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行漢服,可能性會有多大?

YJ227807755


強制推行漢服肯定會對中國普通百姓造成一定程度衝擊。因為中國百姓對斷代服飾很不熟悉。或對此的印象很淺只停留在電視劇。要推行漢服好比推行古裝。沒人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穿古裝。因為服裝是進化的。越近代的服裝越舒服。越古老的衣服越不方便。而且我的高一上學期班主任是個歷史老師。我是班長我和他聊過關於漢服問題。他說,漢族是一個血統聯合,文化統一的民族。起到統一作用的是漢字和漢民族節日還有漢族人的名字形式。無漢字就無漢族。而且漢族人口眾多。分居不同地理環境所以產生的文化也分好幾種。比如陝西漢族文化和東南漢族文化就有很大區別。漢服這個詞語的概念很模糊。他甚至懷疑詞典並沒有這個詞。因為漢族自產生兩千年還沒有確定有過自官方到民間都承認的什麼民族服裝。這和和服還有朝鮮族的服裝就有差別了。但可以肯定有很代表漢族的服裝。她隨著歷史而演變。到了當代。女性旗袍和男性的中山裝就對漢族起了一個形象代表。不過,在大力讚揚可能存不存在還不確定的漢服時。也不要過度沉溺漢服的美。就像人分美醜。服飾更是如此。大家小姐的貴族服裝讓人驚豔。貧苦百姓到處是補丁的漢服就讓人反感。而且漢族女性自北宋流行裹足的鞋不知屬不屬於漢服範疇。我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雖然鄙人最終選修理科報國報族。但鄙人身為漢族而且還確定是全國四分之一的黃帝部落的直系世孫不贊成強行推崇漢服。例如要是誰不想穿漢服或者不認為穿漢服好看就會被罵。或者因為喜歡漢服就自覺高人一等的行為是可笑的。推行漢服不如推行漢字漢族哲學(戰國後期敗諸子百家著作)。因為很多人可能穿著所謂漢服。卻只會說網絡上輕佻下流的語言。而且到處寫著錯別字。別人張口一句經典古文。等著你接。你卻大傻眼。來了一句懵逼了這就太諷刺了。我認為網絡上漢民族意識覺醒是件好事。至少國人在網絡上不麻木於很庸俗的事上。而且很多國家的短期崛起都和民族意識覺醒有關。這證明國人精神世界上有了進步。但民族意識覺醒不要侷促於服裝。說實在的服裝這玩意。它的發展是朝向方便化和美觀的。漢服著實美。但穿著漢服在現代社會的摩登大廈中就有些另類。因為美對應時期環境。而且漢服穿著可能較之現在過程複雜。和現代服裝的方便穿著也有矛盾。但如果真心對古裝感興趣並認為自己是個古典美人帥哥。在特定時期特定地點搞點文化活動時穿著還是完全可以的。比如今年鄭州祭孔典禮上就有好多人身著漢服。這是完全可以的。也是自由的。黨不反對。呵呵。當然,如果非揪著推廣漢服等價肯定漢文化。從而攻擊那些可能不想穿或對漢服無感的漢族老百姓或其他人為漢奸和韃子後代就很偏激甚至有點噁心了。因為人對於服裝的選擇是自然的。漢服也僅僅只是服裝。而且由於中國上下確定存在的3400年曆史中從官方到民間從未定過什麼服裝為民族服裝。所以漢服可能只是代表某個歷史時期漢族的穿著形象。

我認為漢族人民族意識覺醒要正視自己。既要肯定我們的哲學價值觀又要批判我們在自然科學上與西方民族的態度差距。

推行漢服要看老百姓的選擇。如果老百姓都很喜歡那就很容易推廣。比如推廣T恤衫和牛仔褲一樣。如果不喜歡就不容易推廣。就好像喇叭褲在中國沒推廣起來卻在斐濟盛行一樣一樣。還要看老百姓的口味。不過鄙人感覺。有點難度。


74281


推行是沒希望的!漢服們追求的是漢服的普及!最急切的是思維裡的普及!我們很多人一點都不瞭解!認為那些都是穿越啊!燒錢啊!做秀啊什麼呢的!其實只要我們都從心理上接受了漢服…就是推行!傳統節日上出現!就是成功!也許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從幼小的心底開始就知道!我們的民族有一種服裝叫漢服!

企鵝菌


這事兒在我看來,是有可商量的餘地的。當然,前提是搞明白其中的文化和意義,以及做出能穿的,好看的衣服。

漢服有挺多東西組成的: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等。有禮服,有日常穿的,一定要有區別不能一概而論。


坑人的大女表哥


漢服的推行需要政府的帶頭,需要人民的支持,需要漢服的回應。漢服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標誌,發展需要向前看,所以漢服應該要去掉相關標籤,改變跟上發展的步伐,這樣即便天天穿也不是不太可能的。現在的漢服,是古代服裝,國家應該帶頭鼓勵,甚至規定相關節日紀念穿上漢服,以至於漢服生生不息,別有一番風味


摩奇君


隨著中國歷史文化的不斷髮展,漢服也逐漸淹沒在發展的長河裡。漢服的沒落歸根到底就是量變沒有及時促成質變,沒有更上發展的腳步,所以要推行漢服,重點就是在漢服發生質變,形成適合當代人的需求;次點就是改變人的價值觀,方便,時髦,特別等的著裝價值觀導致了漢服那繁雜,沉重,華麗等的特點與之相斥。漢服的推行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解決了相關問題後自有人會去嘗試,自有人會去傳播,自有人會去發展。漢服需要一次質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