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先思考:
在“養蛙”之後,你還會選擇吃泡椒田雞嗎?
這次“旅行青蛙”大火,“青蛙村”是否該趁機借勢宣傳?
農說呂不白丨不白在觀察
第255期
全文2104字丨5分鐘閱讀
不白猜想,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也被這隻小青蛙刷屏了。
壓不住好奇心的不白,也跟風下載了這款“旅行青蛙”遊戲。僅試玩了一天,就感受到這款遊戲的魅力所在了。
不得不說,這個遊戲真的是非常“佛系”!
在整個遊戲中,只有庭院和家兩個場景。我們要做的就是收割庭院的三葉草,用來在商店買東西,替青蛙準備好外出旅行的包裹,裡面包括食物、護身符、帳篷、燈等,招待一下來家裡做客的小夥伴。
青蛙可能會出去旅行,偶爾給你寄幾張明信片或者特產。也有可能死宅在家裡,寫寫東西,看看書,削削木頭,全程沒有任何與玩家之間的互動。
最令人驚奇的是,青蛙出去旅遊或是做死宅,我們都是根本無法控制的。
這款遊戲,青蛙的品種原型是什麼,
又有什麼不尋常的魅力?
根據不白的親身體驗,這個青蛙之所以能這麼火,原因總結有以下3點:
1、萌系、治癒特徵。無論是從青蛙的外形,還是它大口吃飯、飛筆直書、看書打瞌睡等動作來看,都透露著可愛、萌萌的吸引力,甚至還讓人產生一種治癒的感覺。
2、“老母親”的體驗感。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體會到了當老母親的感覺。當青蛙帶上準備的揹包出去之後,就開始想念他。出去1個小時了、3個小時了、一天了……怎麼還不回來?然而他在家宅著不出門的時候,又開始操碎了心。寫信都寫一天了,看書看了兩天兩夜了,怎麼還不出去旅遊?
3、自由意志。青蛙不管是出門旅行還是“宅”,我們都不能進行時間或者活動上的干預。沒事就宅在家裡,吃飯、寫信、做手工,偶爾有一兩個朋友拜訪,覺得無聊了就收拾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歸期不定,它活成了很多人理想中的樣子。
那麼,令我們心心念唸的青蛙,到底是那種蛙?
不白瞭解到,日本有記載的無尾兩棲動物有8科20屬46種,符合體背面綠色無斑紋、善於攀爬、不常於水中活動這三點特徵的種類,全部集中於樹蛙科和雨蛙科。經進一步排除分析,日本雨蛙最有可能是這款遊戲的“原型”。
日本雨蛙,又稱東北雨蛙、遠東雨蛙等,外形與哈氏雨蛙相似,在眼鼻之間、顳部及體側具有較明顯的黑褐色斑紋,體色多變,除了常見的草綠色外,還有深綠色、灰褐色、藍灰色等多種色型,部分個體的體背會顯現出深色的斑紋。且分佈範圍很廣,日本國四大島及其周邊島嶼多有分佈,這使它成為這款遊戲最有可能的“原型”。
一種青蛙,便引起一款遊戲火爆,
那麼,有61種的“青蛙村”有幾個發展可能?
說起青蛙,不白聽說蘇州有個獨具特色的“青蛙村”。這個“青蛙村”原名西巷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楊灣村的自然村落之一,也曾是典型的“空心村”,小鎮人口只有211人,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兒童,還有由圍牆圍起的一戶戶寬敞的大房子。
為了解決“空心村”的問題,讓更多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將當地文化繼續傳承下去,2014年夏天,臺灣水生植物專家林正雄,在西巷村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考察後,發現當地竟有61種青蛙,其中包括一級保護動物的金線蛙。
於是,楊灣村委書記邀請臺灣文創團隊,將青蛙文化創意植入鄉村改造的工作中,從村莊主題定位、業態佈局、公共服務、衍生農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建築設計、運營管理、文化活動和西巷村營銷宣傳規劃等各個方面,重新構建西巷村。
在不白看來,隨著“青蛙旅行”這款遊戲的火爆,“青蛙主題文化”凸顯的青蛙村,也將有更多的發展可能。主要體現在於以下三點:
1、主題文化更清晰,消費人群定位明確。因西巷村青蛙種類繁多,所以專注於“青蛙”文化特色,以古樸村落為基礎,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青蛙村”,滿足蘇浙滬地區城市中產階層休閒旅遊的高端精品民宿消費需求。此外,隨著“旅行青蛙”遊戲的火爆,將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群來探訪“青蛙村”,親身體驗與青蛙在一起的生活。
2、以青蛙為核心,進一步擴大產業化佈局。青蛙村以青蛙居所習性為核心,改建創意民宿。不僅在村莊裡處處展現青蛙元素,蛙型玩偶、蛙型廚具、青蛙照片等,而且連客房也由當地的水草來命名,如:香蒲、鳶尾、紅菱、落羽等。隨著青蛙成為一種網紅,將更多的開發青蛙文化產業,如青蛙主題餐廳、青蛙主題博物館等。從而,將各消費內容形成產業鏈,實現價值提升。
3、概念+場景營銷,多品類旅遊項目開發。青蛙村,以青蛙為突破點,打造青蛙主題民宿。一方面,主題民宿風格獨特,環境生態;另一方面,將青蛙元素場景故事化,以“概念+場景營銷”方式,打造爆點,並開發特色餐飲、農產品採摘、池塘咖啡等項目,吸引客戶參與、體驗。同時,在“旅行青蛙”爆火之時,或許可以開發現實餵養青蛙的項目,吸引“老母親”和“老父親”來體驗養蛙。
“旅行青蛙”佛系遊戲的火爆,吸引了無數青年“養蛙”,可以說“青蛙村”將是他們能夠實地體驗的好去處,同時“青蛙村”民宿也可以趁機借勢營銷一番。“老母親”和“老父親”們,快去“青蛙村”看看,尋找一下你的“崽兒”吧!
從“旅行青蛙”和“青蛙村”中,
能夠帶給我們一線農創人哪些啟示?
不難看出,消費者對於主題文化產品的垂愛尤為明顯。這類產品,不僅能夠用文化氛圍和吸引物引起顧客情感上的共鳴,成為消費者的精神追求,而且給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麼,我們一線農創人,如何利用“主題文化”模式,做好農產品營銷呢?不白認為,關鍵在於三點:
1、借。移動互聯網盛行,讓一些潮流的風靡變得更加簡單。做農產品營銷,要學會借勢這種潮流,讓自己的產品火遍網絡;
2、造。 青蛙遊戲盛行的背後的關鍵原因,是遊戲產品本身切合了現實中很多人的現實慾念和需求。這就是給了農創人一個思考,我們的農產品也能通過對現實客戶的研究,講故事、“造”玩法,去引領和推火一個潮流。
3、察。營銷的根源在於人性,未來的營銷活動一定是技術與人性相結合。未來社會,在農創領域,若你既能充分利用最新的技術(小程序、小遊戲、其他網絡手段+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又能對現實中的人性有敏銳觀察和掌握,你必將會是非常強大的營銷專家。還愁農產品賣不好嗎?
作為一線農創人,你認為是否可以運用與文中“青蛙文化”類似的營銷模式,來助力農產品銷售呢?從中,又能獲得了哪些思考和啟發?歡迎有興趣的農友們,在文後留言探討。
閱讀更多 農說呂不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