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去人民公園的相親角散了個步……

週末,我去人民公園的相親角散了個步……

1

上週六,約了一位從北京來上海出差的編輯朋友在南京東路吃飯。我們約的是下午五點,我和花生(我老公)四點就到了,閒著沒事,就去附近的人民公園逛逛。

花生對人民公園的相親角很感興趣,說在上海工作五年了,還從來沒去過人民廣場的相親角。今天總算可以一探究竟了。

我和花生從南京東路走到人民公園。“人民公園”這四個字還是陳毅題詞的。人民公園的風景不錯,蒼天大樹,鬱鬱蔥蔥。公園裡有不少老人在打牌,聊天,看起來很愜意。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相親角,雖然已是下午4點,相親角的家長還是很多。

相親角是由一把把雨傘構成的,每把雨傘上貼著男士女士的個人情況。相親角大部分是家長,很少見到像我和花生這樣的年輕人(估計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多數是來湊熱鬧的)。家長不一定直接站在雨傘後面,有些地方是隻有雨傘沒有人,還有些戴著口罩。

我看著雨傘上的情況介紹,發現大部分人的條件都很好,985院校畢業,年薪十萬到幾十萬,上海有房無貸……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符合以上的每一條,但至少符合其中一條。

總體而言,相親角還是女士求緣居多,而且80後女士是主力軍。有少數90後(我看到有92年生人),極少數70後。80後的女士最大的38歲,最小的也有29歲了。最小的”80後“也馬上步入大家所謂的”剩女“行列了。

2

相親角為什麼女士居多,我想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原因了。

一方面是因為社會對女性的偏見。雖然提倡“男女平等”好多年了,男女之間還是很難達到平等。比如,社會對於一位30歲的男性就沒有那麼多的偏見,對於30歲的女性,會給她貼上“剩女”的標籤。男士可以先追求事業,事業有成的40歲男性在婚戀市場是優質資源。同樣事業有成的40歲單身女性在婚戀市場也許不如20幾歲剛畢業的女孩子受歡迎。

當然這方面已經討論地夠多了,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看著這麼多優秀女士的個人情況介紹,我忍不住感慨:為什麼這麼多優秀的女生沒有男朋友呢?

花生說:“那當然了,你以為有這麼多像我這麼優秀的男生?”

我忍不住吐槽花生的自戀。現在回想起來,這句話倒是有幾分道理。

上海的女性是走在全國女性前列的,尤其是女性意識的覺醒,相對來說也比較早。因此,就會有更多優秀的女性。有些女性年輕的時候拼事業,沒有把結婚放在首要地位;有些女性自己高學歷高收入,有顏有才有資產,愛情第一,寧缺毋濫;還有的女性,自己本身已經非常優秀了,要找比自己更優秀的男性,環顧四周卻發現符合自己要求的男性寥寥無幾……

優秀的女性,當然也想要選擇一位比自己更優秀的男性,而這樣的男性數量不多,因此就很容易碰不到合適的男性。

再說,現在很多女性都是研究生畢業,一畢業就25歲了,在職場還沒有拼搏幾年,就成了社會所定義的“剩女”了。

而男性們,選擇另一半的標準還是年輕、漂亮,那男女之間的擇偶觀就相差太大了。很多家長對兒媳婦的要求,也是要年輕。之前在一條看過一個視頻,是一位34歲海歸女碩士,在人民公園,自己給自己徵婚,在相親的傘裡藏了一個攝像頭,拍下了整個過程,記錄下了最真實的路人反應。

視頻中有這樣的評價:“在這裡,男的就是銀行卡,你有錢,你就可以買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產。你看她,長得還行,又沒結過婚,這個房型還可以。但是她年紀大了,所以她這個房子在郊區。”

週末,我去人民公園的相親角散了個步……

3

女性選擇另一半困難的另一方面,是有些女性的擇偶要求有些脫離實際。

在韓劇和國產偶像劇盛行的時代,女性對男性顏值要求越來越高,但現實中,長得好看的男生畢竟是少數。那些顏值高的明星是萬里挑一,甚至是十萬裡挑一,在現實生活中,你如何找到一位顏值萬里挑一的男子?因此,一些顏控的女性就很容易找不到合適的男生,畢竟長得像明星的男生是極少數的。

另一方面,女性擇偶的要求過多。有些女性的擇偶要求是非常詳細的,比如:

  1. 身高1.8

  2. 上海本地男生

  3. 名校畢業

  4. 工資在30萬以上

  5. ……

這些條件不是“或”的關係,是“且”的關係。學過初中數學的人都知道,要滿足這5個條件的交集的概率是多麼小。

週末,我去人民公園的相親角散了個步……

選擇另一半時,要有合理的要求,你可以列出3條左右基本要求,其他的要求能達到最好,達不到也沒事。

以我自己為例,在浙江大學求學時,我還是單身。我當時一心想找一位浙江的男生。我想我都在浙大上學了,找一位來自浙江的男生豈不是很容易。結果,我卻嫁給了山東人。

也就說,雖然浙江人是我的擇偶條件之一,但不是必須達到的條件,是能達到最好的要求。

如果因為某些苛刻的條件而與一些優秀的男士失之交臂,也是很可惜的。

4

另外,女性的自我評價對婚姻的主動權影響很大。

有些女孩子,很容易受到社會偏見或者父母催婚的影響。比如,剛進入30歲,就覺得自己是剩女了,在父母、親戚朋友的催婚下,真的覺得自己在婚姻市場不佔優勢。不斷地降低自己的擇偶標準,彷彿是個男生就可以嫁的節奏。結婚之後,才發現各種不合適,婚姻生活很不幸福,甚至只能以離婚結束。

不管外界的觀點是怎樣,都不要降低自己對另一半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三觀要一致。

30多歲,完全可以找到優質的男朋友。我有一位上海的朋友,她在30多歲時也沒有男朋友,但她一點都不著急。她很自信,她相信自己肯定是可以嫁給一位優秀的男士的。在她30好幾的時候,她真的遇到了一位各方面符合自己要求,還兩情相悅的男士,順其自然就結婚了。她現在過得很幸福,儘管已經30好幾了,她一點也不著急要孩子。她總是對我說:“你結婚太早了,錯過了選擇更優秀男士的機會。”

就像那句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當你活出一個精彩的自己,自然能夠找到情投意合的男子。當你是很糟糕的狀態,也許就會遇到不合適的男子,關鍵還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在人民公園相親的,大部分是家長,留的聯繫方式也都是家長的手機號碼。特別想了解人民公園相親的效果如何?有沒有成功的案例?我想,人民公園相親角成為全國知名的相親場所,肯定是有效果的吧。

最後,用“甘道夫”在人民公園相親角的“徵婚宣言”結尾: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the mind.(愛情是發自內心去愛,而不僅僅是用眼睛。——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

弘丹,《時間的格局》作者,領英專欄作者,終身寫作者,【21天愛上寫作訓練營】創始人,青橙學院創始人,帶領2000+人從零開始寫作。

新書《時間的格局:讓每一分鐘為未來增值》已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