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別離》,談學生減負,家長的期待

《小別離》是由黃磊、海清、朱媛媛主演,TFBOYS特別出演的一部圍繞孩子升學的都是情感劇。該劇圍繞中學生出國展開,講述了三個家庭面對孩子升學、留學、青春期的故事。

看《小別離》,談學生減負,家長的期待

在劇中朵朵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都市白領,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自己當年一樣在考試的獨木橋上脫穎而出。可是,朵朵卻不是學霸的那一類,父母在各種招數使用無果之下,決定為孩子把孩子送到國外唸書,接受另一種模式的教育同時鍍個金。然而又很想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在這種矛盾之中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

看《小別離》,談學生減負,家長的期待

這部劇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孩子真的一定要上重點才有出路嗎?我們究竟是應該給孩子加碼還是把快樂的童年還給他們?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們應該這麼做?

首先,小編認為我們的孩子以後無論是金榜題名還是平平凡凡,他們以後都得進入社會自己生存。我們在逼著孩子學習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生存的能力和培養他們有一個好的心態加性格。排在成績前面的是孩子的健康體魄、人生觀、世界觀還有他們的心理健康度。這些我們都做好了,才能談到學習。拋開這些直接就是功力的學習,並用分數去評價一個孩子,我覺得是舍大求小。在80、90年代,那時候社會太缺乏知識性人才了,那時候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材生屈指可數,可能在一個廠子裡只有那麼幾個人,這些高材生確實很有發展。可是社會日新月異,現在的高學歷人才到處都是,等我們的孩子長大了高學歷的畢業生並不再緊俏了。那時候社會更注重的是能力,一個人的責任感、創新力、執行力、領導力、堅持力等,而不是單純的你會什麼理論。到那時你的孩子卻成為了考試的機器,該怎麼辦?而且孩子總在同一種嚴格管理的環境下生存,會非常限制他的想象力,發散思維,我們不要用我們的手去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看《小別離》,談學生減負,家長的期待

其次,我們來談談孩子肩負的情況。孩子減負我們怕他被落下,不減負看著孩子又覺得心疼。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複習功課能複習到22點,這簡直讓人難以想象。教育部三令五申的談減負,可是最後是給老師減負了,孩子的學習任務一樣的那麼沉重。其實,龍生九子是各有不同的,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每個孩子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賦,如果你的孩子實在不適合學習,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入手,比如音樂、美術、體育等。我們不要總是讓孩子去做他們不擅長的事,時間長了,孩子會有很大的挫敗感,會很不自信,會應付家長,這樣他們一樣拿不到好成績,所以我們倒不如去給孩子發掘另一個平臺,讓他去施展,讓他以後會有自己熱愛的一份職業,這才是每個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