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鄉春早,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荷鄉春早

一轉眼,我離開荷鄉老家已有不少年頭了。可是,那裡依舊是時刻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在一個“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春日,我帶著遊子迴歸的心緒又來到了她的身旁。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當然不是什麼智者,可是一見到水,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快慰充盈於心胸間。漫步在那一方方荷塘之畔,一切似乎早已瞭然於心,但卻又那麼陌生而新鮮。“人閒易有芳時恨”,我現在就恨不得天天守在她的身邊才好。所以,當太陽還未露臉時,我便早早起床了。就是為了急著去感受荷鄉那春的氣息,春的召喚,去接觸那久違的地氣。

走在波光粼粼的荷塘邊,不僅我的呼吸頓然順暢,就連腳步也輕快起來了。極目遠眺,平靜的水面上飄浮著一層淡淡的薄薄的霧氣,好像仙女披著的輕紗,瀰漫這一股靈動的氣息。當朝霞愈來愈紅豔時,霧氣也漸漸地消失了。隨著一陣陣微風的清拂,倒映在荷塘裡的彩霞便如一匹匹巨大的紅綢在舞動。“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將白居易的詞句移到這裡,不也是很貼切麼!我一邊這樣想著,一邊繼續走著。情不自禁,我又想到了六月荷花滿塘的勝景。現在,到荷園賞荷花,已不僅是我家鄉人的一大樂事了。如今的“水泗荷園”早已是名聞遐邇,被評為三星級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海內外客人前來觀光遊覽。荷園,已成了寶應對外的一張靚麗的名片。只是現在還是春天的荷塘,離那“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日子還有一段時間。不過,荷花的使者已經向我們報到了。不信你細細地看吧,在清澈的水面上,這裡那裡正有一個個如狼毫毛筆樣的微紅色小生靈悄悄地探出了腦袋,隨著水波輕輕地盪漾。那就是荷葉的嫩芽,我們荷鄉人稱之為“毛鑽”。再大一些,它的顏色就變成了鵝黃色。當然,那時又被稱為“毛蜷”了。等到“毛蜷”完全舒展開來,那就是一片片圓圓的荷葉了。所有這一切,不是如我等久處荷鄉的人是不知道的。如同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需要漫長的孕育一樣,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到“滌清泉而不妖”,荷花同樣也曾是歷盡貧寒的。所以,雖然春天沒有荷花可賞,但這嬌嫩“毛鑽”給我的啟迪,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賞玩呢!

荷鄉春早,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圖︱何高中

其實,在荷花沒開的春天,荷鄉仍然還是美麗的,只要用心去發現,依然是處處都可入詩入畫,會讓你有不虛此行的感嘆。所以,我看到了遠處的那樹桃花正開得如火如荼,我看到了荷塘邊上的油菜花開的黃燦燦的,如金色的飄帶連向了遠方。遠方是一領放蜂人帳篷,那是他追逐花香的流動之家,是他經營甜蜜事業的快樂殿堂。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聲聲婉轉的鳴叫,引得我仰起了頭。半空裡,幾條高壓電線伸向遙遠的天際。一群活潑的不知名的小鳥正在其間跳躍著,在藍天的背景下,像極了樂譜上的音符。我恨我不是畫家,也不是攝影家。要不然,定格下這精緻而韻味無窮的瞬間,取名就叫“春天的旋律”多好!再看更遠的地方,映入我眼簾的則是公路兩旁的高大的白楊樹了。晨風裡,片片嫩綠的葉子嘩嘩作響,彷彿是鼓掌歡迎春天的到來。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那幾個高高在上的鳥窩了。早先的日子裡,原本平常喜鵲窩一度成了稀罕之物。如今,荷香的生態條件一天比一天好了,鳥兒也紛紛來此安家落戶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不再是一句空話,和諧社會也不是遙不可及的願景了。

不經意間,我已從安靜的荷塘畔漫步到了熱鬧的公路上了。太陽早已升起來了,我的周身也充滿了暖意。朝陽下,一陣陣忙碌的人群迎面而來,又漸漸遠去。人勤春來早,我荷鄉的鄉親們正踏著追趕春天的腳步,信心滿滿地創造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正遐想間,身後傳來了動聽悅耳的音樂聲。回頭看去,是一位精神矍鑠的爺爺踏著三輪車送他的小孫女上學。小姑娘身穿漂亮的花衣衫,頭上扎著漂亮的蝴蝶結,胸前的紅領巾映著朝陽分外鮮豔。紅紅的小臉蛋,一笑起來是那樣的好看。看著小姑娘,我眼前一亮的同時心裡也豁然一亮:這不是今天一早我看到的最美麗的花,最美麗的風景嗎?三輪車漸行漸遠了,可車上那時尚的數碼播放器裡的歌聲卻隨風飄來。我知道,那是張也的聲音: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

啊!我可親可愛的荷鄉。請接受我春天的問候:荷鄉,你早!

​原載於《寶應文化月刊》2018年5月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