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衆爲它轉身嗎?

直播沒聲絕對是“好聲音”第一期最大的看點。

7月13日,解決了版權問題重新歸來的《中國好聲音》卻初戰不利,首期節目因直播卡帶、沒聲,遭到了網友的眾嘲。

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眾為它轉身嗎?

而節目官博提出的“解決策略”,又再次為節目招了一波黑,不道歉不反省,反而讓觀眾自己去把頻道調成標清,這年頭看個1080p也有錯?

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眾為它轉身嗎?

清醒過來的官博刪掉了該條微博,又重新發布了一條說明微博,表示事故的原因是高清頻道環繞聲數據報錯,並感謝了觀眾的提醒,也道了歉。

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眾為它轉身嗎?

那麼,拋開直播事故,這一屆的“好聲音”還值得你為它轉身嗎?

首期遭遇直播事故

換名會來的“好聲音”變化有多大?

從第一期節目來看,相對前兩季的《中國新歌聲》,更名回來的“好聲音”主要有五大變化:

1、導師陣容變為全男性,由周杰倫、謝霆鋒、李建、庾澄慶組成。

2、盲選規則改變,導師通過點歌選選手,導師有一份學員的歌單,想要聽那首歌就點,然後學員現場準備。

3、海選選手有124名晉級席位只有24個,每位導師戰隊只有6個名額,滿額之後,轉身學員需要通過搶位的方式,贏得導師席位。(看中哪個導師就選哪個導師已經選好的選手battle)

4、前兩季的俯衝座椅被換成“魔鏡轉椅”,選手可以從導師背後的魔鏡看到導師的表情變化。

5、首期直播沒有了固定主持人。

除了這五大變化,“好聲音”的選手的風格也更加多元化,流行、搖滾、民謠、嘻哈、二次元在節目中都能找到,此外,節目風格也更加年輕化和網絡化,這或許與其背後製作公司燦星積極轉網的公司整體走向密切相關。

雖然“好聲音”的變化不少,但整體的骨架還是沒有變,大致的節目流程和內容也依舊缺乏新意,並沒有什麼所謂的“顛覆性”改變。這樣的“好聲音”,在今年暑期檔的音綜大戰裡還能再找回曾經的輝煌嗎?

暑期大音綜戰下

“好聲音”突圍勝算幾分?

7月分的綜藝市場幾乎成了音樂綜藝的天下,騰訊的《明日之子》和《潮音戰紀》早已開播,愛奇藝的《中國新說唱》也在14日上線播出,此外湖南衛視的《幻樂之城》、優酷的《這!就是歌唱 對唱季》、江蘇衛視的《金曲撈》也齊齊宣佈定檔7月20號,多部大音綜齊聚7月,今年的暑期檔音綜之間免不了要有一番硬戰。

“好聲音”雖做了一些創新,導師陣容也做了升級,但與其他幾檔大音綜相比仍舊缺乏看頭。主打嘻哈文化的《中國新說唱》雖進入第二季,但故事性的剪輯模式依舊比較新穎,選手的實力和名氣也都較為突出,再加上第一季累計的熱度和人氣支撐,整體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同是網綜的《這!就是歌唱 ·對唱季》雖改自《決戰雙聲》,但卻採用了以“對唱發起人”+對唱搭檔+音樂元素+劇情式綜藝的全新模式,並由“四大流量小生“之一的鹿晗、羅志祥、李榮浩擔任對唱發起人。

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眾為它轉身嗎?

而主打“唱演結合“的《幻樂之城》則是今年絕對的爆款潛力股,洪濤、梁翹柏的“黃金搭檔”保駕護航,天后王菲擔任體驗館,首期就請來黃渤擔任“幻樂好友”,易烊千璽、黃曉明、任素汐、雷佳擔任嘉賓,如此高配置的節目陣容,想不吸引觀眾的眼球都難。

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眾為它轉身嗎?

實際上,從節目整體效果和觀眾反饋來看,“好聲音”全新的導師陣容在為節目增加看點的同時,也模糊了節目的焦點,觀眾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四位導師身上,不少觀眾更直接表示就是來看謝霆鋒的。

不僅如此,相對於前幾季,新一季“好聲音”的導師明顯戲更多,謝霆鋒成了“轉身狂魔”,難以“霆止鋒狂”;李健變身李懟懟,包袱一個接一個,節目是活潑了,但音樂的部分卻少了許多,節目也失去了最初純粹的感覺。

此外,直播時也有不少觀眾在彈幕評論裡表示節目土氣、缺乏看點,選手素質大不如前,甚至有觀眾直接表示這屆選手的質量是鄉鎮KTV水平。如此看來,“好聲音”想要在這場音綜硬戰裡突圍回春,困難重重,而其背後的製作公司燦星也或因此受到影響。

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眾為它轉身嗎?

“好聲音”回春難

但燦星卻早已尋得新機?

2016年,浙富控股在擬用現金3億收購燦星文化6.0698%的股權時,曾在公告中披露了燦星的財務數據。公告顯示,燦星2015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2.1億、7.2億(未經審計);2016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6億和0.44億(未經審計),彼時(2016年4月)燦星的估值為50個億。

但2017年12月19日燦星製作宣佈完成首輪融資時,去年50個億的估值直接翻了四倍變為210億。在經歷一波三折後,燦星的估值不降反而高漲,再加上燦星的上市之路遲遲未能成功,不免讓人有所懷疑。

早在2014年,燦星文化董事長田明接受訪問時,就曾提出分拆上市的方案——燦星跟隨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燦星的兄弟公司夢響強音在A股上市。

同年,浙富控股分兩次收購了夢響強音共計40%的股權,作價8.4億元。按40%股權8.4億元來計算,夢響強音100%股權估值已達21億元,如此大手筆的收購立即引發了“好聲音”獨立上市的猜測,但一年之後,浙富控股卻分兩次把夢響強音40% 的股權又賣了出去,燦星的上市之路也落空了。

2017年在完成首輪融資後,燦星又再次表示要為上市做最後衝刺,但現在半年已過,燦星依舊沒有上市成功。

燦星的IPO之路看起來並不美好,而它的轉網之路也並不會順暢,在遠景影視、唯眾傳媒等綜藝製作公司積極轉網風潮的推動下,燦星也開始大面積觸網尋求新機,承製了優酷的S級舞蹈項目《這就是街舞》,Q3季還將與騰訊視頻合作電音競技節目《即刻電音》。

沒聲音的“好聲音”,還會有觀眾為它轉身嗎?

此外燦星文化副總裁、宣傳總監陸偉還曾表示,未來燦星還打算把類似《金星秀》的脫口秀節目和《中國好歌曲》的音樂節目,也都搬到互聯網上,不僅如此,燦星還準備涉足偶像養成,並已經進入策劃階段。

燦星雖然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卻尚未形成成熟的網綜發展模式,《這!就是街舞》的成績雖可觀,從8.5的豆瓣評分也能看出觀眾對其的認可,但這並不意味著燦星的“轉網路”成功了。

如今,“網綜”早已成了資方和製作公司眼裡的金礦,與燦星一樣“轉網”的傳統制作公司和電視人不勝枚舉,再加上專注網生內容的製作公司也在不斷地擴張和增多,使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這種背景下,僅靠《這就是街舞》傍身對燦星而言顯然是不夠的。

另一方面,從“好聲音”播出的第一期來看,《這就是街舞》的試水成功,並沒有讓燦星真正擺脫掉傳統的綜藝節目製作思路,“好聲音”第一期裡依舊不乏燦星在製作節目上的一貫套路,而這也或許是觀眾覺得節目不好看的一大主因,畢竟當下的主要收視群體是90、00後,新鮮且具備網感的綜藝節目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好聲音”或已迴天乏力,而依舊缺乏“網感”的燦星又要多久後才能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圓了自己的上市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