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的崇禎年輕氣盛做了一個錯誤決定,十四年後付出慘痛代價!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亡國之君,很多亡國之君並不昏庸,但是因為王朝氣數已盡,所以即使能力再強也無迴天之術,比如明朝的崇禎皇帝,苦幹十七年,自登基開始便勵精圖治,掃除奸黨,一時之間朝堂之上一片復興氣象,大明盛世眼看著就可以在崇禎皇帝的手中實現了,但是大明王朝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經過幾代皇帝的胡亂折騰,明王朝此時已經剩下了一個爛攤子,半死不活,明朝自嘉靖皇帝開始便開始走下坡路,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天天躲在後宮煉丹修道,後繼之君更過分。

二十歲的崇禎年輕氣盛做了一個錯誤決定,十四年後付出慘痛代價!

萬曆皇帝吸食鴉片,天啟皇帝只喜歡玩木匠,到了崇禎時期,大明王朝已經迴天無術,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可以說沒睡過一天安穩覺,也沒有吃過一頓安生飯,他曾經有無數次機會可以徹底消滅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曾經被崇禎皇帝打的只剩下了十八個人,而關外的清軍也有袁崇煥鎮守,如果能夠維持這種局面,大明王朝或許可以苟延殘喘存活十幾年,但是崇禎皇帝犯的一個彌天大錯徹底摧毀了大明王朝的希望。

二十歲的崇禎年輕氣盛做了一個錯誤決定,十四年後付出慘痛代價!

崇禎三年(1630年)袁崇煥被年僅二十歲的崇禎皇帝處死,崇禎皇帝處死袁崇煥是有充分理由的,袁崇煥雖然在軍中很有威望,在政界中也很有地位,但是不得不承認袁崇煥的政治智商實在是低出了新境界,他當年向崇禎皇帝保證,自己五年復遼,當時就有人勸袁崇煥不要誇下海口,但是袁崇煥卻不以為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讓崇禎皇帝高興高興,結果自己最終栽在了自己的這句話上,等於是自己挖了坑,最後把自己埋了,另外一件比較愚蠢的事情就是袁崇煥沒有經過領導允許就殺掉了皮島總兵毛文龍。

二十歲的崇禎年輕氣盛做了一個錯誤決定,十四年後付出慘痛代價!

毛文龍雖然貪婪,但是卻很會搞經濟,在皮島駐紮的幾年時間裡,毛文龍不僅兵強馬壯,而且還開始創業做買賣,袁崇煥當時剛剛上任,軍餉缺乏,他恨毛文龍不聽調度,也嫉妒毛文龍財大氣粗,於是便擺了一道局,將毛文龍殺掉了!事後才向崇禎皇帝請罪,實際上是先斬後奏。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袁崇煥都該殺,但是崇禎皇帝卻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問題,袁崇煥一死,無人再可抵禦八旗軍,等於是自毀長城,而當時二十歲的崇禎皇帝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他為了維護自己作為皇帝的尊嚴,最終在十四年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二十歲的崇禎年輕氣盛做了一個錯誤決定,十四年後付出慘痛代價!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農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檢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稱萬壽山,今北京景山),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只是哀聲長嘆,徘徊無語。後在萬歲山上吊殉國,只留下一個王朝的背影和一個年輕人的悲歌長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