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可以買重疾險嗎?

流年等待-


在這裡說一下我的個人理解,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給出指正

首先,你說的“在已有社保的,自己可以買重疾險嗎?”現在的社保確實包含大病這一塊,不過這是有額度限制的,我們所在的地區社保的大病險理賠額度是20萬,並且是先花銷後報銷,屬於費用補償型保險

說到重疾險,咱們要先了解他產生的原因(大家可以百度,不在這闡述)以及他要解決什麼問題。重疾險屬於提前給付型(只要確診保險公司就會給付一筆理賠金),他要解決的問題是當發病後:補充家庭的收入損失

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選擇終身壽險或者是定期壽險,保額為年收入的3-5倍。意外險+重疾險保費為年收入的10%-20%


保點子


身體條件符合健康告知,線上投保即可。

隨著互聯網保險的普及,消費型重疾險開始得到用戶的青睞,保障期限靈活、繳費壓力小、投保便捷……一大堆的優點。


市場上產品更新迭代快了,產品多了,選擇多了,投保的時候開始糾結了。

which one?

這麼多產品如何抉擇,看了那麼多網上的產品測評還是不知道買哪款?


縱觀目前在售的消費型長期重疾險,「康樂一生長期重疾險」在保障範圍、繳費期限、產品價格等方面都足夠優秀。


相比於市面上的純重疾產品,康樂可以選擇附加輕症保障。


隨著醫學的進步,很多重大疾病在發病初期就能夠檢測出來,但是病情遠沒有達到重疾理賠標準,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將輕症納入保障範圍,不僅降低了重疾險的理賠門檻,而且避免了很多理賠糾紛,使更多人受益。


像原位癌,不在重疾的理賠範圍內。一般情況下原位癌能夠及時治療,治癒率很高。如結腸原位癌的治癒率可達80%到90%,醫療花費1~10萬元左右。


再比如常見的心臟瓣膜病手術。

輕症的賠付標準為:心臟瓣膜介入手術(非開胸手術)。

重疾的賠付標準為:心臟瓣膜手術:指為治療心臟瓣膜疾病,實際實施了開胸進行的心臟瓣膜置換或者修復的手術。


目前的醫療條件,大部分情況可以通過非開胸的微創手術治療,因此未能達到重疾的賠付標準,這時候輕症的存在就非常有意義了,非開胸的心臟瓣膜介入手術還是可以獲得一定金額的賠償。


購買康樂一生可以選擇含輕症的保障計劃,輕症最高可以賠付三次,並且輕症賠付後,即使以後再發生重大疾病,依然可以理賠,且重疾責任的保額不受影響。


PS:有些重疾險產品雖然含輕症,但是輕症賠付後,重疾的保額下降,注意避坑。

含輕症豁免,首次患輕症獲得賠付之後,後續所有的保費是不用再交的,繼續享受重大疾病保障。


此外康樂還含身故責任。

在保障期間,非保險條款約定的重疾導致的身故,也可獲得賠償,在一定程度上兼顧壽險責任。


*如果被保險人身故時未滿18週歲(不含18週歲生日),身故保險金數額等於投保人已交納的本保險合同累積保險費金額。

價格方面,康樂最長可選30年繳費,保費壓力相對來講比較小。保障期限三種可以選,預算有限可以先購買保到70歲的,預算充足的話,還是建議選擇80、終身。

投保案例

康女士,30週歲,年收入12萬。

投保「康樂一生長期重疾險」,50萬保額,含輕症及輕症豁免,保至80歲,30年繳。

每年保費為5087元,每個月四百多塊錢保費。康女士可以獲得的保障如下:

80種重疾保險金:50萬

30種輕症保險金:10萬元,可賠付3次,最高30萬。

身故保障金:50萬

*重大疾病、身故,保險期間內只給付一項,在給付其中任意一項後,合同終止。

*18歲前身故,返還所交保費;18歲後身故,給付10~50萬保額。

*輕症不佔重疾保額,患輕症後繼續享受重疾保障。


如果康女士35歲時,患輕症可以獲得10萬賠償。後續保費不用繳納,可以繼續享受50萬的重疾保障。

康女士在75歲時過世,沒有發生任何重疾理賠,那麼她的法定受益人還可以獲得50萬的身故賠償金。



大特保


寫呀哦@悟空小秘。從問題描述來看,題主應該是在基礎社保醫保裡面,辦理了大病保險。這說明題主的保險意識到位。至於題主問“自己買重疾險怎麼樣?”,我的理解是:題主想詢問,自己都有了大病保險,還有必要購買重疾險與否?

如果是這樣,我的答案是:看菜下飯,量體裁衣,儘量配置,不留風險。

重疾險的賠付方式是補償性質的。只要符合理賠條件,是按照約定的保額予以支付,不管你實際花費了多少治療費用,也不需要等你治療結束後才給付才報銷,之前約定好的那一大坨錢,在確認你患病並符合理賠條件後,即刻申請理賠,然後幾天後,啪,一坨錢到了你面前,怎麼花費,你自己安排。你病好了,拿著醫院的住院治療費用單據,該怎麼報銷還怎麼報銷,如果恰恰你又買了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呵呵,就再讓保險公司算算,他們又該吐出來多少毛呢。

這道菜是怎麼樣的菜,講清楚了,就看符合自己與否了。如果你覺得真的出現萬一的情況時,不差錢,還照樣可以掙錢,不影響正常的家庭經濟生活,那就別選這個菜;如果你覺得有必要配置一些,那就看看自己荷包,有多少銀子,在不影響家庭日常計劃開支情況下,儘量把保額提高點,高過自己最近3-5年工作收入的水平,為佳。再高,就沒有意思啦,高保額也需要高保費啊。誰的銀子都不是天上掉下來,地上冒出來的。


樂樂保保長


首先,自己可以買保險。比如支付寶的保險頻道里,或者PC端也有保險經紀公司面向大眾提供的重疾險購買渠道。雖然有自己可以買重疾險的渠道,但是,不建議對保險一點不懂的人自己買。因為,你可能花錯錢,買錯產品。

保險是專業的條款合同,別說買保險的人,就是賣保險的人也沒幾個正兒八經的看完整個合同,賣保險的人不說全部理解合同說的是什麼,就算只理解一半都是屈指可數。更何況保險小白。失眠的人看一份保險公司比吃安眠藥還管用。

既然賣保險的人也不是很懂,自己也不是很懂,那自己買和找別人有什麼區別?區別就是,替死鬼不同。

自己買保險,也就是自己履行完了保險公司需要提供的明確說明義務。同時自己需要做到如實告知。將來你不可能怪別人沒有提醒你,唯一能怪的就是保險合同的字體沒有盡到提醒義務,現在這樣的漏洞幾乎不存在了。這裡沒有替死鬼幫你承擔可能的損失。

找別人買保險,賣保險的人承擔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如果將來出險了拒賠,你可以說是業務員沒有盡到明確說明和提醒告知,自己是別人簽字,總之有替死鬼可以頂。

80%的拒賠訴訟裡,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保險公司以投保人不如實告知拒賠,投保人以保險公司沒有明確說明反駁,以後 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開始更新這一類拒賠的訴訟審理案件,讓大家知道這中間是怎麼操作的。

如果自己懂保險,自己買是沒問題的。


保險拒賠為哪般


這個問題問到目前很多人的心坎去了。首先目前很多人都購買了社保,大致都會認為商業保險沒有多大的用,那麼社保簡單來講就是報銷比例的多與少,而商業保險就是所謂的提前給付。 商業保險就是在社保的基礎之上或者補充社保作用的保險,同理。重疾就是此類,個人建議早買早保障隨著年齡的增長保費也會相應的增加,建議30萬以上的保額比較合適具體就是你生病期間的醫藥費和誤工所造成的損失,你可以自己根據情況購買保額多少。



羅旭先生


我個人建議還是說搭配著來,因為重疾險大多都是一次性理賠。當出險時,理賠完畢,合同終止,而保險的意義不在於此,我個人建議長短組合,把可以出險之後續保的短險也組合上,一旦出險,住院醫療和後續醫療都會有保障。因為投保的目地和保障的目標也是在於如果發生風險,那麼保障越全面,我們損失越小。


嘉貝沐沐


社保的醫保中包含的不是重大疾病保險,社保中包含的是大病醫療補充互助,如果題主買的是稅優險那包含的才是重疾險。這裡說下兩者的區分

1.大病醫療互助補充

大病醫療是社保中對重大疾病的報銷,報銷比例會比普通醫保高很多,主要是提高重大疾病的報銷範圍。

2.重疾險

重疾險是給付型商業保險,被保險人達到疾病理賠條件給付保險金。

兩個險種的作用不同,大病醫療互助補充是對病床上的醫療費用報銷,而重疾險是對後期治療費用和收入損失的補償。


保險經紀人劉智陽


社保跟商業保險的問題幾句話說不清楚的。簡單幾句就是社保很重要必須買,但預防重疾風險社保杯水車薪,因為存在用藥屬不屬於社保內的問題,報銷比例問題,報銷封頂問題,最重要的是社保是報銷,商業重疾險是提前給付。預防重疾風險最可靠的就是商業保險。


大瀟Job


人的保險分:1、意外醫療.2、住院醫療.3住院補助.4、輕度重疾.5重疾.6意外傷殘7.意外身故.8身故。人在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購買任意保險,但是一旦身體出現狀況後購買保險需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否則會造成保險公司拒賠現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