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什麼?具體是什麼產業呢?

脈望


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之風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預感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即將爆發,如果按照主流的科學技術來排位,這應該是第四次的工業革命了:瓦特或者其他人發明了蒸汽機,醞釀出第一次工業革命,加速了全球範圍內的生產效率;富蘭克林發現電力的存在,隨後大規模用電催生出第二次工業革命,顛覆性地改變了世界,現如今,電力已滲入生活的各個角落,無處不在又讓人感覺不到存在,重要程度僅次於陽光和水;而計算機和通訊技術則掀開了數字化篇章,讓我們的溝通效率、生活方式發生了大範圍的變化。在十幾年前,我們甚至於科幻世界都難以想象如何把電話、電腦、相機和MP3融合到一起,現如今蘋果已經銷售出12億支智慧型手機,由此構築起全新的工作、社交、學習、遊戲、購物、餐飲模式,說其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應該沒毛病。

受惠于越來越龐大的技術積累,人類進程加速度正在變大,工業革命爆發之頻率也會大大增加,我們尚處於第三次革命的高潮處,新一輪的革命已經來勢洶洶了。縱觀前三次的工業革命,都是大幅度提升人類生產、生活效率,到如今的數字信息時代,我們的效率已經達到極致,以至於太過於高效率的狀態,把一些生活的美好都給破壞掉了。筆者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再不是關於效率,而是關於人類生活之品質,更多地圍繞資源和人類本身展開。

人類的工作、生活效率已經發展到極致,甚至出現過度高效率的狀況,倒是面對資源匱乏的現象,人類總是顯得無可奈何,三次工業革命催生出來的科技手段不單快速消耗著地球資源,而且使得全球資源分佈日益不均勻,毫無疑問,全人類都正在遭遇著資源總量匱乏和不甚均勻帶來的後果。總得來說,我們生活的基本資源包括乾淨的空氣、水、電力、石油、煤等等都處在“稀缺”狀態,第四次工業革命勢必要圍繞“資源戰爭”展開的,比如干淨的空氣越來越成為稀有資源,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城市的車水馬龍都在時時刻刻汙染著寶貴的乾淨空氣,在這種背景下,誰能開發出新的能源供工業生產、日常生活,誰就能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弄潮兒之一,特斯拉CEO馬斯克估計也是這麼想的。

水是生命之源,廣袤的海洋孕育出斑斕的地球生命,但海水卻不能飲用,即便是跑到海里游泳也要避免人類的嘴唇和海水直接接觸,畢竟,海水實在是太鹹了,這就意味著地球上97%的水資源都不能飲用,加之,剩餘2.3%的淡水資源被冰封在南北極地,也就是說僅有0.7%的淡水資源存儲在湖泊、河流當中供人類正常使用。千百年來,人類都在追求海水淡化技術,但收效甚微,古老的海水淡化技術成本高昂,變淡之後的海水比之食用油更貴。日前,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海水淡化術,集合了膜蒸餾和納米光子技術,配上納米粒子的聚合物材料,最終形成的組合材料,能吸收80%的陽光能量,用於加熱海水、產生水蒸氣等等,如果能大規模商用,一定能節約大量的成本,而海水淡化技術一旦普及,全球三分之二的缺水地區都會迎來新生,醞釀出無限可能。

此外,關於電能的黑科技正方興未艾,有人預言:誰能把現如今電子設備電量問題解決掉,誰就是新的世界首富;土地、石油、天然氣等硬資源自然也要再度開發,比如土地,我們大概不可能“精衛填海”,但科技大佬們早就把目光瞄準到太空,貝索斯立志要把亞馬遜的倉庫建設到太空上去,那裡不單廣袤無垠,而且沒有氧氣,最適合存儲新鮮水果和糕點之類的敏感商品,至於Space X更體現出斯隆馬斯克開疆闢土之決心,僅僅是太空旅遊的開發,就足以緩解越來越多的黃金週高峰,讓人類可活動的範圍無限制擴大。

另外,如今大熱的AI、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本質上也是在創造新的資源,區塊鏈相當於更多、更實用的加密郵戳,而數據本身就是寶貴的資源,越來越完善的大數據技術體系正充分挖掘這些數據資源的價值,至於說人工智能,簡直就是勞動力資源的高速擴張,包括搬磚工人、刀削麵廚師、流水線女工、五毛寫手…這些都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由AI機器人替代,搶走人類飯碗的同時,也勢必回重構人類生活體系,或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四次大工業革命。

如前文所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題再不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生產、生活效率,而是幫助人類建造一個充滿關懷、遍地高科技和以人為本的社會。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之後,人類不應該恐懼科技,而是與之和諧相處,更重要的則是,我們對自己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整個宇宙環境有更深層的理解,從而能長久地、持續地,健康快樂地生活,事實上,任何工業革命的誘因,都是來自於人類慾望本身,他們太需要新的科技、新的資源、新的環境來填滿自身慾望了。

人類要改善自身,首先應該從疾病開始,事實上,99%的人類死亡都是來自於疾病,未來的世界中,給人類診斷的再不是喜來樂式的老中醫,而是AI機器人或者手機App,他們能全方位、立體式地採集病人的生命特徵,經過高速運算,再同雲端的海量秘方存儲來作比對,最終形成媲美於甚至超越喜來樂的診斷報告。平心而論,古老的中醫就是大數據,這個說法有些淒涼,卻是不容質疑的事實,這也就意味著,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進步,機器人醫生將會提供更精確的醫療服務,也意味著人類會免於一些來自庸醫的苦難。此外,因整個數據採集系統的完善,人體內各器官的特徵,包括型號、體積、材料組成、運動規律等等,都將變成數字顯示出來,給予器官移植、保養等工作帶來全新的突破,總之,基於新技術的醫療會變得無限精準,甚至會考慮到每個人的基因、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個體差異,從而徹底改變“一刀切”的現代醫療體系,更重要的是,未來醫療更側重於預防,比如通過生物標記,追蹤人體血液中的物質,估算出個體患病幾率等等,有效地作出預防、保養等工作。

資源戰爭會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題,而剖析自我,保持個體健康則是人類永恆的追求,總之,人類從來不應該懼怕工業革命,而是要主動尋找誘因引發革命,最終,享受新科技、工業、體系革命所帶來的美好生活。


科技新發現


我認為是新材料吧。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新材料成為了社會生產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而在技術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以及國家政策的加持下,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應用水平不斷提升。

一片藍海 引領全球

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的或正在研發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傳統材料更為優異的性能,因此被譽為“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和高新技術更新換代的先導。

如今,新材料產業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國防裝備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支撐著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無論是推進大飛機、高鐵和新能源汽車,還是發展平板顯示、電子信息和節能環保等產業,都離不開關鍵材料的突破。因此,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逐漸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目前,全球各國,尤其是主要發達經濟體都對材料產業的發展重視有加,各國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力圖搶佔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在此背景下,我國亦將新材料產業視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給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與幫助。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n \n“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上表示,近年來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產業總產值由2010年的0.65萬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近2萬億元,增長2倍多,年均增速超過24%,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5個百分點。2016年更是達到2.65萬億元,增速達35%。

作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未來的新材料產業仍將是一片巨大的“藍海”。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中國新材料產業在未來3年內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到2020年,中國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到4.5萬億元。

資本湧入 機會難得

政策利好、市場廣闊以及自身良好的成長性,不僅推動了新材料產業向前大步邁進,也吸引了資本市場對這一新興產業的興趣。據權威數據顯示,2010-2015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發生VC/PE投資案例358起,披露投資規模共計22.49億美元。

資本爭相湧入新材料產業,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

“在新材料行業發展各個階段,都有資本介入其中,為新材料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綜合處處長常國武曾表示,要重點發揮國家新材料發展專家委員會作用,為行業規劃、產業政策、重大工程提供諮詢便利,鼓勵設立新材料投資基金,支持新材料的推廣,引導支持天使投資人、創新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新材料發展,在境內外融資,發行債券等。

由於受到資本的青睞,新材料產業相關優質投資項目變得十分稀缺的,無論是投資圈的大佬們還是普通投資者,想要參與到新材料產業的投資中都要花費一番功夫。

更多學習交流,敬請關注公眾號: 天璣金服(tianjijr)提供獨立客觀的財富管理諮詢。


區塊鏈教富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開始席捲世界的變革!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特徵是,它並不改變我們所做的事情,它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人類自然屬性的觀念真的要變了嗎?

1998年,柯達有170,000名員工,在全球銷售了所有相紙的85%。

在短短几年裡,他們的商業模式消失了,並破了產。

你有沒有想到3年後,你會再也不用相紙圖片?

而1975年才發明的數碼相機。

第一批相機只有10000像素,但產品按摩爾定律在發展。

因此,像所有的指數式技術,有很長一段時間令人失望,但只要短短几年,它成了卓越和主流。

在未來10年,很多行業將會經歷柯達所發生的事,而大多數人尚未看到它的來臨。

這樣的事情現在都在發生:

人工智能、健康、自駕車及電動車、教育、3D打印、農業和就業。

1、人工智能

計算機對世界的瞭解指數般提升。

今年以來,計算機擊敗世界上最好的棋手,比預期提前了10年。

在美國,年輕律師已找不到工作。由於有了IBM沃森,你幾秒鐘內就可以得到法律諮詢,雖然到目前為止,多少還只是基本的法律服務,但精確率達90%,比較起來人工做的正確率只有70%。

所以,如果你在學法律,請立即停止。將來約90%的人是通才律師,社會只需要專家。

“沃森”已經幫助護士診斷癌症,比醫生準確率高4倍。臉書Facebook可識別人臉,此識別軟件比人類的識別模式更好。到2030年,計算機將變得比人類更智能。

(注:IBM沃森是能用自然語言回答問題的人工智能系統)

2、汽車

在2018年將向公眾提供第一輛自駕汽車。

2020年左右,整個行業將開始被打亂。你那時就不想擁有自己的汽車了。

你會用手機要一輛車,它會出現在您所在的位置,並自動送你到目的地。

你不需要停放車輛,您只需支付路程費,你可以一邊開車一邊賺錢。

我們的孩子永遠不需考駕照,也不需擁有自己的車。

它將改變每座城市,因為我們未來只需要現在5-10%的汽車。

現在的停車場可改造成公園。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於車禍的人120萬,每10萬公里就有一次事故。

隨著自主駕駛,這將改進到1000萬公里一次事故。

每年將拯救100多萬人的生命。

2020年前後電動車將成為主流,城市將更清潔和更少嘈雜,且更便宜。

大多數傳統的汽車公司試圖通過改進及建造更好的車,可能會導致破產;

而高科技公司如特斯拉、蘋果、谷歌則以革命性方法,把電腦建在車輪上成為交通工具。

我跟大眾和奧迪的很多工程師聊過,他們非常害怕特斯拉。

保險公司將有大麻煩,因為無事故,保險費將便宜到現在的1%,他們的汽車保險經營模式將消失。

基於鄰近區域離工作場所近、上學近等因素的房地產價值會發生變化,因為如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有效地工作或即使你上下班路上也同樣很具有生產力,人們就會搬出城市,住到農村去。

太陽能生產發展按一個指數曲線有30年了,但只是到現在才有很大的影響。

去年,在全球範圍內安裝了更多的太陽能,超過了石油能源。太陽能的價格將會下降,以至於到2025年幾乎所有煤炭開採企業將歇業。

3、水的供應

有了廉價的電力,水也就便宜和豐富了。

每立方米海水淡化現在只需要2千瓦小時。

我們在大多數地方水資源並不稀缺,我們只是稀缺飲用水。

如果每個人都可擁有儘可能多的乾淨水且幾乎沒有成本,想象一下,可能會發生什麼吧!

4、健康

tricorder -X的價格將在今年公佈。

它是與手機配合一起工作的醫用設備,記錄你的視網膜掃描、你的血液樣本和你的呼吸。

然後它分析你54項生物標誌物,可以找出你幾乎所有的疾病,也很便宜。

所以在未來幾年內,這個星球上的大部分人將會獲得世界一流、成本極低的醫療和藥物。

5、3D打印

最廉價的三維打印機的價格10年之內將從18,000美元降到 400美元。

同時打印速度加快100倍。

所有主要的製鞋企業開始用3D打印鞋類產品。

備用飛機部件在偏遠機場已經由3D打印出來。

空間站現在有了一臺打印機,不再需要大量過去需要飛船運去的零部件。

今年年底,新的智能手機可能將擁有3D掃描。

然後,您可以三維掃描你的腳,在家打印一雙你的完美的鞋子。

到2027年,一切產品裡面有10%會由3D打印製作。

6、商業機會

如果你認為有一個適當的職位你想進入,先問自己:

“在未來,你認為我們會有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如何做點什麼使它快點發生?

如果通過您的手機工作不正常,就忘了它。

在20世紀設計的成功想法可能在21世紀是註定要失敗的。

7、工作內容

在未來20年內,70-80%的工作職位將消失。

將會有很多新的就業機會,但目前尚不清楚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會不會有足夠的新的就業機會。

8、農業

未來會有一個100美元的農業機器人。

那時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民可以成為各自農產品領域裡的管理者,他們不需整天工作。

Aeroponics(氣耕或霧耕蔬菜種植法)需要的水少得多,在培養皿中生產出第一塊小牛肉現已有了。這將比2018 年奶牛所產的小牛肉便宜。

眼下,所有地表產的農產品30%被用於飼養牲畜。

有幾個初創企業,不久將帶來一個昆蟲蛋白市場。

它比肉類含更多的蛋白質。它將被標記為“替代蛋白源”(因為大多數人仍會有拒絕吃昆蟲的想法)。

9、應用程序

已經有一個叫做“moodies”的應用程序可以告訴你,你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到2020年,有些應用程序可以通過你的面部表情,判斷你是否在撒謊。

設想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我們可知道他們是否說真話還是說假話!

10、貨幣

許多貨幣將被拋棄。比特幣將成為主流,甚至可能成為未來默認的儲備貨幣。

11、壽命

現在的人均壽命每年增加3個月。

四年前是79歲,現在是80歲。

壽命自身不斷增加,到2036年,每年將增長一歲或一歲以上。

所以,我們都可以活得更長,可能遠超100歲。

12、教育

最便宜的智能手機在非洲和亞洲已經10 美元單價銷售了。

到2020年,人類的70%將擁有智能手機。

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許多相同的手段獲得世界級教育。

每個孩子都可以利用可汗學院,從第一世界國家的學校學習到他需要學的任何東西。

更遠的地方,該軟件已經在印尼啟動,它會在今年夏天發佈阿拉伯語、斯瓦希里語和中文。

將提供免費的英語應用程序,讓在非洲和中國的孩子在半年內講流利的英語。


aisweets


第四次革命是智能革命,而不是僅僅工業革命。

1,神經網絡機器人,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輔助性穿戴、植入設備。無人工廠、無人汽車智能家居等等。

2、計算機的運行方式多元發展。有DNA存儲技術、神經式網絡計算機(擁有思維的網絡)、量子計算機、三維打印CPU(現在的CPU,相對來說還是平面式的CPU)等等。

3、小型化核裂變裝置、可控核聚變裝置。人類的能源將徹底解決。將促進,地球生態,太空探索,交通通行,深潛潛艇,空天航母,激光武器、脈衝武器,星際航行等等。

4、人類以及地球生物DNA的編碼全面的解讀。可控化加速人類進化。生物壽命、醫療、休眠、星際環境適應性、大腦神經網絡修復及加速生長、器官移植、編碼免疫系統。在保持生物的多樣性的前提下。

5、行星採礦,月球氦3(核聚變)、稀有金屬等。

6、改造行星生態環境。建造第二,第三、等等個地球。

7、可以合成、分裂成所有原素。聚變、裂變(元素週期表中所有的元素及同位素)。

8、粒子三維編碼技術。利用可控粒子,原子、量子。組成最小單元的智能組件、信息度最高的信息體。再將這些信息體智能入液體一樣可以變成任何東西。

9、戴森球。全面利用太陽能。

10、完成引力、空間、時間大統一理論。

11、量子傳輸。完成物,人的量子傳輸。

12、人的思維和記憶存儲及轉移。人的思維轉移至智能機器軀殼,空殼生物人類軀體。甚至進入電子虛擬網絡世界。

13、穿梭來往虛擬宇宙與現實宇宙。(在虛擬世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只要思維能到達,就能到達)。

14、銀河系遨遊與探索,星際交流與貿易,銀河系內採礦。

15、暗物質、暗能量、反物質、單級磁粒子、夸克、黑洞、白洞、多維空間、平行宇宙、空間傳送、時間穿越、維度躍遷等等。


VoVhappy


我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一個點就是人造肌肉纖維。目前對於人工智能來說,電動機以及傳動裝置過於落後,只有類似肌肉纖維這樣集動力源和傳動於一起的才能真正的讓機器人具備實用價值。人造肌肉纖維可以直接利用電子脈衝來伸縮做工,類似肌肉那樣的工作原理,是直接把電能轉為機械能,而且沒有液壓傳動裝置那樣的滯後性。目前的機器人顯得笨拙就是因為是電動機發動液壓或者齒輪皮帶傳動。利用人造肌肉纖維可以模擬人類面部肌肉分佈,使得機器人擁有表情以假亂真。


瀾眼觀世界


第三次號稱信息革命,從計算機誕生到如今的網絡都無時無刻不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信息的流通加速了我們相互之間的距離,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依舊生活在信息時代裡。

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目前應該還沒有誕生或者正在雛形。按照歷史上對工業革命的解讀,可以知道能稱之為工業革命的必然是對世界有重大影響,大大加快社會生產力,給人們生活帶來劇變的突破。眾所周知,我們的世界是由物質,能量和信息組成,如今網絡的飛快發展使得信息流能夠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輸,那麼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會受信息傳輸的便捷而影響。

目前來說,筆者認為能源是禁錮發展的重要瓶頸。不管是核能源的可控利用,新能源的發現或者高能存儲物質的研發還是能源的網絡化無線傳輸這四個方向都有很大的可能。這些歸根結底都是對於人類生產力的極大飛躍,探索空間的提升有著巨大的影響。

就像是未來電影裡的宇宙戰艦,飛行汽車或者個人信息設備都將實現,屆時人類將突破空間和地域的限制,達到能掌控地球大多數資源,甚至附近行星的資源利用。

再到以後,人類掌握了空間技術,達到了能夠遠距離傳送物質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遨遊太空,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我一直覺得人類對於科學的認知只是剛剛起步,我們只是侷限於地球上,無盡的太空有更多未發現的物質和規律等待我們去探索。

當然,現在看上去還不真切,有點科幻小說的感覺,但是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


悅來客棧


農業+運輸+生產+信息=市場

1、農業

農業革命。老大帝國——中國。

2、運輸

商業革命(1)海上絲綢之路——宋

商業革命(2)——葡萄牙,西班牙,荷蘭

3、生產

工業革命(1)——英國(歐洲,技術)

工業革命(2)——美國(大規模應用)

關鍵技術,流水線+汽車(車輪上的美國)

4、信息

信息革命(1)——美國(技術)

關鍵技術,互聯網+人工智能

信息革命(2)——中國(大規模應用)

所以不是工業革命,而是信息革命,智能革命。是通過信息革命讓大家賺錢變得簡單,而工業只是順帶解決的小問題。就如同工業革命產物汽車徹底解決運輸問題。

前一環節不能解決後一環節的問題,馬車拉不出工業化(但工業化則可以使農業實現機械化)。思考方向錯,不能產生真正的智能化,沒有真正的智能化……


高金波


無論人工智能怎麼發展,會造成多少人失業,但創造財富和生活必須品的能力會更大,所以很有可能造成社會制度的轉變。人不再需要勞動才會衣食豐足,而完全可以享受生活,但必須提高人的修養及素質,否則易墮落。


陽光明貞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信息技術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鳶尾凌礫


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三次是什麼?信息革命嗎?我覺得我們只有過兩次革命,一次蒸汽能源的普及,一次電能的普及,工業革命應該是能源的革命性變更。人類現有的技術進步都是原有理論的發展和完善,物理學沒有突破我覺得就談不上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