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桌上被懟:「你不喝酒就是不給我面子」,你會怎麼做?

陽陽得意


酒桌上,無論是跟領導喝酒,還是同事之間,親戚朋友之間,與客戶之間,時不時都會聽到“你不喝酒就是不給我面子”或者說“你不喝酒就瞧不起我”類似的話,遇到這樣的人依有書君的個性,不喝就是不喝。

只不過考慮一下不同的對象說話方式、理由不同而已。

確實,為了顧全大局,要堅守自己的初衷不易。一個“不”字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除非酒席上,就你一個人是老大。不然的話還必須看場合,分人來。真要做到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一、如果是領導喊你一起陪客,你不喝酒,那領導面子上確實過不去。

不能喝酒,一定要讓領導提前知道,這樣就不會邀請你喝酒了。既然去了,那就要陪到底,能喝更好,不能喝也要裝會喝,一直喝到不能喝為止。

說起領導喝酒,讓有書君想起一個故事:

晉朝時期,富商大賈石崇有的是錢,所以經常宴請達官貴人,最喜歡勸人喝酒了。他還有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招:讓家裡的美女給客人敬酒,勸酒,如果客人不喝,就將美女殺了。很多客人本來在喝酒熱鬧的場合,一想到酒牽涉到人命,就不得不喝了。美女又多,一來二往沒有不喝醉的。

大將軍王敦偏不信,想想也是,殺的是你家美女,關我何事?所以輪到王敦喝酒了,無論美女怎麼勸,他就是不喝。石崇不加思索地將勸酒的三個美女殺了。真是“我不殺美女,美女因我而死”,如此逼法,也沒見有誰了。

當然,現在的領導都很有素質,不會隨意叫人陪酒,如果叫到了你,沒有非常特別的理由還是要奉陪到底,喝個盡興的。

二、如果是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酒桌上這樣說話,可以直接拒絕,當然,也可換個方式。

因為彼此知根知底,,知道你能不能喝,知道你的酒量,如果還說出這樣的話,你完全可以毫不客氣地這樣說:

“我就是不給你面子”

“原來你的面子僅僅值一杯酒呀,那我還真不喝了。”

“我剛打過頭孢,出事了我的老婆孩子你負責?”

“我酒精過敏,我可以給你面子,喝,如果喝出了問題你能負得了責嗎?”


“我馬上要孩子了,媳婦兒交待過”

或者乾脆什麼也不說,只用一雙眼睛,死死盯著他“你什麼意思?”看得他心裡發怵。

其實這樣說話的人,很多人那些看熱鬧不怕臺高的人,他們更多的目的是為了看到你出洋相。人喝醉了的時候,酒精會麻痺,會做出較為出格或者異常的舉動來,這對那個把你灌醉的那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滿足感。


真正的朋友不會這樣做的,喝酒雖說為了氣氛濃一點,但也不是這種喝酒。一般來說,平級之間喝酒,都是本著喝好不喝醉的原則,喝個心裡舒坦,內心敞亮。

因此,對這樣的人,既然他這樣的話都說出口了,你也不要顧及面子了,畢竟什麼時候都是健康第一,直接拒絕說“不”,也沒什麼大不了。何況酒桌上的話並不能當真,酒足飯飽清醒過後是不是那麼回事還真說不清楚。

三、最後一種是與客戶之間的喝酒。

如果客戶這樣的話都說出口了,所謂人不求人一般大,客戶就是衣食父母,真是得罪不起,面子還是要給的。那對不起的,只有自己的腸胃了。


不過赴宴之前要做好準備,一是思想上的,思想上做好醉的打算;二是行動上做好預防,如喝酒之前適當吃點高蛋白食物,如雞蛋、豆腐、蹄子。這些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長,能與酒精混合,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中國的酒文化確實歷史悠久,請客吃飯喝酒幾乎成了標配。無酒不成席,酒桌上不喝酒還真少了氛圍。但無論怎樣,喝酒一定要量力而行,畢竟任何時候,健康是第一位的。適量飲酒確實有益健康,但一定不要過量哦。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職場中人,免不了有喝酒應酬。三五知己好友在一起喝幾杯,都是喝好就行,絕不會強人所難,更不會說什麼“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的混賬話。說這話的人,一般都是虛榮好面子之人,真正有修養的人,哪怕是喝多了,也絕不會說出這樣不著四六的話的。

遇到這樣的人,的確讓人很上火。明明自己不勝酒力或者身體不舒服,他卻牛不喝水強摁頭,用他那不值錢的面子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如果喝吧,就坐實了不給他面子,如果堅決不喝吧,酒場容易變成戰場。

具體應該怎麼辦呢?一定要看人下菜碟。有些人本就沒什麼交情,不喝就不喝,得罪就得罪。面子都是互相的,他不尊重別人的感受,沒面子也是咎由自取。但是有些人就不能輕易得罪了,比如重要的客戶,或者你的領導。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就是親手砸掉自己的飯碗。這時應該怎麼處理呢?我這裡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李代桃僵。最好是去喝酒之前,隨身戴上一盒抗生素類的藥。到了酒場,無論誰勸酒,也要做到滴酒不沾。因為服用抗生素藥物期間,是絕對不能喝酒的,否則有生命危險。到時可以這樣推脫:“王總,最近吃藥呢,絕對不能喝酒,否則小命不保。可不是不給你面子喲,還請王總體諒”。

中策是瞞天過海。如果自己喝了酒,現在不勝酒力,實在喝不動了。此時,可以故作醉酒狀,一邊趔趔趄趄的站起來,一邊說“王總,我是真…真喝不了了,豈敢不給王總您面子呢”。說話的時候最好是結結巴巴一點,然後突然捂住嘴巴,好像要吐的樣子,趕緊往洗手間跑,再洗手間待一會再回來。

下策是勉為其難。如果實在抹不開面子,也不會遮天換日,那就只能喝了。不過,即使你喝了,他人也會認為你不夠爽快,或者是故意不給面子。更為關鍵的是,只要口子一開,很有可能他一會還會找你喝酒,搞得你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騎虎難下,左右為難,最終喝的酩酊大醉。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謝邀~菲李雖然愛吃,但卻真心不喜歡去酒席或聚會,因為總有個別人愛玩勸酒文化,一個勁勸酒,當你顧忌大家面子委婉拒絕後,他們還要補上一句:

拜託大家都不熟,你一上來就逼我們喝酒也沒給我們面子呀!

當然出於禮貌,大部分人表面上還是表現的禮貌推辭,內心卻可能已經把對方族譜上的人都問候了一遍。

很多酒桌上的人認為,喝的多少能顯示能力的大小。這叫傳統——“酒文化”。以下這些場景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

然而勸酒其實是被扭曲的“酒文化”,不客氣的說,勸酒是會死人的。

2016年9月,海南文昌一場婚禮上,一28歲的伴娘被勸與賓客拼酒,喝了大量白酒後酒精中毒,導致嘔吐物堵塞了呼吸道,窒息身亡。


2017年2月,一平日不常喝酒的男子,在同學的生日宴上被勸喝了一斤多白酒,身體出現異常,在送醫院搶救期間死亡。


類似的例子相信大家也看過不少,而且勸酒有時受傷的不僅是被勸者,勸酒者本身也可能有危險。


2017年,網上流傳著一段勸酒視頻,山東濰坊一男子在酒桌上強行勸酒,被拒絕後怒火攻心,一把打碎酒瓶導致動脈破裂,險些喪命。

這桌子上紅紅的東西可不是番茄醬呀!

真心是,別人喝酒要錢,你們喝酒要命啊。

坊間有句話,叫“酒是好東西,勸酒的真不是東西”,可見勸酒遭到了多少人的厭惡,而對於那些標榜著“勸酒即酒文化”的人,菲李有必要給你上一課了。

什麼是真正的酒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喜歡分南北,酒也是一樣的,南有南酒,北有北酒。

古時候,酒是稀有之物,一罈好酒是需要經過精心釀造的,平日裡人們捨不得喝好酒,只有客人來的時候,出於對客人的尊敬,才會開封一罈好酒,為避免客人不好意思,主人會主動為客人倒酒和佈菜。

比如當時很流行的紹興酒,是有名的酒中上品,官宦人家都會存上幾壇,遇到貴客,並且得是愛酒之人,才會取出一同品嚐。

因為紹興酒比較嬌貴,開封后過了一夜就會發酸,千金美酒成了醋實在是可惜,所以主人一般會勸客人多飲幾杯,但也絕不勉強。

而現在那些勸酒的人,喝的往往是幾塊錢一瓶的啤酒,還非逼人喝完,這不是開玩笑麼?

還有人常說“酒品即人品,越能喝酒品越好”,這更加是無稽之談。所謂酒品,在古人眼中其實更貼近於品酒時的情調,傳統飲酒,上至王孫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講究一個情趣。

比如環境要好,心情舒暢才可細細品酒。另外一些有點追求的品酒人士,會對裝酒的器皿有所講究。

一句話:喝酒在品,不在拼。

有人說酒量在練,越喝越強。這根本不存在的!

事實上是,酒量是練不出來的,很多人覺得自己練出了酒量,其實只是臉部血管和肌肉適應了多次酒精刺激的結果,看上去沒那麼紅了,但酒精對你身體的影響程度從未改變,因為喝酒這件事,是基因先天決定的。

70%的東亞人體內含有一種叫乙醇脫氫酶第七亞族基因,人稱“杜康基因”,可用來解酒。但在解酒過程中,還需要另一種乙醛脫氫酶對酒精進行二次分解。

而現實是,70%的人東亞人擁有強力的“杜康基因”,但其中50%的人乙醛脫氫酶卻不給力,所以說先天自帶好酒量天賦的人,其實只是極少部分。大部分人酒量真不行。

為什麼有人喜歡勸酒?

勸酒明明是件損人不利己的事,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幹?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無非有兩種意識在作祟。

明白了吧,至始至終,勸酒者的心裡都可能沒把你當朋友。

遇到勸酒怎麼辦?

我說我不喝,你偏偏讓我喝。被勸酒最大的苦惱在於不好直接拒絕,怕傷和氣,因此有時可以採取一些迂迴措施,想一些理由,比如:

1、一會要開車。

2、生病吃了頭孢藥,不能喝酒。

3、酒精過敏。

4、胃病犯了,喝酒可能胃潰瘍。(這個狠了點)

也別管勸酒者信不信,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已經在傳遞一個信息:我很給你面子了,別得寸進尺。

而此時如果對方還是繼續勸酒,不肯罷休,一個勁地說:

你可以直接回復一句:嗯,你說對了。

想喝酒咱自己會喝,就是不願被人逼著喝。

最後菲李想把從一位號稱“千杯不醉”的老人那裡聽到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當你喝酒喝到想自己找酒喝的時候,你就得停了。


好啦,本期回答到此為此,想看更多和美食、冷知識有關的漫畫故事,趕緊關注菲李吧。

大家也說說自己遇到的勸酒奇葩事吧,你對勸酒是怎麼看的呢?


菲李


有一段時間,我老公膽囊炎,醫生吩咐不能喝酒。有酒宴,不得不去,因為是興共同朋友,我也去了。

席間,有一人勸酒,滿滿一大杯,非要我老公喝不可。

我告訴他,我老公還吃藥,不能喝酒,意思意思下就行。

結果他對我老公說:“你一個大男人,竟然如此沒骨氣怕老婆?她不讓你喝你就老老實實不喝?你那病算得了什麼,喝了這杯酒又死不了你!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

我怒懟:“你把這話重說一遍,我用手機錄下來,出了事兒就找你負責!我老公沒有活得不耐煩,你倒嫌他活得命長了?你想讓你老婆當寡婦是你的事,別拖上我老公!”

他訕訕的。

拿酒走開了。


奴家水桶妖


場景一,

對方高高在上。仗勢欺人形的。

回答,

不好意思,明早我要參加一位領導的追悼會。他昨天因為陪更大的領導,喝酒喝死了。。。

場景二,

對方仗劍天涯,江湖俠客形。

回答,

大哥,我喝了這杯酒,就算給你面子了對嗎?

我想跟你掏心掏肺,你卻把我當成酒肉朋友。這酒,我絕對不喝了!

場景三,

對方阿諛奉承,諂媚殷勤形。

隨便說任何理由拒絕。如果對方不識趣,

那就一句話,我跟你說了。。。我不能喝。還講面子?那就是個破鞋墊子!

酒場二十多年的經驗啊。跟大家分享。

目前,酒場數量有所減少。質量(我指的人的素質)越來越高。

關鍵是。基本可以做到隨心。


在路上11992


這種不是太常見,或者都是委婉的說。雖然家是在北方,可能是因為還年輕,還只是學生也很少有機會喝酒。在南方上的大學,細數起來,也就喝過三次酒,大一的時候一個同學過生日,還有宿舍聚會,就四個人還少一個人,還有前段時間拿駕照請教練吃飯又喝過一次。這邊先不說酒量不怎麼行,有幾個同學連酒場基本的禮儀都不知道,自己端著杯子,自己喝。別人敬酒啥的也不問。

我覺得酒和煙都不是啥好東西,所以很少碰,至今煙不會吸,只有別人給我煙實在推不掉的話,就只好假裝會吸,從鼻子裡面吐幾口氣這樣,酒這個東西是真的免不了的,又沒車,又沒啥病,反正在我家那個地方,給你酒你不喝就是不給別人面子,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復讀那年高考結束,同一宿舍外加一個宿舍老大女朋友,一個宿舍常竄門的,有一次聚會,有一個室友不想喝,就喝了兩三杯啤的,就不想喝了,後來又勸他喝了一兩杯,然後打死不想喝了,然後又有一個同學說,“我喝三杯,你喝一杯。”他就是不願意,然後又有同學勸他喝,他還是不喝,直接把別的同學給他倒的一杯酒給倒了,給倒了!!!吃驚了我,結果可想而知,這飯桌直接結束,晚上開房的開房,剩下的上上網,我那個同學也知道自己做的不是很對,然後就把我們上網的網費都給付了,打幾局遊戲,然後就把這事給過去了,這遊戲真是好東西啊。

其它基本都是在家喝的了,畢竟都20多歲了,過年那幾天是免不了酒的,不管你今天有多少酒場,每一場都當做你今天還沒喝過酒。有一次就是發小聚會,就等那一個,他在其它酒場脫不開身,等了很長時間來了,他哥還陪他來的,就怕他出事,然後為了讓他喝那一杯白的,我們一桌懟他,雖然我不想這麼做,但為了不被懟,也就只能這樣了,這樣和他商議的,你看你來那麼晚你看是不是得自罰三杯,他支支吾吾沒說,他哥說,“他實在不能喝了,我幫他。拿起酒瓶就要倒。”然後我發小中的老大直接把那瓶酒拿過來吹完了,說,“我們好不容易才聚一起,可不帶這樣的”然後我發小中的老大就和他哥喝起來了,然後自然灌他喝酒的責任就在我們身上了,我發小的老大給我們幾個說悄悄話,知道該怎麼辦吧,指了指最後來的發小桌前的那杯酒。然後我們幾個花了很長時間,才把最後來的發小身前的那杯酒見底,哎,說話真是種藝術啊,不過你說的再好我們不達目的不罷休,他也就只能把那杯就給喝完,然後他又喝了一兩瓶啤酒(這個可以忽略,貌似我幾個發小都是把這當水喝的,就我不行🌚)。還好後來都平安回家了,還打到凌晨兩三點的遊戲。

在說個最搞笑的事,有一次喝酒,一桌的人相互勸酒,還好有幾個知道我酒量的,都給我倒的很少很少(白的),然後他們幾個互相吹,我就陪他們喝喝啤酒,這酒局結束後,除了我,都吐了,我一想喝酒的時候一個個都說:“今天只要盡興就好,不要喝多了。”一想就搞笑,為了面子一個個都死撐著,那吐的哪哪都是,當這成為一種文化的時候,也是沒辦法的事的,畢竟從小到大見慣了父親喝完酒回家吐幾次,然後睡半天醒來也吃不下飯。


尋夢自知


謝謝緣友,佛門戒律裡:入佛門首先三歸依戒,過幾年受五戒,五戒裡面有一戒是不飲酒戒,我是受五戒之人,當然受了不飲酒戒,本人自小不愛飲酒,但在入佛門後,受五戒了,就根本滴酒不會飲的,在現實中要是有人在酒桌上這樣懟自己,在他知道本人有信仰情況下,還硬是懟酒,那說明這個人沒有素質,千萬不能因為他的二句無素質的話去飲酒。



要是有人不知道本人有信仰,在酒桌上硬是懟酒,那就給他解釋哈,他們便不會叫你硬懟酒的?



現實中,因為本人有信仰,第一不吃肉,第二不飲酒,所以一般在紅、白事上的事從根本上和世俗人分開的,我們有信仰的人一般吃的是素菜,用飲料代替酒類的!


140979666有緣


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說這話的,一般都是喝得有點上頭的領導。

如果是領導,那還好對付。你可以勉強拿起酒杯,你就喝一小口,留大部分酒在杯裡,裝出很痛苦的表情,“實在喝不下實在喝不下了……”一般的領導都不會繼續為難你的。

曾經在一次公司聚會上,一個同事工作上有點事晚來了十幾分鍾。我們十來個小弟已經坐滿了一桌,領導那桌還有幾個空位。領導就叫他過去坐。

領導們菜都沒上酒把酒開了,開始喝酒了。

“完了完了……”我們幾個不怎麼愛喝酒的同事開始半開玩笑地調侃那個坐過去的同事。

“誰完了?誰完了還不一定呢……”

領導們喝得高興了,其中有一個就開始半開玩笑地欺負那個職場新人。“來來來,小武輪一圈輪一圈,敬一下各位老總……”

別看小武斯斯文文的,還帶個眼睛,留個寸頭。他可是蒙古族,他平常在家裡和老爸喝的酒都是65度的,來客人的時候不喝上一兩斤不高興。

“喝,不喝就是不給領導們面子!”

面子是吧?給夠你面子!海量的小武不到一個小時,就把那桌的領導喝服了,有醉得睡過去的,也有喝到吐的,而小武卻面不改色。

所以啊,“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這句話真的不要隨便說出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喝酒,適量就好,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他人的健康。


娛圖師師


酒桌上只要是你會喝酒而不喝酒的時候,你的親朋好友。比較豪爽的人都會勸你喝酒的,但是這種勸的方法。也是十分強硬和和溫柔並重的。他們把你不喝酒歸納為你不重感情,不珍惜今天相聚的氛圍。眼睛裡沒有這幫親朋好友。種種的藉口就是一個目的,讓你喝酒。在我們的東北勸酒的方式也真的是很豪爽的。都是要先幹三杯,然後再進你這個不喝酒的人。讓你打開殺戒,不得不喝。酒過三巡以後不用別人再勸了,自己就要酒喝了。這就是我們東北人那種被勸酒的真實表述。我記得有一次我去一個鐵礦去採訪那個宣傳部部長是非常能喝的。當天是禮拜天兒,他把我們約請到了他的家裡。他非逼著我喝酒給我鼻子沒有辦法了,酒已經喝的差不多了,我就對他說。這個酒我一定是要喝的,能帶走嗎?這個宣傳部長微醺的眼睛看著我說。可以呀!於是我當著他的面把這杯酒倒進了自己的襯衫兒裡,這一下宣傳部長和眼睛。睜的老大了,這兒以後他也不勸我酒了。其實盛情是難卻的,我也不想這樣,但是就大傷身。真的讓你很難受啊



伊春美食美客


跟朋友一起參加飯局,是一個見過一兩次面的朋友組的局,約的那天連問了我兩遍去不去,我聽朋友說有幾個女性朋友也會去,便說去吧。那天大概五六個女孩,因為是晚上聚餐,而且有幾個男的也並不是特別熟悉的朋友,所以女孩們沒有一個喝酒的,都是各種理由拒酒,組局的這個就一個個的開始跟人家講情義講感情,非讓人家跟他喝酒不可,有的女孩架不住他死纏爛打便喝了。到我這了,我說我酒精過敏,一直就是不喝,他最後直接說要是給面子就喝,不喝就是不給面子就傷感情了。我一聽他這麼說,我笑了笑說,面子我給你了,我要是不給你面子我今天直接就不會來,我都說了我酒精過敏了你還非讓我喝,喝了這酒到時候出了事就不只是傷感情丟面兒的事了。其實當時我心裡想的就是,這種人不做朋友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