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無聊」的節目,我居然看到捨不得關電視

I

有一回我在出差途中,無意間看到一個電視節目,幾組人在比賽剝牛蒡。在規定的時間裡,比誰家的機器剝的牛蒡更多,比完一次,回家改進技術,下一次再接著比。我饒有興致地把這個節目看完了。後來,我和一位朋友提起這件事,他的反應是:這麼無聊的節目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跑跑跳跳撕名牌來得熱鬧。

這麼“無聊”的節目,我居然看到捨不得關電視


II

我的感受恰恰相反,“無聊”的剝牛蒡,我看得津津有味,“熱鬧”的撕名牌,我卻覺得索然無味。看一群成年人樂此不疲地玩著小朋友的遊戲,除了打發時間,想不出還有什麼價值。當然,我很理解觀眾覺得“生活已經這麼累了,為什麼不放鬆一下”的想法,我也一向不反對娛樂化,很多東西用有趣的方式去呈現,遠遠比用專業艱深的方式更容易讓大眾接受,這也是那些通俗而優秀的節目——從《百家講壇》到《國家寶藏》都大受歡迎的原因。

讓我覺得索然無味的是熱鬧背後的心浮氣躁。一方面,一個節目火了跟風者眾多,短時間內冒出了很多相似的“兄弟姐妹”,甚至買斷了歐美日韓一大批綜藝節目的版權。比起費心原創,拿來主義顯然省事。另一方面,很多藝人更加依賴流量而不是作品活躍在熒幕上,和觀眾混個臉熟卻偏偏數不出一部像樣的作品來。當這種方式成為主流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這麼“無聊”的節目,我居然看到捨不得關電視

III

看似無聊的剝牛蒡比賽則剛好相反,儘管比賽的過程很簡單,參賽者也不是什麼明星,但我總能從中看到一種不服輸的精神,不管是已經領先的,還是暫時落後的,回家後都在苦思冥想,怎麼樣做技術改進,怎麼樣贏得下一場的勝利。觀眾能夠很真實地感受到參賽者的苦惱和瓶頸,也會為他們一次次的突破感到由衷的高興。有時候,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細節,也能帶來靈光一現的喜悅。這種追求卓越的勁頭,不正是我們所倡導的“工匠精神”嗎?

這樣的節目同樣倡導了一種氛圍,如果我們常常能看到各行各業在自己專業技能上的精進,潛移默化中能更好地靜下心來,認真做事。在我看來,兩年前頗受讚譽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麼“無聊”的節目,我居然看到捨不得關電視

(圖源:記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環境和氛圍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但這並不是一家之責,不是電視上跟風的娛樂節目多了我們就應該集體浮躁。有些事情既然認識到了,從自己、從身邊就可以開始改變。在三生,從管理層的卓越績效培訓到車間一線員工的技術比賽,從經銷商的層級培訓到專業技能的提升,傳遞的都是同一個信息——不斷自我完善,為顧客創造更大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