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滿意度100%?帶娃有這三個祕訣,你也能成高滿意度爸媽!

對孩子的滿意度100%?帶娃有這三個秘訣,你也能成高滿意度爸媽!

孩子不收拾玩具,到底該怎麼辦?

真心爸媽對這樣的提問特別不解。孩子不收拾玩具,到底影響了什麼呢?無非是家裡看著亂點,讓人不那麼舒服而已。這真的很重要,值得爸爸媽媽為了“你怎麼又沒收拾”“你到底收拾不收拾”,和孩子一次一次爆發小小戰爭嗎?

對待孩子,父母們好像用上了一輩子的“明察秋毫”,但收穫的是什麼呢?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孩子,而是一個又一個不滿。

家有兩個青春期男孩,真心爸媽迄今仍然保持著對孩子百分之百的滿意度,既沒覺得孩子不好“管”,也沒覺得孩子“叛逆”,而且經常還能從孩子身上,發現特別讓人驚喜的地方,每每由衷感嘆:“孩子真是長大了啊,越來越棒!”

對孩子的滿意度100%,我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概括起來,大概不出這三個原則:

原則一:大人做不到的事,不拿來要求孩子

比如週末早起。真心媽媽幾十年如一日保持晚睡晚起的習慣,連平時早起都做不到,更不用說週末早起;真心爸爸平時負責接送孩子,每天都要早起,到了週末,好不容易能歇歇,當然要睡到自然醒。自問自己都做不到週末早期,我們當然也覺得,讓孩子週末睡到自然醒順理成章。

即便是爸爸媽媽自己能保持一年365天天天早起的習慣,我們也不主張如此去要求孩子。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地想想,孩子每天六點鐘起床,一天在學校上七八節課,到底累不累,你就會覺得,在週六週日的早晨也把孩子從睡夢中叫醒,是多不近人情、多殘忍的事了。

比如收拾桌子。每次看到兩個孩子堆滿了各種書、卷子、作業本、文具、玩具的桌面,真心媽都默默地回去看看自己的桌面還有廚房——我能做到隔一段時間徹徹底底收拾一次,讓它們恢復到最清爽的樣子,但做不到每天工作結束,都讓它們保持雜誌圖片上那種美感。這樣想想,孩子們雖然亂但自有其秩序,並且不影響他們每天寫作業的桌面,就完全在能接受的範圍內了。

再比如不貪玩。真心爸媽算不得特別貪玩的大人,但總還是有點小貪玩的。真心爸喜歡每天刷一兩集美劇英劇,真心媽喜歡寫文章前在網上東逛西逛一會兒,所以看到孩子每天吃過晚飯,總是要看會兒手機再打開書包,我們就覺得特別能接受。

你我皆凡人,誰都做不到教科書式的完美。每個大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能想著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拿來要求孩子,做爸媽的,就覺得孩子身上,實在沒有那麼多可嘮叨的地方,孩子當然也不需要每天擔心著被爸媽挑毛病,只踏踏實實地做他自己就好。

對孩子的滿意度100%?帶娃有這三個秘訣,你也能成高滿意度爸媽!

原則之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大人先要做到

真心爸媽一直堅信,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樣子,所以我們告訴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大人先要做到。

比如閱讀。無論工作有多少、家務有多少,只要有可能,真心爸媽都會抽出時間來讀讀書,遇到有趣的地方,兩個人互相分享一下。看到爸媽這樣,孩子們也自然學成了這樣,總會在做作業的間隙讀點什麼,然後在吃晚飯時或者週末全家外出吃飯時,拿出來跟爸爸媽媽說說。

比如好好說話。我們的自律是,對孩子說話,要像對同學、同事、親朋好友說話一樣,不嘲諷、不輕慢、不說反話,有什麼話,認認真真地正面表達。孩子們也習得了這樣的說話方式,和爸爸媽媽說話,從來不會像炸了毛的小刺蝟,哪兒哪都是刺。

再比如勤奮工作。

貪玩歸貪玩,該勤奮工作時,真心爸媽都能做到毫不含糊。真心媽媽能連續一個月每天坐在電腦前修改書稿,真心爸爸能做到一個講課ppt,在電腦上細細做三天,而且無論工作多繁重,都不沮喪不抱怨。於是我們特別開心地看到,兩個孩子,也都能如此對待他們的功課和作業。

對孩子的滿意度100%?帶娃有這三個秘訣,你也能成高滿意度爸媽!

原則之三:大人能做到的,不一定要求孩子做到

爸媽是成人,孩子是孩子,要求孩子在體力、精力、自律程度上,達到大人的水平,對孩子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的另一個原則就是:大人能做到的,不一定要求孩子做到。

比如做家務。真心媽媽是愛做家務的媽媽,但我們不要求孩子做家務。一是認為保持一個家的正常運轉,是大人的事,不是孩子的事;二是我自己做家務都是結婚以後才慢慢學會的,我不覺得孩子在成年之前需要學會。他能看到爸爸媽媽樂於家務的樣子,就足夠在他在未來成為一個樂於學習做家務的成人了。

比如時間管理。真心爸媽自己花過一些時間學習時間管理,算是能把自己的時間管好、用好的的人,但我們也能接受孩子做作業時的拖拖拉拉、要出門時的磨磨蹭蹭。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小時候,比他們強不了多少,有明確的時間觀念、學會高效管理時間,完全是成年後的事。

對孩子的滿意度100%?帶娃有這三個秘訣,你也能成高滿意度爸媽!

一個誤區:在該把他當孩子時,用成人的標準要求他;在該把他當大人時,用對孩子的方式對待他

和很多爸爸媽媽交流,我們發現,一些父母在帶孩子上,一個特別明顯得誤區是:

在該把孩子當孩子的時候,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他——比如對三歲的孩子,我們希望他能像大人一樣,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位;對小學階段的孩子,我們希望他能有成人一樣強的時間觀念;對初中階段的孩子,我們希望他能有成人一般的自律。

在該把孩子當大人的時候,我們卻用對孩子的方式來對待他——明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卻要求他完全按照爸媽的意願行事;明明孩子能自己管理的事情,我們卻覺得他根本就做不好,非得大人插手干涉;明明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我們卻覺得他還得像小寶寶一樣乖乖聽話。

於是,大人對孩子不滿叢生,孩子對大人不斷抗拒,原本該是一家人和和美美、歲月靜好,卻變成每天從早到晚,衝突不斷。

所以,爸爸媽媽們,咱們停下來想一想:孩子值得我們不滿的地方,真有那麼多嗎?到底是孩子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還是我們把根本不適當的要求,強加給了孩子?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真心爸媽的育兒直播課程已經推出,請至千聊客戶端搜索“真心爸媽”。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