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近年能不能在GDP上超過蘇州?

納蘭軒若


武漢作為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城市;而蘇州是長三角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武漢的戰略地位超過蘇州。

但是因為蘇州本身經濟基礎雄厚,又緊靠上海,所以經濟總量和人均GDP都遠超武漢。2017年的城市GDP排名,蘇州以1.7萬億總量位列全國第七,而武漢以1.34萬億位列全國第九。但是蘇州的增長率為7%,武漢增長率為8%,武漢有速度優勢。

武漢目前的支柱產業為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製造、裝備製造、食品菸草、能源和環保五大產業,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不愧為中部崛起的龍頭城市。蘇州工業曾經以大量的外資企業而著稱,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後開始轉型升級之路。目前蘇州著力發展軟件和集成電路、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產業、總部經濟等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2017年蘇州經濟開始復甦,說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初見成效。相信蘇州完成轉型之後經濟增速必將高歌猛進,就像10年前的深圳。

所以武漢今年能不能在GDP上超越蘇州真不好說。但是祝福這兩座優秀的城市。


ID艾龍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不像有些問主完全是挑事,有一定的探討性!要想知道武漢GDP近年能否趕上蘇州,首先得知道兩者之間的差距!

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2017年武漢市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34萬,而2017年全國最強地級市蘇州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7萬億,兩者之間的差距是3600億左右,這差距是多大?差不多就相當於一個宜昌!



武漢市近年可以再造一個宜昌嗎?回答當然是否則的!不知道你這個近年是多少年?我姑且就算它三年,如果武漢想三年內GDP超越蘇州,那年GDP的名義增速必須超過20%以上,這麼高的增長,在當前轉型升級壓力巨大的情況,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武漢想近年超過蘇州也是不現實的。

那完全沒有可能嗎?那倒也不是,其實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武漢在GDP上快速超過蘇州(記住是GDP總量,而不是人均)!這個方法就是兼併周邊地區,如果武漢兼併鄂州和黃石,再加上黃岡或者孝感,那武漢GDP馬上超過蘇州了!但是,這樣的超越又有什麼意義呢?



麻城漫談


感謝鄂州網友信任暨邀請回答本話題!雖然我非常喜歡也非常瞭解蘇州,但我會毫不猶豫地認為武漢GDP會在近年超過蘇州。也許許多人不瞭解武漢,也不瞭解蘇州,從文字上看起來似乎有種不敢相信的看法。

實際上,武漢距離蘇州並沒有多遠,以2018年一季度GDP相比較而言,兩市有八百多億的差距(可參考①號配圖)。增速方面武漢領先蘇州近3個百分點,這是我看中武漢的理由之一。



其外就是武漢在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基礎上,被明確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意味著什麼?還有已獲批的國家級長江中游城市群也將發力,結合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作用,武漢復興有望。

武漢不再是以前的武漢,歷經十年艱苦卓的絕馬拉松式長跑,武漢從只有蘇州體量的一半左右,到如今的78%佔比額,凸顯武漢速度(可參考②號配圖)。問題的關鍵是武漢近年能不能GDP



超過蘇州,以事論事,我的結論是會超過。此前許久弱於蘇州則是因為開發授權程度等原因,現在武漢也有了高層次戰略規劃,理所當然加速前進。

延伸觀摩蘇州、武漢兩市開發區彙總,包含陣容、層級、定位等描述,看一看就知道蘇州為何領先全國90%以上的城市了。


民間查訪專員


題主所說的今年,期間是多久,如果從近二十年時間來看,武漢GDP沒有機會超過蘇州,但是從未來五十年時間來看,武漢有機會超過蘇州。原因如下:

未來20年,武漢GDP很難動搖蘇州

根據2017年兩座城市的GDP數據

武漢:1.34萬億

蘇州:1.73萬億

目前武漢GDP為蘇州的77%,按照同比增速,武漢為:7.8%,蘇州為7.1%,按照增速勢能不變的情況下,武漢GDP未來十年無法動搖蘇州。

未來二十年,武漢GDP有希望超過蘇州

首先看常住人口的增量:

從2011年到2017年,武漢常住人口一共增長了89萬

從2011年到2017年,蘇州常住人口一共增長了31萬

城市資金總量以及增速:

武漢:2.49萬億 增速:9.1%

蘇州:2.72萬億 增速:3.0%

綜上所述:

從人口淨流入和資金總量的增長情況來判斷,武漢在未來更長遠一段時間的經濟表現,要比蘇州更有潛力,所以未來二十年,武漢GDP極有可能超過蘇州。


深圳觀察


武漢想超過蘇州,這理想和奮鬥目標是好的,予以點贊。但是兩市的差別太大了,即便蘇州維持現狀不發展,十年內武漢也追不上。為計麼呢?首先是教育決定了民眾的索質和科技的領先程度,武漢十年內的教育能趕超蘇州嗎?其次是高精尖的產業鏈基礎,武漢遠遠落後於蘇州,所以說十年內武漢趕不上蘇州。信心是好的,給予鼓勵。加油吧,可愛的武漢兄弟姐妹們!


潤洲老驥


武漢幾十年內都無法超過蘇州,蘇州領先了武漢4000億,這是斷崖式的落差。武漢發展的同時,蘇州也在發展,而且差距會越來越大,因為蘇州基數大,所以增量更多(年增量為1844億,領先武漢)。

就算武漢幾十年後,在GDP上超過了蘇州,但蘇州人均GDP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高於北京上海廣州,是名副其實的民富之地,武漢在人均上一百年也難敵蘇州。



都說“大武漢”,但不僅要總量大,人均也要多,蘇州卻在總量和人均上都要領先武漢。蘇州僅僅是普通地級市,武漢又是湖北省會,又是華中區域中心城市,又是國家中心城市,這麼多頭銜,卻不敵普通地級市蘇州。


蘇州很累,一個地級市要和省會pk,要和直轄市pk,又要和國家中心城市pk。好意思嗎?如果蘇州能有哪怕一個省會或是計劃單列市頭銜,早就是一線城市了。

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蘇州的經濟超過了除廣州之外的所有省會,經濟地位比肩直轄市。在經濟上,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武漢都沒有資格和蘇州相提並論。


堅果旅行


老實講真的差距有點大,單純在經濟方面講蘇州境內的企業數量、企業質量和企業層次都明顯優於武漢。截至目前,蘇州有國家級開發區14家:其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9家 、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家 、國家級保稅港區1家 、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家。

而整個湖北省國家級開發區也只有15家,而武漢也只佔3席,其餘全部都是省級經濟開發區。

地理位置武漢地處長江中游,屬於華中地區。蘇州地處長三角屬於華東地區。兩個地區的經濟活力和發現層次差距也很明顯。同樣都在長江邊上都屬於內河港口,但是吞吐量有這明顯的差距

所以武漢經濟生產總值想要超過蘇州難度太大,客觀理性分析得出的結論。


天行健632


武漢和蘇州目前經濟規模差距高達3919億,這相當於湖北第二城襄陽市的經濟總量,幾年時間趕出一個襄陽市,顯然是不太可能。

武漢去年GDP總量13410億,3919億相當於總量的僅30%,而武漢2017年的經濟增速是8%,蘇州是7%,武漢僅僅在基數小於對手的情況下領先1個百分點。所以武漢即使增速看起來更快,但增量也還是低於蘇州的,武漢2017年經濟增量是1497億,蘇州增量是1844億,所以儘管武漢增速領先,但其實差距卻是在擴大的。

我們假設一個10年期限,而且蘇州的經濟增速保持不變的話,十年後總量為34069億,武漢超蘇州必須要實現每年至少9.8%的增速,這顯然是非常難以實現的。所以更別說是近年,武漢能夠在近幾年保持不被擴大差距就實屬不易。


子夜的風


一方比另一方經濟增長更快的情況下,前者超過後者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就像中國gdp反超美國一樣 雖然開始基礎存在巨大差距

武漢2007年gdp只佔蘇州的55.11%,到2017年已經達到78.88%

10年時間 比重增加共23.77%

佔比年平均增長2.495,意思是2018年武漢gdp佔蘇州比重至少為81.375%

時間設為未知數X,則78.88+2.495X=100 解得X=8.465≈8年半

即2025年武漢gdp便可追上蘇州,2026年實現反超!


圓珠筆沒油了


不在一個層面上,怎麼比?中西部應該和中西部比,和長三角,珠三角比,那都沒有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