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ARM伺服器「一朵雲」,ZStack真的做到了

“做輕量、敏捷、產品化的雲”,ZStack公司創始人&CEO張鑫多次這樣講,在攜手阿里雲發佈無縫混合雲戰略及產品時這樣說,在宣佈與大河雲聯發佈首個雲網融合產品時也這樣說,現在與華芯通合作推出基於ARM國產芯片服務器的雲平臺時還這樣說。

說實話,最早從張鑫口中聽說“一臺機器也能玩轉混合雲”時,雖然點頭稱是,但心裡卻犯嘀咕——這是真的嗎?平時聽過太多廠商表白、許願,但基本都是通過口頭表達或文字敘述,沒有見過真刀真槍的實際應用場景。這次可不一樣,在剛剛結束的2018貴陽“數博會”上,記者親眼見到、親手觸碰到了世界上最小的基於ARM處理器平臺的雲計算應用:一臺華芯通ARM國產芯片服務器加上ZStack的雲平臺,上面跑了三個核心應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記者在華芯通展臺和阿里雲展臺,看到了從核心關鍵技術、解決方案和實際應用場景等不同側面所展示的“一臺ARM國產芯片服務器一朵雲”。眼見為實,張鑫沒有“吹牛”。

全國產的“雲”眼見為實

其實,早在記者來貴陽參加2018數博會之前,就曾聽到,ZStack將與華芯通合作推出跑在ARM國產芯片服務器上的雲。當記者來到“數博會”現場,特別是在華芯通的展位上走了一圈之後,還是被震撼到了,沒想到華芯通打造的ARM生態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不僅華芯通推出了國產的ARM芯片“昇龍”,還形成了包含服務器製造、Linux操作系統、雲平臺解決方案、應用軟件等在內完整的基於ARM處理器的國產化的生態產業鏈。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ZStack與華芯通合作打造的基於ARM國產芯片服務器的雲,並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設備承載、有產業生態支撐的實實在在可以落地的雲。

華芯通在“雲上貴州”項目建設中,需要一個既能滿足國產化需求,又可以快速交付落地的IaaS平臺。核心自主開源、高度產品化的ZStack,因其優秀的自研架構、無縫對接阿里公共雲、完整的一體化產品交付等諸多優勢,成了華芯通的最佳拍檔。如今我們看到的正是由ZStack與華芯通、阿里雲攜手打造的國內首個可以規模化複製並商用的全國產雲平臺,包含國產芯片、國產服務器和國產雲平臺。該方案以“雲上貴州大數據精準扶貧雲”為開端和突破口,已經在貴州當地的電子政務、精準扶貧等項目中發揮作用。

該方案的落地具有標杆性意義,它證明了ARM處理器同樣可以勝任在雲計算環境中對性能的苛刻要求,同時由國產芯片、國產服務器和國產雲平臺組成的全國產化的雲解決方案是切實可行的。

據記者瞭解,下一步還將以ZStack為雲平臺底座,陸續上線雲上貴州門戶App、貴州省電子政務網(國產ARM版本)等項目,進一步推動基於華芯通ARM國產芯片服務器在雲上貴州系統平臺上的大規模商用。

是機緣巧合,也是能力的相互認同

小道消息,在與ZStack合作之前,華芯通曾經接觸過多家國內的雲平臺廠商,為何最終會花落ZStack?

當初,華芯通剛剛找上門時,ZStack也十分謹慎,雙方在ZStack上海總部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溝通。張鑫首先安排資深工程師對華芯通的ARM平臺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出乎意料,在華芯通ARM國產芯片服務器上開通ZStack雲主機、連接網絡等非常便捷。在華芯通ARM國產芯片服務器之上跑雲應用,非常穩定、靈活,這一初步判斷也引發了雙方深度合作的更大興趣。於是在接下來的一週,華芯通公司又給ZStack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服務器測試環境,ZStack基於這套測試環境進行了產品化的性能和可靠性測試。然後,雙方又將基於ARM架構的ZStack雲解決方案部署在雲上貴州項目的機房中,進行實際應用測試,效果很好。

於是在此後的3個月時間裡,ZStack完成了原來計劃5個月才能完成的開發工作,推出一套適配ARM國產芯片服務器的IaaS平臺。

張鑫告訴記者,ZStack始終致力於雲計算的產品化,所以不會為了某一個具體的項目而投入大量研發。之所以與華芯通合作,一是開放靈活、簡單易用是ZStack產品的優勢所在,雙方可以快速交付落地;二是這套針對ARM國產芯片服務器的雲平臺是可以大規模複製的、可以產品化的,並沒有背離公司發展的初衷;三是ZStack從成立之初一直堅持走自主、安全、可控的技術路線,堅持核心代碼全部自主研發,同時堅持產品化和在開源雲計算基礎上的自主創新,這與華芯通自主開發ARM國產芯片服務器,推動國產化應用的目的一致。張鑫也堅信,這樣一套全國產化的雲系統可以在對安全有特殊要求的行業派上用場。

“ZStack是一家輕量、敏捷、高度產品化的雲計算公司,簡單易用,並支持一體化的產品交付。這是我們選擇ZStack的關鍵原因。”對於為什麼選擇與ZStack合作,華芯通CEO汪凱博士袒露了心聲,“ZStack自主研發的技術架構,契合了華芯通的核心訴求,即快速落地。另外,ZStack新推出的一些產品功能,例如大屏顯示等,可以清晰直觀地展示IT基礎資源的使用狀況。以上種種,使得ZStack成了華芯通ARM生態中的關鍵一環。”

從專有云系統起步

雲上貴州系統平臺於2014年10月15日正式上線,一個月後已經有7朵雲、41個應用系統成功遷移到雲上貴州平臺上。如今,雲上貴州系統還在不斷擴充和壯大,越來越多的應用、越來越多貴州省內的地方和城市接入進來,“智慧貴安雲平臺”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智慧貴安雲平臺”就像是雲上貴州的一個遠程節點,從整體架構上看,雲上貴州就是一個混合雲的部署。未來,越來越多像“智慧貴安雲平臺”這樣的節點接入進來,雲上貴州這朵混合雲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華芯通與ZStack聯合打造的這朵基於ARM國產芯片服務器的雲最先就落地在“智慧貴安雲平臺”。按張鑫的話說,“智慧貴安雲平臺”就是一個專有的雲系統,屬於邊緣計算的一個節點,它只是針對某一種特定的業務應用,就是電子政務,而這一特定的任務從目前情況看,基於ARM國產芯片服務器的雲系統無論是從性能還是功能等方面衡量都是可以勝任的。

從專有云系統起步,實現從芯片到服務器系統再到雲平臺的國產化,這是一條可行的、循序漸進的演進之路。

從IT的發展進程也可以看出,技術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從最初專有、封閉式的系統,發展到開放、通用的雲計算,如今又有了對專有云系統的需求。一些標準化的、大規模的應用,以及通用的功能可以由公有云來承載,而一些專業化的需求、可以在本地完成的任務,則可以選擇專有云系統和邊緣計算的方式來實現。這樣既合理分工,又可以發揮公有云、專有云各自的特長。

基於ARM國產芯片服務器的雲平臺,未來將在電子政務以及其他行業類雲計算項目中佔據重要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