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8這十年:梅西與史上最佳球員就差一座世界盃

2008-2018這十年:梅西與史上最佳球員就差一座世界盃

有近10年的時間,梅西與史上最佳球員的地位之間,就差那一座世界盃

2014年世界盃決賽,梅西曾經非常接近這座獎盃,他是這樣的渴望得到它。在巴西里約馬拉卡納體育場,阿根廷隊與德國隊戰至加時賽時,阿根廷隊卻最終被替補上場的馬里奧·格策攻破球門功虧一簣。然後,梅西在近在咫尺的大力神杯前面走過、神情木然地接受賽事最佳球員獎座的瞬間,成為了載入史冊的畫面。

歷史上沒有得到世界盃冠軍但仍然定義一個時代的球星有很多:迪·斯蒂法諾、普斯卡什、克魯伊夫等等。而得益於歐洲俱樂部足球的先進體系和一個叫瓜迪奧拉的天才教練,我們這一代球迷有幸見證了一個像梅西這樣幾乎將現代足球提升至另一個維度的偉大球員。

有一派觀點認為,在現今的職業足球環境下,梅西在巴塞羅那成就的一切已經足夠令他成為史上最佳球員之一。

但是世界盃畢竟有著特殊的意義,對於梅西來說尤其如此。

這個出生於阿根廷羅薩里奧,因為生長激素紊亂症而不得不長期接受昂貴而痛苦的注射治療才勉強長到普通人身高的足球天才,13歲時就遠赴西班牙。巴塞羅那俱樂部為他承擔治療費用並令他成為世界級球星的故事被傳誦已久,但對於祖國阿根廷,梅西一直有著不可割捨的感情。

他的整個成長期都在歐洲度過,但他的西班牙語一直保持著濃重的阿根廷口音。我們可能不知道的是,擁有雙重國籍的他曾在可以選擇代表阿根廷或西班牙國家隊踢球時,梅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在俄羅斯世界盃前不久的一次訪問中,梅西表示,他寧願用自己在巴塞羅那俱樂部贏得的冠軍,去為阿根廷換一個世界盃。

2008-2018這十年:梅西與史上最佳球員就差一座世界盃

2014世界盃決賽是梅西希望在俄羅斯洗刷的痛苦回憶

而他生在一個義無反顧地呼喚著英雄主義的國度。經歷過軍人統治、福克蘭群島戰爭失敗,又被球王馬拉多納帶上過世界盃巔峰的阿根廷,一次又一次地寄望梅西像那個“汙面天使”一樣為阿根廷贏得世界盃,並曾一度為他在國家隊的表現不如在俱樂部而怪罪於他。

2006年首次參加世界盃時,梅西只有18歲,2010年帶隊的主帥(就是馬拉多納)指揮不當導致八強慘敗,2014年他在半滿血的狀態下出戰……未能為國家隊帶來一個冠軍似乎從來不是梅西的錯,但就像人們常說的,歷史由勝利者寫就。

2008-2018這十年:梅西與史上最佳球員就差一座世界盃

梅西賽後神情黯然

2018年的俄羅斯,因為他,阿根廷仍然被列為奪冠熱門之一——事實上,是因為他在預選賽最後一輪對厄瓜多爾的帽子戲法,阿根廷才得以晉級世界盃決賽圈。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本屆世界盃到7月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結束之時,梅西將已經滿31歲。要想在巔峰時期捧得世界盃,大概俄羅斯這次將是他的最後機會。

而在迎戰第一個對手冰島之前,一切看起來並不妙。預選賽涉險出線阿根廷在熱身賽1-6慘敗給西班牙,主力守門員和一名中場球員在開賽前又接連受傷離隊,世界盃前最後一場與以色列的熱身賽又因為耶路撒冷的形勢而取消。

這一切到底是時運不濟還是計劃不周尚不得而知,但清楚的是,阿根廷是近20年來可以說是成績與牌面實力最不相稱的國家隊之一。從2014年的決賽起,梅西已經伴隨國家隊經歷了三次大賽決賽失利(另外兩次是2015和2016年的美洲盃),那種痛苦令他一度萌生退意;同時,梅西對於管理混亂的阿根廷足協的鄙視眾所周知。

假如梅西這一次能將阿根廷隊帶向世界盃冠軍,關於史上最佳球員的爭論大概可以結束。但另一方面,假如你不是一個阿根廷人,又在這個時代裡因為梅西的存在而獲得過無數快樂,或許你會只希望可以享受梅西最好的時代裡(可能是)最後一次的世界盃,你甚至會希望,他也能放下這一切,和你一樣去享受它。

但梅西是一個阿根廷人,他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