運的是我,曾陪她們開放。

四十年,十一人,世界盃陪伴我們,我們守護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