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做“尸体护理”,是什么体验?

在医学上,尸体护理需要虔诚,更需要专业。

作者|詹妮娜

来源|医学界

我当护士,9年了。

9年里,抢救过的病人已经记不清数目了,但那些因抢救无效遗失的生命,偶尔会像放电影一样闪过脑海。

9年,我送走了10个病人,总感觉他们就像夜空里闪烁的星星,指引着新生命的征程。

有人说,护士是干脏活累活的,确实!我们护士除了干这些,还干一件事儿,一般人意想不到,甚至是退避三舍,这件事医学上称尸体护理

但我更愿意称它“最后的护理”。

有人嫌弃我们不祥,天天上演生离死别。就像还有一种让人讳莫如深的职业——入殓师一样,一个极难找到伴侣,被各种嫌弃,各种不屑,各种议论的职业……对!入殓师和护士总能接触到没有呼吸,没有心跳的人,但正是被社会所需要,而不应该被嫌弃。

护士做“尸体护理”,是什么体验?

电影《入殓师》剧照

在医学上,尸体护理它需要虔诚,更需要专业。

1

我第一次做尸体护理,是我工作的第二年。

那是一个肝癌伴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病人,临终前吐了好几脸盆的血,三腔管压根压不住,最后抢救无效,在病房里走的。

家属要求我们给病人整理一番,干净的上路。

当时我懵了!

若是抢救,我义不容辞也毫不退却。但让我整理没有气息的病人,我真是头一回,也有点束手无措,毫无头绪……

当时护士长参与了抢救,并在边上教我如何做尸体护理——

我按照流程,先准备好用物,穿好隔离衣,戴好手套,填写了三张尸体识别单,写上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死亡时间、疾病名称,携物品来到床边。

护士长说:对于病人的离开,我们表示遗憾,首先要做好

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尊重病人的信仰,拉上床帘,保护隐私。我们要先把抢救过后的所有用物都撤除,按压一定的时间,将床摇平,将尸体仰卧,头下放置枕头。

接着,协助洗脸,梳头,清洁口腔,闭合眼,口,有假牙的装上假牙,再用棉花填塞于口,鼻,耳道,肛门等孔道(女性还要填塞阴道)。

拔除所有管道,必要时缝合。

再脱去衣裤、擦身。穿上衣裤、袜、鞋,在胸前贴一张尸体识别单,保留病人手腕带。

把体位摆正,用尸单包裹尸体,用绷带在胸部、腰部、踝部固定,贴于第二张尸体识别单。

请家属帮忙将尸体放置于平车,并用被单盖好。通知太平间工作人员将尸体搬送至太平间,交接第三张尸体识别单。

就这样,我在护士长的谆谆教导下完成了这样的操作。

你问我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我的手在颤抖,幸好护士长给我壮胆,我鼓起勇气坚持到底……

那一晚,我闭上眼,脑子里全是那纹丝不动的脸,那直楞天花板的眼珠子,嘴角悬挂的血迹,和吐得一地鸡毛般的血块。

那半个多月,我几乎每晚都做噩梦,总感觉那僵硬的脸在我面前晃悠,那一地鲜血在我脑海里翻腾,那会我半夜都不敢起来上厕所,走过过道,听见什么风吹草动就感觉全身不战而栗,总感觉自己被追着跑,梦里总梦到病人回来找我,责怪我怎么没能拼尽全力抢救他……

也许你们会笑我胆子小,还诧异胆子这么小怎么还当护士?是啊!我原来连看到小白鼠都会瑟瑟发抖,解剖课闻到福尔马林都要醉的人,怎么能坚持护理岗位长达9年,还不曾有愤然离岗念头?我想这也许就是一种坚持吧,对生命肃然起敬的执着。

2

第二次做尸体护理,却是给我一个领居,有乙肝肝硬化食管重度曲张住在我们科,不听护士医生的建议,任性的吃了牛肉面硬生生把脆弱的食管吞破了导致大出血,出血量相当大,后来回天乏术。

应家属要求,让护士给做一下尸体护理,当班的护士也是一脸懵。

由于习俗不同,有些家属会要求将即将临终的病人带回家,而真正在病房里离开的真是为数不多。于是,领居过来求助于我。有了曾经一次记忆尤新的操作,我自然不会畏首畏尾、蹑手蹑脚。

我穿上隔离衣协助当班护士,一起给领居做了最后的护理,一丝不苟,面面俱到。领居最后谢谢我的出手相助。

可那一次,我由于太熟悉领居的脸,脑子里也永远无法忘记他垂死挣扎时难受的表情,还有那天他吐的一地未消化的面条。每次吃面,总会想起他——面条大神,一位甘愿为一碗面与世长辞的人。愿你在天堂可以好好享受牛肉面的美味,再也没有性命之忧。

护士做“尸体护理”,是什么体验?

电影《入殓师》剧照

3

第三次做最后的护理,那是一个胰腺癌在病房离开的老公公,帮他弄好一切,脱下手套那一刻,每个家人一一和我握手感谢,谢谢我对老公公的尊重,谢谢我在老公公活着的时候对他的关心,老婆婆说老头子生前一直说你是他最喜欢的护士……

那天我哭了,第一次,为一位死者的病人流泪……那个下午护士长特地给我脱出半天班安排我做好他的临终护理,我陪了他一下午,直到离开病房的那一秒……

那一次,我永生难忘!我在病人遗憾离开的那一刻得到了家属的尊重,听到了病人对我的表扬,我觉得我的护理工作值了……有一次梦里,我看到了老公公对我竖起的大拇指随后化成一股烟飘散了,等我醒来,我心头一阵暖。那是他托梦来谢我吗?

9年里,每次抢救成功被家人感谢的那种自豪感和愉悦感,让我收获了双重幸福,也让我自我陶醉——真好,被救回来了!

我们就是这群离生命最近的人,生与死往往就在刹那间,但我们一直从未离开,从未轻言放弃。

生,是医生护士带着希望来到人间;

死,是医生护士带着虔诚送上最后一程。

-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